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孔乙己》中的神來之筆"排出九文大錢":那是讀書人最後一絲尊嚴

2021-12-27由 看故事的66 發表于 農業

排出九文大錢表現孔乙己的什麼

魯迅先生說,他最喜歡自己的小說是《孔乙己》,就是寫那個又可悲又可笑的讀書人——孔乙己。小時候自己也如小說中的酒客一樣,瞧不起貧窮又好吃懶做的孔乙己,現在再讀,卻真正體會到魯迅先生對這個人物的用心良苦,他的一句“排出九文大錢”,簡直是神來之筆,不僅豐富了孔乙己這個人物形象,也包含著先生對這個受盡迫害與嘲笑的讀書人的一絲尊重。

《孔乙己》中的神來之筆

圖片來源網路

《孔乙己》原文節選: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櫃裡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

有人對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的解讀是,認為孔乙己在窮困潦倒的情況之下,仍然擺脫不了所謂封建讀書人的“清高”,看不起與自己一樣的貧窮老百姓——短衣幫(貧苦的體力勞動者),“排”出大錢以顯示自己的闊氣,因為自己是穿長衫的人,即使自己也是站著喝酒的,仍然有著讀書人的優越性。

當然,這種解讀可看作是孔乙己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一面,但我更認為,這不是孔乙己在顯擺,而是他作為讀書人最後的一絲尊嚴。

《孔乙己》中的神來之筆

圖片來源網路

首先,從小說安排的場景來說,孔乙己無法做到向眾人炫耀。原文中寫道: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在每碗要漲到十文,——靠櫃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

而孔乙己排出大錢的場景是:

他不回答,對櫃裡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

由此可見,短衣幫是望向街道的,當時孔乙己是背對短衣幫的人向著櫃裡的。別人都看不到的地方“排”出大錢,又如何做到炫耀自己了?“排”出大錢無外乎就是為了方便點數,以防數目有誤罷了。

其次,從孔乙己當時的經濟狀況來說,他窮困潦倒,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來一次咸亨酒店就是一次奢侈的享受。別人嘲笑他的原因,除了他無法進學之外,也就是他的貧窮了。他就如一個固執的瘋子,貧窮的連短衣幫都不如,卻仍然穿著自己破爛不堪的長衫,因為這是自己讀書人的標誌。他把錢一個一個地排好,恰好說明的是作為一個讀書人做事情雖然迂腐,卻又透著孩童般的認真。

最後,孔乙己作為一個讀書人,深受的是封建儒家思想的影響。儒家倡導的是“性善論”,強調個人“仁義禮智”的修養,認為一個人,只有先修身,才可以齊家、治國。所以,封建社會的讀書人,特別是像孔乙己這樣處於小學階段的讀書人,思想境地還是比較單一的。

只有當他來到酒館,那群天真的小孩子才可肆無忌憚的擠進咸亨酒店來向孔乙己討豆子吃,而孔乙己也是毫不吝嗇地把豆子分給了孩子們吃。

這足見孔乙己本性善良的一面,一個有了惻隱之心的人,又何來說他瞧不起貧苦的短衣幫?

《孔乙己》中的神來之筆

圖片來源網路

魯迅先生創作孔乙己,並不是為了去嘲笑那些像孔乙己一樣的讀書人,而是為了讓我們能從孔乙己的身上,去反思自省,我們是否也如文中的那些看客一樣,拿著別人的痛苦當笑料。同為讀書人的魯迅先生必是感同身受孔乙己的悲情,所以,他的“排出九文大錢”實則是對這個可憐讀書人的尊重。

前兩年,《悲傷h逆流成河》這部電影中就探討到了這樣一個問題“當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電影主人公易瑤選擇自殺,就是因為沒有人願意去理解這個女孩子的痛苦,冷漠無情的嘲諷、麻木不仁的旁觀都把女孩逼向了絕境。如果,當時也有一個“顧西森”像在她的性病時一樣,站出來相信她,鼓勵她,或許易瑤就不會選擇那麼決絕地離開。

《孔乙己》中的神來之筆

圖片來源電影《悲傷逆流成河》

世間悲痛本已太多,何不與人為善,讓傷痛減一分,讓溫暖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