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熱點熱評 | 決不能“錯把食蚜蠅當蜜蜂”課本錯誤為何被小朋友發現

2021-12-05由 天目潮 發表于 農業

食蚜蠅是蒼蠅嗎

熱點熱評 | 決不能“錯把食蚜蠅當蜜蜂”課本錯誤為何被小朋友發現

課本錯誤為何又被小朋友發現了?

作者 | 杭州日報首席評論員 徐迅雷

又有小朋友發現了課本上的錯誤。

“現在的小孩很厲害,非常專業!”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英語教材第95頁上,有3張小昆蟲的照片,按英文說明分別為蝴蝶、螞蟻和蜜蜂,但圖片上卻是蝴蝶、螞蟻和食蚜蠅。

發現這一錯誤的是瀋陽126中學的一位初中生,名叫崔宸溪,今年12歲,這學期剛剛讀初一。

上海教育出版社在諮詢了生物學專家後迴應,這個確實弄錯了,“將上報教育部準備修改”。

記者問小崔同學“是怎麼發現教材問題”,他回答:“其實也挺簡單的,就是蜜蜂有兩對翅膀、食蚜蠅只有一對;蜜蜂的肚子是胖胖的、食蚜蠅很瘦的;蜜蜂的觸角很明顯,食蚜蠅的不明顯。”

公眾對蜜蜂很熟悉,對食蚜蠅還真不熟悉。食蚜蠅以捕食蚜蟲而得名,蚜蟲是地球上最具破壞性的害蟲之一,食蚜蠅和瓢蟲等是它的天敵。食蚜蠅跟蜜蜂挺像,常在花中懸飛,但並不螫人;它跟“蒼蠅”不像也不是一回事。

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是:為何這教材的錯誤不是老師發現,而是“毛頭小孩”發現的?

這幾點原因比較清楚:

其一是不迷信教材權威。

教科書通常都有權威性,它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制的,“準確”是一個重要特徵。然而,教科書不管如何反覆打磨,難免也有百密一疏;老師往往服從教科書的“權威”,不去想那麼多,而小朋友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像崔宸溪同學一樣,發現問題就說出來。

其二是有生物科學素養。

崔宸溪同學從小最喜歡的就是生物學,讀小學時就在自己家裡養過10多種螞蟻,這次國慶節老師佈置寫作文《這就是母親》,結果他寫的是昆蟲媽媽如何保護自己的卵。小崔同學家裡自然科學方面的書有300多本,還有個專屬自己的書架。

其三是有研究質疑意識。

質疑、糾錯、探索、研究,是極好的科學素養。教育常識告訴我們:“研究性學習”與“標準化答案”有著霄壤之別;那種只為分數的應試“苦讀”,必然會忽視思考、拒絕發現、扼殺創新。

好的教育,是在教孩子思考、啟發孩子思考、“逼迫”孩子思考。而奧數之類,只是比賽解題,並不是鼓勵創造性和研究性。

所以,保護孩子的研究興趣,鼓勵孩子的探索精神,是培養孩子成長的重要方面。

無獨有偶。一年前,上海初中生顧則行在看《中國歷史地圖冊》(第一冊)時,發現書中將宋徽宗時期所造“宣和通寶”錢幣放在北魏孝文帝時期,出版社表示在修改教材時將刪掉這一圖文。

後生可畏,潛力非凡,我們可不能施行刻板的教育方式,只讓學生死記硬背,被動接受老師灌輸;而應努力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思考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每年的10月,都是諾貝爾獎的揭曉季;培育不出諾獎人才,是教育的巨大遺憾。我國其實有太多的科研苗子甚至科學天才,關鍵是如何培育成長。

怎樣讓一個人的天賦才智從小就自由流動、最終噴薄而出?這是一個難題,當然,這不僅僅是教育的難題。

我們的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決不能成為孩子成長的瓶頸,乃至“瓶塞”;教育也好,科研也罷,都決不能“錯把食蚜蠅當蜜蜂”。

編輯 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