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袁隆平|不黑化不神化

2021-10-10由 揪住一個小尾巴 發表于 農業

雌雄同體植物都是自花授粉嗎

首先祝賀袁隆平團隊培育出鹽鹼地水稻,實現畝產802。9公斤!

袁隆平|不黑化不神化

之前網上出現了一大波黑袁隆平的人,覺得國人將他過於神化,覺得沒有袁隆平中國人照樣餓不死,覺得雜交稻很難吃根本不能入口。

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袁隆平的貢獻能不能當得起雜交水稻之父的盛名。

袁隆平接受接受採訪時曾說,上世紀六十年代鬧饑荒,他眼睜睜地看著大家吃不飽飯,餓死了許多人,所以他努力讓中國不再出現這種場景。雜交水稻的研究開始於中國的大饑荒後大概兩三年,可能這就是他畢生致力於研究雜交水稻的原因吧。

袁隆平|不黑化不神化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為什麼水稻雜交這麼重要。因為水稻具有明顯的雜種優勢現象,主要表現在生長旺盛、根系發達、穗大粒多、抗逆性強等,若是能推廣種植則會大大提高產量。但問題在於,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雌雄同體,一般一朵花裡的雌蕊雄蕊相互授粉而結子,然而水稻不僅花小,還是單花結單子。因為人工去雄的工作量大,耗時耗力,實踐中並不可行。因此,雜交的首要任務,是要找到一棵不育的野生稻,然後讓人工培育的雄蕊花粉與野生的雌蕊結合,其子代就是具有雜種優勢的雜交水稻了。

袁隆平|不黑化不神化

雜交具體的方法又有兩種,分別是兩系法和三系法。因為雄性不育株(不育系)不能自交,需要有相似的品種(保持系)和它交配繼續得到雄性不育株,同時用有優勢性狀的品種(恢復系)和它交配得到有優勢性狀的子代。這就是三系的原理,也是袁隆平團隊所闡述推廣的方法。

的確,袁隆平並不是第一個提出或研究雜交水稻的人,甚至不是第一個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的人。但是他的功績,在於當所有人認為雜交水稻是無稽之談時站出來肯定了它的研究價值與實現可能性。他的功績,在於組織研究團隊、發表論文並系統闡述雜交水稻、每年規模化配置雜交一代而使三系法可以延續、讓世界而不侷限於中國解決糧食問題。他的功績,在於讓無數中小學生深刻了解科學家的奉獻精神。他的功績,在於代表著一大群默默無聞的雜交水稻研究者站上國際舞臺、代表中國形象呈現在世界人面前。

除了袁隆平,還有無數水稻團隊也在做著努力,甚至比袁隆平在某些方面更加優秀。

雜交水稻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提出,發現了水稻的雜種優勢但是並沒有進一步深入研究。之後,丁穎作為稻作科學奠基人曾用人工辦法去雄,進行雜交制種,但實際效果不佳。在日本採取人工去雄的方法得到“單一性功能”的水稻,但因為產量太低而無法在國內推廣。後還有日本學者發現了野生不育系,並培育出“三系法”雜交水稻,但由於效果不好,並未在該國推廣開來。

1981年6月6日,當時的國家科委、農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會議,要將新中國第一個特等發明獎授予雜交水稻研發團體。雖然當時將此獎頒給了袁隆平,但關於此事點的文獻記錄列了20多名獲獎人,前4位的排名分別是:袁隆平、顏龍安、張先程、李必湖。

除了袁隆平,其他科學家的貢獻與成就不可忽視。然而,武漢大學的朱英國院士在談到“水稻雜交之父” 時肯定地說道:“我國最早研究雜交水稻的還是袁隆平”。因為他在1964年發現了天然的雄性不育株後,立即將此發現寫成《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此文對雜交水稻的意義深遠,奠定了眾人研究雜交水稻的信心。

袁隆平|不黑化不神化

李必湖,作為袁隆平團隊的一員,是他在三亞南紅農場的一個臭水溝旁發現了第一株野生的花粉敗育不育株,為此當時和他不在一起的袁隆平特意趕回三亞,將其取名“野敗”。這是三系法雜交水稻的始祖。

顏龍安,和袁隆平一樣用“野敗”培育雜交水稻,比袁隆平更先成功,他發現“野敗”是感光性稻種,將帶回內地的“野敗”做了遮光處理,因此相交於第一年袁隆平團隊顆粒無收的失敗,他更先成功。第二年冬,顏龍安繼續成功育出不育系及同型保持系,並開始向全國提供不育系種子,這同樣比袁隆平早了一年。

三系法培育雜交水稻,“不育系”“恢復系”“保持系”缺一不可。沒有恢復系,“三系”就不能配套,不能用於大規模生產。而張先程,就是在東南亞的品種裡找到第一個結實率在90%以上的強恢復系的人。

除上述科學家以外,還有許許多多為雜交水稻作出卓越貢獻的人。

李貞生,是新中國最早培育出雜交粳稻的人,此外還培育出玉米稻、高粱稻、葵花稻等。其玉米稻的特點是粒大飽滿,杆高,抗倒伏,抗病力強,抗旱,高產,在當時能提高15%左右的產量。黃耀祥,育成了中國第一個矮稈雜交秈稻品種,推動了矮稈革命,也大大提高了水稻產量。朱英國,用海南紅芒野生稻與蓮塘稻雜交,育出新的不育系“紅蓮型”,與“野敗型”一樣是被世界所公認的可以在生產中大面積推廣種植的品種。謝華安,打破了袁隆平版雜交水稻專注於高產而抗病性差的侷限性,將水稻的品質拔高了一個層次。陳日勝,第一個研究“海水稻”的科學家,將鹽鹼地加以利用……

我們不能忽視否認袁隆平的貢獻,但更要知道,還有眾多優秀的科學家做出了不亞於他的貢獻。

袁隆平,在世界舞臺上代表著中國的形象,提高水稻產量這個成績對不能溫飽的貧窮地區是有卓越貢獻的。而中國,已經成為了大國,我們不需發愁飢餓不需害怕饑荒,因此很多人會覺得袁隆平的榮譽名不副實。

袁隆平|不黑化不神化

婁希扯是《中國雜交水稻的發展》一書的統稿者,他認為:“雜交水稻的誕生,除了有像袁隆平這樣的學術帶頭人的貢獻,主要還是社會主義大協作的產物,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但現在人們都不知道當年大協作這個事了,以為這是袁隆平一個人的功勞。”

這句話道出了事實。我們不需要刻意神化袁隆平,認為沒有他中國人會被餓死;但也不要黑化他,覺得他搶佔了其他人的功勞。我們能做的,便是瞭解更多英雄,讓他們的努力不要付之東流,我們需要對科研團隊致敬,對每個無私奉獻的科學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