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我市首個“水生態修復+面源汙染防治”試點專案亮相

2021-08-31由 旅遊新清單 發表于 農業

面源汙染什麼意思

7月13日,重慶市璧山區晴空萬里,璧南河支流打靶河水流潺潺,一旁的廢棄魚塘裡,工人正在栽種水生植物,全市首個“水生態修復+農業面源汙染防治”試點專案正在這裡加速實施。

未來

這片魚塘將重獲新生

探索綠水青山

“變現”金山銀山的新路徑

⬇️

我市首個“水生態修復+面源汙染防治”試點專案亮相

治理中的魚塘

曾因水汙染被關停

作為璧南河一級支流,打靶河位於璧山區來鳳街道,發源于山坪塘,河流長約1。06千米。

位於打靶河右側的區域內,分佈有11個魚塘,總面積約80畝。2010年,該魚塘承包給私人經營,由於長期高密度養魚,造成魚塘水體富營養化、塘中雜草叢生等水體汙染問題突出。

“2019年前後,我們璧山區持續加大璧南河綜合治理力度,由於水汙染對該魚塘也實施了關停,並進行了轉產流轉。”璧山區來鳳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流轉後魚塘進入廢棄狀態。

同時,河道左岸及山坡上有連片的旱地和藕田,主要採用傳統種植方法,農業面源汙染較為突出。此外,河道兩岸分佈有約15戶農戶,現場部分割槽域生活汙水直排進入河道,河岸及水面存在生活垃圾等問題,河道及周邊汙染較為嚴重。

打靶河源頭的山坪塘,塘記憶體在禽類養殖、釣魚和種植等人為活動,水質汙染嚴重。

監測資料顯示,山坪塘水質為劣V類,其中COD最大濃度為45mg/L,超Ⅲ類1.25倍;總磷最大濃度為1.01mg/L,超Ⅲ類19.2倍。

我市首個“水生態修復+面源汙染防治”試點專案亮相

治理前的廢棄魚塘

水生態修復+面源汙染防治試點

“十三五”期間,重慶市水生態環境實現了5個100%的突破。

為持續提升全市水環境質量,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水生態修復”新模式,2020年初,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選定在打靶河流域開展“水生態修復+農業面源汙染防治試點”工作。

目前,該專案由重慶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編制完成了試點實施方案,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7月13日下午,在璧南河支流打靶河段,該片區11個魚塘呈梯級分佈,一部分魚塘正在進行曬塘;一部分魚塘裡,工人在開始栽種水生植物,重構水生態系統。

“我們這個工程區別於傳統水汙染治理工程的是,不用進行底泥清淤,在原位上進行修復,透過曬塘、微生物改良栽種植水生植物等8道工序後,完成水生動植物-底棲動物-微生物平衡保育等關鍵技術。”重慶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封麗介紹,透過曬塘、補充微生物等措施,完成水質改善。

封麗介紹,

試點專案分為5個區域實施,即“水生態涵養區”“綠色種植+水田生態溼地區”“生態修復+生態水產養殖區”“河流緩衝帶生態修復+生態涵養區”“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區”,專案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共治理念,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試點示範。

我市首個“水生態修復+面源汙染防治”試點專案亮相

工人在魚塘除草

未來將打造來鳳“後花園”

據瞭解,該專案已完成工程量50%,預計今年9月底,全面完成示範工程的建設。專案建成後,

將實現打靶河水質穩定達到Ⅲ類,水生態得到初步恢復,還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景象。

“水質達標,只是我們從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第一步,未來我們街道會在周邊栽花種樹,將打靶河流域營造成一個生態旅遊休閒觀光的目的地,打造來鳳街道的‘後花園’。”重慶市璧山區來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沈亮說。

作為來鳳魚美食文化發揚地,未來,來鳳街道將創新農業發展思路,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路徑,實現生態高品質魚類養殖,建成生態“來鳳魚”供應基地,發展特色名優水產品,建成“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優勢區,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上游新聞(王倩 胡杰)

編輯

劉凌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