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開採系統安全預評價

2021-12-01由 環境安全科學 發表于 農業

安全預評價有幾種名稱

1

礦體產狀

紫金山礦區屬特大型金銅共生礦床,其礦化帶具有典型的上金下銅垂向傾斜分佈特徵,金銅礦床分界線大致在潛水面650m標高。礦區內地形切割強烈、地勢陡峻;紫金山主峰最高點海拔標高1138m,礦區南端及西北側最低標高約300m,礦床附近大部分地形標高在500m以上,礦區附近最低侵蝕基準面標高為188。9m(礦區西側的舊縣河谷)。

金礦床主要賦存於潛水面以上的風化帶中,分佈範圍較銅礦床小;平面上主要分佈在礦區西南側15~14線之間,長約750m,寬約800m;垂向分佈標高在594~1016m。

開採系統安全預評價

金礦床

銅礦床主要分佈於北西向構造裂隙帶中,以隱伏似層狀、透鏡狀疊加極厚形態產出並賦存於金礦下部NE側的傾斜方向上,剖面上從SW向NE自下而上呈右形“疊瓦狀”斜列。礦體上覆岩層較厚(平均達200m以上),並在金礦露採坑底的垂直下方普遍存在約50m高的五礦間隔帶。銅礦床平面分佈範圍在27~16線之間,共有大小礦體20個,其中主礦體5個,平均厚度多大於40~80m,主礦體儲量約佔總量的87%。

開採系統安全預評價

銅礦床

各礦體總體走向NW、長650~900m、寬650~1200m,傾向NE,傾角上陡下緩、大部分為20~35°,礦體垂直賦存標高為850m(NE端)~-65m(SW端),15~4線(長約500m)+650~+100m之間為礦體富集地段,+650m以上和+100m以下礦體分佈稀散。該銅礦床屬第Ⅲ勘探型別,各主礦體沿傾向及走向上具有厚度和品位變化大的特點,由於礦化不均、富礦體不連續,礦體中形成大量厚度﹥8~20m、產狀近似礦體的弱礦化夾層或無礦天窗,使主礦體在走向和傾向上常分為3~5個分枝礦體或又重新複合成厚大礦體,造成礦體形態複雜。總的趨勢是11~0線附近SW側礦體巨厚,其餘地段礦體相對較薄或分散。品位則按標高呈自上而下逐漸增高。

開採系統安全預評價

2

開採方式、開採範圍

銅礦上部礦體採用露天開採方式,下部礦體採用地下開採方式。

設計露天開採範圍為+148m標高以上銅礦體。銅礦露天採礦總規模為5。80×104t/d(1914×104t/a),其中銅品位0。40%以上礦石量為1。30×104 t/d(429×104t/a),銅品位0。25~0。40%的低品位礦石量和銅品位0。10~0。25%的含銅廢石共為4。50×104t/d (1485×104t/a)(混採)。

地下開採開採範圍為:平面範圍為0#線~13#線,深度從標高100m~-100m之間;而148m~100m之間留48m保安礦柱。銅礦地下采礦總規模為0。5×104t/d(165×104t/a)

露天開採的開採物件為許可開採範圍內+148m標高以上的所有銅礦體;地下開採的主要開採物件為Ⅺ號礦帶的3、4、1號主礦體。Ⅺ號礦帶各礦體總體走向為NW285°,走向上各礦體水平投影疊加長度為450~600m,寬為50~150m,礦體傾向NE,傾角30°,礦體垂直賦存標高在+208~-200m以下。

開採系統安全預評價

露天開採

開採系統安全預評價

地下開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