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領導演講補充發言補什麼——講話“五補”

2021-09-13由 海哥說演講 發表于 農業

三分鐘講話一般多少字

領導幹部在會議期間,往往要進行一些補充性的發言。補充發言,就是把別人沒有講到位,沒有講全面,沒有講清楚的給予再次說明,其目的就是要把精神講透,原則講明,工作講實。然而,在一些領導心中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誤區,認為“補充發言”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端坐檯上,沒能講上個把鐘頭,就很傷面子,特掉架子。

領導演講補充發言補什麼——講話“五補”

於是,“我提幾點建議”“我再強調幾點”“我談點體會”“我說點要求”“我談點希望”,話匣子一開啟,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東拉西扯,高談闊論,臺上領導輪番上陣,花去參會者太多的寶貴時間,卻講不出多少有新意的東西來。這種“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語言“轟炸”,不僅沒有實際意義,還會讓會議變得“拖沓冗長”,臺上講得乾巴巴,臺下聽得意興闌珊,以至於不少會議中間鼾聲四起。對於這種不著實際的補充發言,群眾往往意見很大,甚至有人抱怨:“下午整整開了兩個半小時的會,領導講得唾沫星子橫飛,弄得我們連廁所都沒法去,走出會議室時都快瘋掉了,真想朝門框迎頭撞上去。”

有不少專家和領導就指出,補充發言是對領導本人綜合素質的一種考驗,是一種能力的體現,出彩的發言,將有利於推進工作的順利發展。反之,則會浪費時間,貽誤工作,影響領導個人形象,在群眾中形成惡劣的影響。更為嚴重的是,如果“注水”式的補充發言過多,很容易形成“官場八股”,滋生“文山會海”,不利於形成良好的會風。

領導演講補充發言補什麼——講話“五補”

就拿前些日子來說,在川北某縣召開的“全縣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會議”上,政府分管領導講完話之後,縣人大、縣政協、縣委常委分管領導分別從“高度重視、落實措施、強化考核”幾個方面作了補充發言,所講內容大同小異。原本計劃一個小時的會議時間,結果愣是開了三個小時,令聽會的人叫苦不迭。會議結束時,縣委書記要求:“今後各級領導,在進行補充發言時,要先想好自己該補充些什麼。如果沒有特別之處,就沒有必要發言,否則,就是對會議資源的浪費。”

那麼,領導補充發言究竟該怎樣“補”呢?依我看,就是要補缺求全、補細求明、補淺求深、補過求真。同時,還要做到宜短不宜長。一般是三五分鐘,最長不要超過十分鐘。講長了容易和主發言重複,會減弱聽眾的興趣和關注力。補充發言,關鍵在於“補充”二字。對此,能不補充的儘量不補充;確實要補充講話,也得講新話,講管用的話,講一針見血的話,講別人沒講過而當時又要求非講不可的話。絕不要信口開河,講不著邊際的廢話。國外一些公司開董事會,要求發言人手裡握著冰塊,冰塊融化掉之前,發言必須結束。我看這招值得效仿一下。

領導演講補充發言補什麼——講話“五補”

前不久,太原市工商局規定,幹部員工會上發言都應簡明扼要,機關部門負責人講話時間不能超過三分鐘,分管領導補充發言不能超過五分鐘,主要領導講話不能超過八分鐘,此舉真是大快人心,受到了群眾的熱烈歡迎。按照有關專家所講,這有助於從制度上制約和控制領導補充發言,對於發言形式和內容,都將有一個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領導幹部要認真對待,倍加珍惜自己的發言權利,多說“有用話”,少說“無用話”,只有在補充發言之前,反覆思考要講的內容,精心準備講話稿件,才能說出有內涵、有價值、有意義、有特點、有個性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