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剩200多隻的大鸚鵡,有翅膀卻不會飛,人類為保護它盡力了

2021-10-03由 歷史迷團 發表于 農業

大鸚鵡吃什麼食物

如果要統計名字聽起來很厲害但毫無戰鬥力的動物,鴞鸚鵡十有八九會榜上有名,因為雖然冠上了“鴞”之姓,卻和鴞形目的兇猛沒有絲毫相像之處。

之所以得名,僅僅是由於它們臉上的細小絨毛與貓頭鷹面部的毛髮非常相似而已。

剩200多隻的大鸚鵡,有翅膀卻不會飛,人類為保護它盡力了

不但如此,身為鸚鵡的它們,有翅膀卻不會飛、有尖喙卻不吃蟲,身體散發的氣味時常會招來獵食者,而面對危險逼近,它們又只是一動不動地站在原地……

剩200多隻的大鸚鵡,有翅膀卻不會飛,人類為保護它盡力了

鴞鸚鵡倒也不是啥都不行,因為單純論個頭,它們可是鸚鵡家族中的之最,平均身長60釐米,體重4斤到8斤。

雖然體長不及紫藍金剛鸚鵡(平均體長1米,體重3斤),但是重量絕對無“鸚鵡”能敵。

與傲人的體型比起來,鴞鸚鵡的翅膀就是個“只中看不中用”的存在,雖然沒有退化,但卻無法用來飛行,頂多能為保持身體平衡貢獻一點點力量。

所以,大部分情況下,晝伏夜出的鴞鸚鵡,白天都躲在草叢中,入夜後才出來覓食,植物的花、果、種子都是它們的最愛。

偶爾,鴞鸚鵡也會為了食物上樹“冒險”,它們會利用強有力的腿和一雙大爪爬上樹幹,享用“野果大餐”。飽食一頓後的它們,最好選擇“走”下樹,因為任何一隻想要從樹上展翅滑翔而下的鴞鸚鵡,都要承擔跌落身亡的風險,由此可知它們的翅膀無力到了何種程度。

因此,鴞鸚鵡成了世界上350多種鸚鵡中唯一一種不會飛的,至於為什麼不會飛,就得從它們的棲息地說起。

鴞鸚鵡是紐西蘭特有的鳥類,它們的祖先曾經應該很善於飛翔,但是在抵達紐西蘭後,情況逐漸發生了改變,因為鴞鸚鵡的祖先們發現,島上一來食物豐富,二來沒有天敵,生存毫無壓力。

於是鴞鸚鵡的祖先就“放肆”起來,整日在地面上吃吃喝喝,不光翅膀上的肌肉退化了,體型也日漸大了起來,飛行就成了“過去式”。

等到貓咪、老鼠、鼬鼠隨著人類一起到來,已經不會飛的鴞鸚鵡直接成了被捕食的物件。

面對被捕食的壓力,鴞鸚鵡演化出了一身與周圍草木,尤其是與苔蘚及蕨類植物顏色相近的羽毛,這身羽毛的確能幫助它們在草叢中完美隱身,但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

或許是對羽毛過於自信,鴞鸚鵡在遇到危險時,會寄希望於一動不動而逃過捕食者的雙眼,但實事求是地說,即使從視覺上隱身成功,它們散發出的獨特氣味也會暴露自己。

據聞到過鴞鸚鵡味道的人描述,那是一種夾雜著麝香、果香和糖香的味道,識別性相當高。

不僅如此,進入繁殖季節,求偶的鴞鸚鵡會發出各種又響亮又刺耳的叫聲,聲音之大幾公里外都能聽得到,而且一天能叫8小時。

因此,就算捕食者沒看到鴞鸚鵡,也會聞味或者聞聲而來。鴞鸚鵡縱有一身保護色,卻無奈敗給了氣味和聲音,也就往往會被捕食者一逮一個準兒。

可想而知,對這樣一隻不會飛、有氣味、易暴露的“傻”鸚鵡來說,活著實屬不易,加上動物和人類的雙重捕食,到了上個世紀70年代,動物保護者一度以為鴞鸚鵡已經滅絕了。

但在隨後的找尋中,前前後後找到了大約50只野生鴞鸚鵡,它們成了僅存的希望,幫助鴞鸚鵡種群恢復的工作也隨即開始。

除了在鴞鸚鵡原有棲息地捕殺鼬、鼠、貓等動物外,保護者還挑選了四個沒有捕食者的島嶼,並按照一定的雌雄比例,將數量不等的鴞鸚鵡遷移到不同島嶼上,儘可能讓它們有充足的食物供給、安全的生存環境,從而自然而然地進行交配繁殖。

然而鴞鸚鵡好像對繁衍後代不太上心,雄性在5歲以後才開始求偶,雌性則要到9歲甚至更晚才進行交配,它們通常不會選擇每年繁殖,而是每3年到5年才繁殖一次,即便成功產蛋,也有大約50%的蛋無法順利孵化,生育率相當低。

所以研究者一旦發現雌性鴞鸚鵡產蛋,便會對其巢穴進行持續觀察,還會在雌性鴞鸚鵡離開巢穴尋找食物時,檢查蛋的狀況,如果一切正常,他們便將蛋放回巢穴中,經由雌性鴞鸚鵡孵化,等到幼鳥破殼而出,再對幼鳥進行定期檢查。

然而如果蛋有異樣,它便會被帶回實驗室進行人工孵化至破殼,這些幼鳥在接受一系列餵養、檢查、治療,且重量、體型、狀態達到一定標準後,才會被放回巢穴中,與雌性鴞鸚鵡重聚。

可以說,人類為了保護鴞鸚鵡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即便如此,現存鴞鸚鵡的數量也不過200多隻,離種群恢復還相當遙遠。事實上,很多人對鴞鸚鵡並不陌生,多年前一張關於它們的動圖流傳甚廣,最後就送上這張圖,順便祝它們能好好地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