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網服廣告商品化——與廣告主共創未來增長點

2021-12-24由 增長研究社 發表于 農業

商品化是什麼意思

網服生意增長和電商增長的邏輯相通

近年來,各行各業利用網際網路自我改造升級,已漸成顯學。而在這樣的升級過程中,有一門家家必練的功夫——使用者增長。

在線上做增長,較早殺出一條血路的是電商行業,道理也很簡單:最早在線上打通整個交易鏈路的,就是電商,換句話說,電商全鏈路的使用者行為,都可以被記錄和最佳化。

那麼電商增長的方法論,與我們傳統的營銷思路相比,有什麼不同呢?

最重要的,是面向商品的營銷框架。

比方說一家超市做宣傳,比起宣傳超市本身,直接推廣琳琅滿目的商品,對使用者的吸引力更強。

網服廣告商品化——與廣告主共創未來增長點

除了電商,多數線上服務被歸到“網服”。而近年來,網服行業變得越來越像商品購買,您想想看,如今外賣、打車的交易體驗,與選購一件商品有什麼不同呢?這背後的驅動力有二:一是應用的互動越來越豐富,不像原來只能放幾張圖片看看;二是移動支付的普及,讓網服行業都形成了線上的交易閉環。

我們觀察到,網服行業整體增長趨勢都在朝廣告商品化方向快速演進中!

這個方向,仍然是以商品為核心。說個直觀的例子(並非實際推廣案例),傳統營銷推廣的是下圖左邊的產品整體資訊;而在電商化營銷中,已經變成了推廣下圖右邊那樣的內容商品——即“廣告商品化”。

網服廣告商品化——與廣告主共創未來增長點

網服的所謂“廣告商品化”,就是先挑選出合適的內容或服務,再用廣告渠道直接推廣這些“商品”。換句話說,也就是“內容/服務選品 + 站外推薦”的基本框架,原理非常像電商的商品推廣。

網服廣告商品化的產品支撐

應該說,這種新的網服增長方法論,引領者仍然是各大廣告平臺。在國內,騰訊廣告最先將廣告商品化拓展至多個非電商行業,做到了“萬物商品化”乃至“商品行業化”。咱們就以騰訊廣告為例,來談談它是如何從產品體系上,支撐這種商品化的網服增長的。

要說電商廣告投放的神器,那非動態商品廣告(Dynamic Product Ads,DPA)莫屬了。它與普通廣告投放的邏輯有很大不同:不再是客戶上傳創意,而是由廣告平臺以結構化對接商品庫,然後按照某種規則選出對當前場景或使用者合適的商品,由系統自動生成創意,再把創意推送出去。

可以看出,這裡的關鍵步驟,正是選品與推薦。再說細一點的,可以分為三層:一、選品:從商品庫裡圈定出適合廣告投放的商品集;二、匹配:針對當前使用者或場景匹配出最恰當的商品;三、推薦:跟客戶自己應用內的推薦方法類似,只不過是把推薦位搬到了站外的廣告位上。

那麼商品廣告是不是隻有電商類投放能用呢?不然,早在2019年,騰訊廣告等各大廣告平臺就推出了網服行業可應用的DPA解決方案。它的基本流程,如下圖所示:與常規展示競價廣告相比,DPA推廣的是描述商品/內容的結構化資料,透過建立商品與使用者行為的關聯,在檢索環節實現標籤自動分配與播控,在排序環節實現商品知識圖譜的應用,最終實現人貨匹配的商品推薦。

網服廣告商品化——與廣告主共創未來增長點

比如對閱讀動漫客戶來說,把小說的書名、類目、作者、評分、熱度、篇幅、章節數、章節內容、付費金額這類結構化資訊對接給廣告平臺,平臺再根據使用者行為習慣等,找到合適的小說單品,推送到喜歡它的人面前。

由於數字營銷的專業性,這樣的商品化營銷能力建設,可能還是要以平臺方為主。如果僅僅說DPA,現在在廣告行業已經並不新鮮。而騰訊廣告的“廣告商品化”,在客戶自投的DPA基礎設施之上,還可自動進行商品資訊識別,其數智化能力遠超傳統DPA,值得說一說。

更聰明的大腦:所謂“大腦”,有兩層意思——有知識、善學習。在“有知識”這一點上,騰訊廣告的廣告商品化起步較早,搭建了比較完備的結構化知識圖譜。目前,網服行業基於細分行業生意模式和使用者行為,已經搭建覆蓋了小說閱讀、影片直播、新聞資訊、工具、生活服務等行業商品結構化資訊的“圖書館”,部分行業商品標籤覆蓋率達86%。而“善學習”,就是透過長期7*24小時不間斷地對商品標籤和使用者行為的學習,讓商品廣告更懂商品和使用者,從騰訊覆蓋社交、音樂、影視、遊戲等全場景的海量使用者中識別、沉澱網服行業高質巨量人群庫。

更精準的匹配:過去,廣告投放聚焦“人”的需求,而促成生意的兩大角色是“商品”和“人”,實現兩者的精準匹配,變“獨角戲”為“對手戲”,才能促成生意的增長。在這個趨勢下,騰訊廣告根據域內外的市場熱度資料提供選品洞察,對那些“不知道投什麼”的客戶,幫他們選爆款,快速起量;對那些“想開拓品類”的客戶,幫他們圈定高曝光人群的匹配品類,並基於市場反應做出調整,反哺選品最佳化,預測下一個增長爆點。

更精細的運營:平臺還提供了諸如GXT行業DPA超級監控看板、投放端&API商品報表等多樣工具,協同網服DPA對接指引文件、商品診斷等精細服務,幫助廣告主及時調優不同階段運營策略,全週期最佳化投放效率。這些運營能力,一方面提高了分行業的投放能力,提升了建立廣告的效率。比方說,對於閱讀類客戶來說,如果可以在落地頁上拉取章節內容欄位,讓讀者直接瀏覽,那比通用的廣告體驗要好得多了。再比如,還可以支援商品特徵識別,在普通廣告中識別書名、類目等資訊,用於投放時的標籤補充。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分行業的識別能力,比如,完成商品庫搭建後,大範圍覆蓋的商品特徵,可以幫助快速識別商品資訊。

總之,透過日漸完善的通用DPA產品,再加上著力打造的一些智慧化產品和運營能力,騰訊廣告已經在“廣告商品化”這個賽道上,走在了行業的前面。

商品化營銷的應用場景

前面的討論,聽起來還有點抽象。咱們來看點實際的案例,瞭解一下這種商品化的營銷方法,是如何在網服行業中落地應用的。

第一個場景是小說行業。原來的小說應用投廣告,多數都是找個小說情節,拍成影片廣告創意。這種方法一來成本較高,二來也沒法很好利用豐富的作品庫,更重要的是,人為挑選出來的情節,是不是符合受眾的口味,是不得而知的,有點憑經驗撞大運的成分。

而在廣告商品化的思路下,可以把小說庫對接給廣告平臺,然後再用單商品廣告sDPA,單刀直入地讓每個受眾在廣告上就能看小說片段。說實話,這比弄一段雲山霧罩的影片,給讀者的感覺要好多了。

實際投放的效果如何呢?從下圖可以看出,透過選書、商品資訊梳理對接、一方資料接入、投放效果調優這幾個階段過後,某客戶在騰訊廣告的sDPA消耗佔比,從0提升至50%。

網服廣告商品化——與廣告主共創未來增長點

更有趣的是,在廣告商品化的產品趨勢下,除了單個客戶有了非常好的效果提升,行業整體的破圈增長也有了新辦法、新成效。

以往,閱讀行業的投放主要集中在都市、現代言情兩大型別。而推廣的思路單調一致,這實際上只是行業的思維慣性所致。其實,選出什麼樣的作品更有效,在平臺強大的使用者畫像能力下,完全可以走資料驅動的路線。

透過小說行業的廣告商品化,經過雙方共同建模挖掘品類人群,以及基於品類人群的策略調控,從後驗資料上看,推廣在內容上有了意外的發現:目前,古言已經是閱讀行業第三大品類,單品類新增使用者量提升了5倍,次留率也提升了20%。而這樣的變化,在以往以人的經驗為主導的體系下,是很難發生的。

再來說說用多商品廣告mDPA拉活的場景。mDPA這種解決方案,有幾個好處:首先,可以充分利用一方行為資料或者廣告主推薦能力,結合平臺的推薦能力進行靈活的拉活投放;其次,透過單廣告多商品,實現千人千面投放,從而極大地提升效果和拿量能力。

目前多個網服行業頭部玩家均已對接了騰訊廣告的mDPA做拉活投放。其中,影片直播賽道的一個客戶,透過RTA + mDPA的方式,成功大幅提升了量級和效果。

基於這種商品找人的邏輯,消耗能力更強,當日起量率獲得5倍提升;而且,將商品資訊應用在模型中,CTR提升16%,CVR獲得2倍提升、次留率獲得了22%的提升。

趨勢與展望

獨立內容單元的選擇和直接推廣,是網服行業的增長方法論的全面升級。網服客戶的整個營銷邏輯,都開始向著以商品為核心的方向發展,那麼是否可以讓營銷再進一步,由

“使用者選擇內容”進化到“使用者定義內容”

呢?

實際上,在電商行業中,這樣的探索思路在實踐中早已有了實質性的進展,我們也可以套個時髦的詞彙,把它歸到C2M這個趨勢下。用營銷反向影響產品的設計生產呢,在電商行業用得比較成功的,是跨境電商的熱門企業Shein。據說,Shein每天上的新品多達數千款,而這麼多的新款,其實並沒有下單生產,而是僅僅打版做了樣品。根據營銷中得到的使用者反饋,找出可能的爆款再生產就好了。按這樣的方法論,既避免了設計師經驗導致的盲目自負,也避免了設計失敗帶來的庫存積壓,還能做到非常敏捷的產品升級換代。

再說回網服行業。面向單品的營銷,其資料是否有助於回答下面這些問題:下一個產品爆點在哪裡?產品應該向什麼方向演進?說得更大一點,

廣告渠道和客戶是否可以“共創”下一個增長點呢?

還拿上面的小說案例來看,這麼做顯然有巨大的空間!每個作者都是根據自己熟悉的題材來寫作,可是到底什麼樣的小說受歡迎,只有等醜媳婦見了公婆,也就是拿到了讀者的反饋資料才能搞清楚。而在單品營銷的框架下,完全有可能得到詳實的資料統計,然後驅動後端的運營,去生產更多受歡迎的內容。

大家還記得不?江湖上有個《紙牌屋》利用大資料調整內容方向的神話。在今天網服行業營銷商品化的大趨勢下,用更加系統性的方法,反向推動商品和內容的設計生產,正悄悄展示出強大的力量,也逐漸讓營銷變得不只是營銷,而是資料化的市場瞭望哨。

作者:劉鵬 科大訊飛副總裁,《計算廣告》作者,帶您瞭解網際網路營銷、變現和商業模式不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