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遼寧西豐人熱情好客:用老舍名著招待客您,名曰:四世同堂

2021-11-29由 東北看客 發表于 農業

繭蛹吃什麼

遼寧西豐是舉世聞名的“東北亞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是柞蠶之鄉。柞蠶渾身是寶,其柞蠶絲是與桑蠶絲齊名的蛋白纖維,因柞蠶在野生環境下放養,

絲織品的韌性和保暖性要優於桑蠶絲。而蠶繭裡面的繭蛹又是營養豐富的美味佳餚,

深受人們的喜愛。

遼寧西豐人熱情好客:用老舍名著招待客您,名曰:四世同堂

西豐是柞蠶之鄉,全縣擁有柞蠶接近5000把,是遼寧省乃至東北的重要的柞蠶放養之地。

關於柞蠶絲筆者就不多說了,咱這裡就講講繭蛹在西豐人餐桌上的用處吧?其實我對吃這東西向來不太講究,這源於小時候家裡困難,經常餓肚子有關,我的信條是吃飽就好,至於什麼色香味營養等等不太在乎。

遼寧西豐人熱情好客:用老舍名著招待客您,名曰:四世同堂

柞蠶從成蟲到卵、又幼蟲到大蠶再到繭蛹的變化中,

除了卵和幼蟲不能吃,剩下的幾種狀態都能吃。

首先說大蠶。吃大蠶是一件很考驗人心理素質的一種吃法,這在外地人眼中簡直不可接受,這不是在吃大青蟲子嗎?一想就噁心。其實這是心理作怪,沒吃過的不知道,吃了一定會嚇一跳。吃大蠶對於我們當地人來說小菜一碟。將大蠶也就是大青蟲子剁碎,放上辣椒跟小白菜一起燉,那味道簡直了!

遼寧西豐人熱情好客:用老舍名著招待客您,名曰:四世同堂

因為大蠶還要做繭,一般情況下,只有那些因各種原因做不了大繭的大蠶能夠被吃掉,一般情況下人們還是不捨得這樣吃的。小時候,我們經常到生產隊的柞蠶場偷大蠶,然後跑到墳圈子裡籠上火,一邊燒毛豆,一邊燒大蠶,空氣中瀰漫著大蠶的香味。到了深秋,天剛一煞冷,大蠶就做繭了。這時候繭殼裡的大蠶還沒有變成繭蛹,人們就把大繭收回家待價而沽。

遼寧西豐人熱情好客:用老舍名著招待客您,名曰:四世同堂

以前這是一個自然過程,大繭什麼時候賣要看行情。現在不一樣了,隨著人們對大繭整個生命週期的瞭解

,基本上做人為控制。讓繭殼裡的大蠶什麼時候變蛹就什麼時候変。而且精準到介於似蠶非蠶似蛹非蛹的狀態。

我們稱其為“神仙”。這種狀態的繭蛹皮薄、肉嫩、是繭蛹最好吃的狀態。同時作為柞蠶絲原料的繭殼沒有遭到損失,最大程度發揮了大繭的總體經濟價值。

遼寧西豐人熱情好客:用老舍名著招待客您,名曰:四世同堂

過去的大繭是以生產繅絲為主,繭蛹只作附產品,沒人太在乎,經濟價值也不高。現在不一樣了,在柞蠶產業鏈中,每個環節都具有巨大的經濟空間。除了蠶絲之外,繭蛹也是重要的商品,而且需求量越來越大。過去蠶農把大繭直接賣給收購部門就可以了,而現在催生出了一個割大繭的中間環節,就是中間商把大繭從蠶農手中收購過來,

然後人工將大繭裡的繭蛹與繭殼分離出來,分著賣從中賺取差價,拉長了產業鏈。

遼寧西豐人熱情好客:用老舍名著招待客您,名曰:四世同堂

同樣作為餐桌上的美味,繭蛹也風風光光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以前來西豐作客炸一盤繭蛹,炒一盤雄蠶蛾也就到頭了,現在可不是這樣了。由於產業的細化,人們在餐桌上可以一次品嚐完柞蠶的整個週期變化,即:蠶、蛹、蛾、神仙。人們自然會想到了近代作家老舍的一篇名著《四世同堂》,

因此在西豐的菜譜中出現了一道有名的地方特色菜《四世同堂》,以此來招待尊貴客人

遼寧西豐人熱情好客:用老舍名著招待客您,名曰:四世同堂

這不但傳播了老舍文化,更是西豐人對柞蠶文化的充分挖掘和展示。現在人無論吃什麼,做什麼都要講文化,先輩在這塊土地上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柞蠶,繁衍延續至今。記得小時候,繭蛹不值錢的時候,我們把整個繭蛹撕開,硌出皮,放上鹽,然後放到鍋裡蒸,蒸出來的繭蛹跟雞蛋糕似的。

大自然的慷慨賜讓我們頓生感恩之心,同時也增加了幾分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