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現京杭大運河是隋煬帝時鑿的?別張冠李戴,隋運河早退歷史舞臺了

2021-11-29由 覃仕勇說史 發表于 農業

隋大運河是誰修的

現京杭大運河是隋煬帝時鑿的?別張冠李戴,隋運河早退歷史舞臺了

隋煬帝楊廣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混帳的帝王之一。

他坐享其成地繼承了他爹隋文帝留下的豐厚的遺產,卻把這些遺產揮霍一光,成了臭名昭著的二世祖、敗家子。

根據學者岑仲勉、楊志玖等人考證,隋文帝篡北周自立,從北周那兒繼承了約690萬戶以及約690萬戶以外的大量隱漏瞞報戶口,後來又吞併了南陳,透過大索貌閱等手段清查北周、陳的隱漏瞞報戶口,根據《資治通鑑》裡面的記載:“隋開皇中,戶八百七十萬。”即開皇年間達到了870萬戶。估計隋朝鼎盛時期可達890萬戶。

但是,隋煬帝肆意揮霍和作孽,造成了隋末大動亂,唐朝人杜佑編纂的《通典》記載:“(隋)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戶”,即隋煬帝的作死和造孽,使華夏人口銳減到兩百餘萬戶!

真是恐怖至極。

現在有這樣一種奇怪聲音:唐朝的興盛完全得益於隋朝打下的堅實基礎。

這真是要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說話節奏啊。

隋煬帝留下的分明是一個破壞嚴重、人口戶口銳減四分之三、內外眾多強敵的爛攤子,這所謂“堅實基礎”真是何從說起!

隋煬帝喜愛遊玩,貪圖享樂,烝淫無度,窮極侈靡。

不過,單憑這幾點,是遠遠不足以將偌大帝國搞垮搞崩的。

他最大的毛病,就是好大喜功,沉迷於誇兵耀武的惡趣味中。

現京杭大運河是隋煬帝時鑿的?別張冠李戴,隋運河早退歷史舞臺了

因為這個,他經常搞大型軍演,動輒發動起幾十萬人馬浩浩蕩蕩,像集體旅遊一樣,在邊塞來回遊行,表面上是向北方遊牧民族亮肌肉,搞震懾,但是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消耗極大。

最可笑的是,大業十一年(615年),這種震懾遊行惹毛了突厥人,隋煬帝被突厥始畢可汗率軍圍困在雁門。隋煬帝上天無門、入地無路,欲哭無淚,腸子都青了。

最後,是被他爹隋文帝送到突厥人那兒和親的義寧公主出面,好話歹說,才躲過一劫。

還有,東北高句麗看不慣隋煬帝這一套,不鳥他。

隋煬帝放話“高句麗若降,即宜撫納,不得縱兵”,前後興師搞了三次東征高句麗。

這三次東征,雖然全以失敗告終,但第一次明明是可以把高句麗按倒在地直接摩擦摩擦的。但是,高句麗人把準了隋煬帝的脈,一看要扛不住了,馬上服軟;等險情消散,又亮兵挑釁,如此再三,反覆戲耍兼消耗,終於把遠道而來的隋軍拖垮。

只能說,在隋煬帝這個豬領導的帶領下,大隋帝國縱有雄兵百萬,卻是處處吃虧,處處碰壁,三徵高句麗,結局是:“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這情形,好不悽慘。

而也因為隋煬帝這樣窮兵黷武,搞得六軍不息,百役繁興,行者不歸,居者失業,人飢相食,邑落為墟,最終,黎庶憤怨,天下土崩。

歷史大家王永興在《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中認為,隋煬帝這樣胡搞亂搞,使得內外遍樹強敵,國內分裂嚴重,邊境大量疆域丟失。

所幸,華夏有不世出之人傑李世民,其經年苦戰,不僅完成了統一大業,還粉碎了突厥可汗奪取得中原的企圖,保衛了華夏民族幾千年的文明。

好大喜功的隋煬帝,曾在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和大業四年(公元608年)兩次修築榆林(今內蒙古托克托西南)以東的長城,調發丁男一百二十萬,役死者過半。

大業元年至六年,驅迫數百萬百姓,修築隋唐大運河,唐人韓偓寫的《開河記》中記:隋煬帝“詔發天下丁夫,男年十五以上者至,如有隱匿者斬三族”,共徵發了360萬人。因為勞動負擔很重,監工督責太急,不到一年,360萬民工死者竟達250萬人,白骨積盈於兩岸,“下寨之處,死屍滿野”。

一句話,隋煬帝在十餘年間徵發擾動的農民不下一千萬人次,平均每戶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於役”的慘象。

現京杭大運河是隋煬帝時鑿的?別張冠李戴,隋運河早退歷史舞臺了

現在,有些人體會不到當年民眾的苦難,開口閉口大加稱頌隋煬帝的功德,說他開鑿大運河,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大美事。

但是,必須說明,隋朝的大運河,主要是將若干自然河和前人開鑿的人工運河連線成可以通達中國的大部分地區的運河主道。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利用自然水源修築人工運河,用以灌溉農田和船運的歷史。

據記載,春秋時期,吳國開鑿了胥溪、邗溝、黃溝三條運河,其中的邗溝是在長江與淮河之間開鑿一條運河,這也是後來大運河在江蘇境內的一段。

根據《越絕書》記,秦始皇從嘉興“治陵水道,到錢塘越地,通浙江”,成為了奠定運河走向的人,

漢武帝在吳江南北沼澤地帶開河,基本接通了蘇州至嘉興的運道。

三國時期,孫權開鑿了破崗瀆,西連淮水,東接雲陽,成為了溝通南京以東的水運網。

東晉桓溫為了運兵北伐前燕,開鑿從鉅野澤北出濟水的桓公瀆,船隻能從濟水進入黃河。

南朝蕭梁開通了上容瀆……

現京杭大運河是隋煬帝時鑿的?別張冠李戴,隋運河早退歷史舞臺了

可以說,從先秦時期到南北朝時期的眾多王朝開鑿了大量運河河道,為後世開隋唐大運河奠定了基礎。

實際上,隋文帝在登基之初,就有了開通運河的設想。他已經著手實施了一部分。當時,隋朝的首都在長安,糧食供應一度成了問題。為解決運糧難得問題,他於開皇四年(公元584年),下令從大興城到潼關開鑿一條運河,命名為廣通渠,引入渭水,有效地解決了關中糧食供應問題。

但是,隋文帝是個愛惜民力的人,他考慮到民生國力的方方面面,顧慮重重,沒有繼續往下幹。

隋煬帝即位,就想把老爹這項未完成的大工程一口氣幹成。

在這裡強調一下,之前很多人認為,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動機是為了“遊幸”的需要,即所謂“出於君王遊幸之私意”,甚至按小說演義的說法,是為了到揚州泡妞和看瓊花。所以有“廣陵花盛帝東遊,先劈崑崙一派流”、“隋皇意欲泛龍舟,千里崑崙水別流”之類的詩出現。歷史學家王仲犖在《隋唐五代史》裡說得嚴肅一些,稱:“作為隋的最高統治者隋煬帝,他開鑿運河主要是為了加強統治和榨取江南人民,也帶有便於他本人巡遊享樂的動機。”

但真實的緣由,應該是隋煬帝好大喜功,想幹出比老爹更大的政績。

是,隋煬帝貪戀江南的美景和名花、美女是不假,但他三下江都,絕不僅僅是為了享樂,否則,很難解釋其西巡隴右和北巡雁門的舉止,畢竟,隴右和雁門並非煙花繁勝之地。

現京杭大運河是隋煬帝時鑿的?別張冠李戴,隋運河早退歷史舞臺了

y*

據《資治通鑑》載,隋煬帝在即位之初,就曾對給事郎蔡徵說:“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禮,而江東諸帝多傅脂粉,坐深宮,不與百姓相見,此何理也?……此其所以不能長世。”

所以說,隋煬帝三下江都,都有與西巡隴右和北巡雁門相同的“巡狩天下”意味。

話說回來,隋煬帝在營建東都洛陽的同時,以洛陽為中心,構築大運河,

其中,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開通濟渠,從洛陽西苑通到今天的江蘇淮安。

大業四年(公元608年),開永濟渠,南接黃河,北通涿郡。

大業六年(公元611年),在長江以南開鑿了一條江南河,從江蘇鎮江可直達浙江杭州。

整個工程,溝通了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和海河五大水系,全長二千五百多公里。

但是,如此龐大的工程,卻是投入量大、產出量少。黃、淮多沙易淤,河道多變易塞。

大業十二年(公元617年),隋煬帝還未死,永濟渠引沁水會清水一段的渠道已經嚴重淤塞。

到了唐代,有些河道的湮塞程度甚至出現過“幾與岸平,車馬皆由其中,亦有作屋其上”的滑稽景象。

為此,唐代統治者不得不經常動用民力對大運河進行了疏浚、修整和開鑿。

現京杭大運河是隋煬帝時鑿的?別張冠李戴,隋運河早退歷史舞臺了

y*

唐代的疏浚工程主要有:四疏汴渠,五浚邗溝,三治江南運河,二鑿丹灞水道,三治褒斜道,疏浚嘉陵江故水道,治理靈渠,治理黃河汾水道等等。

這之後的後周、北宋,也同樣經常性地疏浚、整修。

可以說,大運河說是世界上“故障率”最高、通航效率最低、副作用最大的運河之一。

有人統計,自隋修建大運河後的1400年間,真正能從杭州(餘杭)全程通航到北京(大都、涿郡)的時間總共不過幾十年,80%以上河段能夠貫通的時間也不過兩三百年,其餘時間都是在若干地段靠水陸聯運輾轉而行。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後,很多物資,特別是糧食需要從南方運送過來,但是隋朝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已不符合時代的運輸需要了。

為此,元朝起用郭守敬作為總設計,耗時十餘年,費盡民力,終於裁彎取直,把原來呈“<”型的隋朝大運河改成了大體上是南北一條直線的京杭大運河。

現京杭大運河是隋煬帝時鑿的?別張冠李戴,隋運河早退歷史舞臺了

一句話,原來的全長約2700公里隋朝大運河已不復存在,取代之的是全長為1794公里的京杭大運河。

不難看出,京杭大運河比隋朝大運河縮短約900多公里。而且,元朝所新修的大部分河道已不是隋朝大運河的河道。

當然,為了保證大運河的使用,明清也經常疏浚、整修。

現在,京杭大運河仍在船運上發揮重要的功能。

現京杭大運河是隋煬帝時鑿的?別張冠李戴,隋運河早退歷史舞臺了

但是,那些指著京杭大運河,說這條大運河就是隋煬帝開鑿出來的人,顯然是張冠李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