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康熙匾額的含義,漲知識!

2021-09-09由 電競遊戲菌 發表于 農業

點主是什麼意思

尋跡北京大運河流域的帝王書法,康熙皇帝的匾額書法便是代表。從北京城區的國子監、孔廟,到通州文廟,大運河北京段沿線的歷史景點中有數塊康熙御書匾額,它們不僅反映了康熙的書法藝術造詣,也體現了康熙“尊儒重教”的政治理念和統治藝術。其中康熙所寫的“萬世師表”“昌明仁義”“仁善謹恪”三塊匾額最具代表性,透過解讀這三塊匾額書法的內容,可以看到康熙的書風中蘊含孔子提倡的溫和、恰當、中正之道。

以董為宗,中正端莊

從康熙所寫“萬世師表”“昌明仁義”“仁善謹恪”三塊匾額的內容和書法風格特點來看,可見康熙深受董其昌影響,他是在踐行儒家“中庸之道”思想的基礎上進行的藝術創作,是帝王統治與儒家審美的結合。

康熙匾額的含義,漲知識!

清 康熙 “萬世師表”匾

“萬世師表”匾額整體字形較瘦長,結構平正端莊,中宮收緊,分佈協調,字口清晰完整,線條幹淨,字的筆畫雖無連帶但筆意相通,整體粗細勻稱,沒有太強烈的視覺對比。匾額整體佈局適中,風格秀麗端莊,字距較大,體現出空靈疏朗的特點,適用於懸掛在學府廟堂等莊重之地,符合傳統審美趣味。匾額又與高大的建築形式相協調,利於遠觀,與建築物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康熙匾額的含義,漲知識!

清 康熙 “昌明仁義”匾

“昌明仁義”匾因表層顏色缺失而顯得較為古樸,但不難看出其刻工技法純熟,字口清晰完整,起筆、收筆肥厚有力,線條圓融,筆畫粗細變化較小。匾額正中“廣運之寶”印為滿漢文璽,並題有“康熙御筆”四字。此類具有政治色彩的匾額作品,無一不成為康熙在統一精神、調和不同文化方面的象徵與工具,這也說明書法之於康熙不僅僅是一種愛好,也是他作為帝王的統御之術之一,這在匾額書法中體現得尤為突出。

康熙匾額的含義,漲知識!

清 康熙 “仁善謹恪”匾

“仁善謹恪”匾為雙鉤正書字樣,從結體上看,正文四字端正整飭,字形瘦長,體勢較為緊密。從用筆上看,筆畫排列停勻,行筆流暢灑脫,筆畫之間偶有連帶,起筆方圓兼備,線條幹練平直。從章法上看,正文四字間距均等,留白較多,整體有清肅之感。從整體佈局安排上看,上下款各兩行小字,錯落有致,匾正中上方鈐朱文印“康熙御筆之寶”一方,與正文相輔相成。左右兩側為落款小字,上款陰刻楷書“康熙四十一年歲次壬午五月二十五日”十六字,下款陰刻楷書“賜原領侍衛內大臣一等公舅舅臣佟國維”十七字,筆畫秀潤靈動、飽滿厚重,由此可窺見康熙在書法上所下的功夫頗深。

研求經義,修舉文教

“萬世師表”“昌明仁義”“仁善謹恪”三塊匾額是康熙將儒家學說融入藝術創作的重要體現。01萬世師表:儒家正統的繼承作為北京文廟之最的通州文廟,舊稱學宮,是通州地方官員及學子祭祀孔子的地方。通州文廟內的大成殿內正中懸掛有“萬世師表”匾額和一副楹聯,此匾額為康熙御賜。據史料記載,康熙首次南巡終點為曲阜,目的是祭孔,致祭孔子既是繼承了儒家的正統,也是為了進一步鞏固其在文化上的統治,這是康熙此次南巡的一大目的。康熙抵達曲阜翌日,詣孔廟,至大成殿,並向孔子行三跪九叩禮,還命大學士等宣諭:“至聖之德,與天地日月,同其高明廣大,無可指稱。朕向來研求經義,體思至道,欲加讚頌,莫能名言。特書萬世師表四字,懸額殿中,非雲闡揚聖教,亦以垂示將來。”康熙二十四年(1685),“九卿詹事科道等議、左副都御史張可前疏請將皇上歷年政事纂整合書、昭示海宇。又疏請駕幸闕里。御書‘萬世師表’匾額,應勒石、頒給直隸各省府州縣學懸掛。”這塊匾額書法所產生的政治和文化影響不言而喻。它不僅表達了康熙對孔子在漢人文化體系中地位的認可,也潛藏著康熙對儒家倫理等級觀念的推崇和踐行,更彰顯了他對穩固階級統治的政治訴求。清 康熙 《賦政於外》 68cm×123cm02昌明仁義:孟子“仁政”的體現康熙三十一年(1692),王士禎在其所著《居易錄》中寫道:“內閣傳諭九卿及翰、詹卿寺各衙門堂上官,書嵩山中嶽廟,濟瀆神祠,孟子游梁祠,二程子祠扁(匾)額各四字進呈,曰‘嵩高峻極’,曰‘靈瀆安瀾’,曰‘昌明仁義’,曰‘功存河洛’先是河南巡撫閻中丞興邦恭請御書也。”公元前320年,孟子周遊列國時帶著弟子來到魏國國都大梁遊說。北宋時開封城內修建了孟子游梁祠。明萬曆年間,當地重修了孟子祠並建遊梁書院。到了康熙執政時期,為紀念孟子游梁題寫了“昌明仁義”匾額:“三十三年巡撫顧汧於祠旁增建書院,延師講學。是秋,御書‘昌明仁義’四字遣官齎送,制扁(匾)懸掛。”“昌明仁義”一詞是對孟子“仁政”思想的讚揚和推崇。康熙執政以來,遵孔孟之道,仁政治國,“昌明仁義”四字即為宣揚孟子的仁義理念,以仁義施政教化大眾。康熙受漢人文化的影響,他尊崇孔孟,學宗程朱,並將儒家思想滲透在其讀書、修身、為政、待人等方面。清 康熙 《仿米詩》 186。9cm×83。2cm 故宮博物院藏03仁善謹恪:表彰忠臣,獎掖廉吏“仁善謹恪”四字於康熙四十一年(1702)歲次壬年五月二十五日題,落於白色大理石刻陽面之上,“宿德壺範”刻於陰面,為康熙五十二年(1713)題,分別是對墓主佟國維及其夫人赫舍里氏品行的旌表讚美。石額兩面上部居中均鈐印“康熙御筆之寶”,兩側縱向平雕纏枝紋為界欄。康熙書此四字意在讚美佟國維仁愛善良、恭敬謹慎的高尚品德。前兩字意指佟國維待同僚及下屬親仁和善,後兩字是褒揚他對待政務謹慎小心,侍奉君主十分恭敬。康熙以題匾的方式來表彰忠臣廉吏,密切君臣之誼,穩固其政治統治。他在讚譽忠君廉吏品質的同時教化了民眾,對於加強君主專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清 宮廷畫家 《康熙帝便裝寫字像》50。5cm×31。9cm 故宮博物院藏集詩文、書法、篆刻、雕刻於一體的匾額通常是建築的一部分,與建築物一樣具有物質承載的功能和作用,不僅是建築裝飾的構件,更是文化道德、審美意趣的載體,亦是社會發展的風向標,彰顯著時代的信仰與追求。匾額書法本身既是不可多得的物質文化遺產,又充分詮釋著書法藝術書以載道、傳承文脈的文化功能。透過解讀上述三塊康熙匾額書法的內容,可以看到康熙的書風中蘊含孔子提倡的溫和、恰當、中正之道,這是他文治武功的統治風格的體現,也是他對中和思想的傳承。本文節選自《書法教育》研究版2021年第壹期《崇儒重教,文墨相輝——北京大運河流域康熙匾額書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