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青島千餘公頃互花米草全部刈割,擬明年上半年完成全域治理

2021-12-16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農業

刈割怎麼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

11月24日,青島市政府宣佈,青島市分佈的1312。09公頃互花米草已經全部刈割完成,翻耕面積達930公頃,預計年度翻耕面積將達總面積80%。對剩餘未完成翻耕區域,力爭2022年上半年完成全域治理。

青島千餘公頃互花米草全部刈割,擬明年上半年完成全域治理

在24日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青島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焦明偉介紹,互花米草作為外來入侵物種,在山東省7個沿海城市均有互花米草分佈,帶來了一系列嚴重的生態和經濟影響。2020年8月,山東省印發了《山東省互花米草防治實施方案》,決定利用3年時間,至2022年底完成現有互花米草90%以上入侵面積的治理。按照省廳要求,青島啟動了互花米草治理工作。

青島千餘公頃互花米草全部刈割,擬明年上半年完成全域治理

根據遙感影像動態監測,1988年膠州灣濱海溼地就已經有互花米草分佈,2012 年互花米草開始明顯擴張,根據2020年7月遙感影像與無人機實地調查,青島市互花米草總面積大約為1218。17公頃(約合18272。55畝),2021年部分割槽市對互花米草分佈面積進行了重新實測,合計1312。09公頃(約合19681。35畝),比2020年增加了93。92公頃(約合1408。8畝)。

青島千餘公頃互花米草全部刈割,擬明年上半年完成全域治理

為提高治理針對性,青島市編制了《青島市互花米草治理技術手冊》,針對青島市互花米草分佈面積大、分佈區域分散、各分佈區域環境差異大的客觀實際,確定了“刈割+翻耕”的治理方式。各區市根據本地實際,分別採用了浮筒式挖掘機、機耕船、割草機、履帶式還田機等施工機械。今年,青島市在科技惠民示範引導專項中還設定了“青島市互花米草入侵機制、防治及綜合利用”專案,由青島大學開展研究工作,探索拓展互花米草治理科學方案。

經過多方共同努力,目前,青島市分佈的1312。09公頃互花米草已經全部刈割完成,翻耕面積達930公頃,預計年度翻耕面積將達總面積80%,治理進度已在全省領先。

接下來,青島市將開展冬季翻耕,對刈割後的互花米草根莖進行翻耕,切斷互花米草根莖傳播的途徑,使根狀莖在低溫環境下死亡。下一步,青島市將對剩餘未完成翻耕區域,力爭2022年上半年完成全域治理;對已治理區域,提前研究返青治理預案,定期巡查,一旦發現復萌勢頭立即進行清除,

相關連結:互花米草的入侵機制與危害

互花米草為禾本科、米草屬,原產於北美東海岸及墨西哥灣,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於灘塗溼地或入海河口,耐鹽耐淹,抗風浪。互花米草是全球海岸帶鹽沼生態系統中最成功的入侵植物之一, 2003年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公佈首批 16 種造成嚴重生態危害和經濟損失的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互花米草作為唯一的海岸鹽沼植物名列其中。互花米草的繁殖能力強,種子或植株可隨風浪潮流四處漂流,條件適宜即能生長,可在周邊近海區域生長蔓延。互花米草入侵、擴散不僅對濱海地區自然環境、經濟發展造成一定影響,還嚴重危害區域生物安全和生態系統穩定。

一是破壞生物多樣性。互花米草強大的根系會破壞近海底棲生物環境,威脅底棲生物和海鳥的生存,導致原生物群落生存空間破碎化、生物多樣性下降,大量本土鹽沼植物因競爭不過互花米草而逐漸消失。

二是破壞生態環境。互花米草生長密度大,在低中潮灘會形成“生物堤壩”,阻塞航道,影響海水交換能力,導致水質下降,並誘發赤潮,破壞潮間帶及其他區域的生態環境。

三是破壞水產養殖資源。互花米草侵佔本地海洋生物繁殖與生長灘地,經濟價值高的蟹類、貝類等漁業資源在互花米草侵佔區域基本消失,對水產養殖業造成損失。

由於互花米草繁殖能力強,可以靠種子和根系兩種方式繁殖,又因其生長在潮間帶,治理非常困難,且我國尚未發現本地的天敵和其他制約因子可以控制互花米草種群增長和擴散,因此互花米草的治理需要人為干預。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