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最美東營人︱從石油行業轉行生態農業——苟水民的築夢人生

2021-08-25由 ZAKER 發表于 農業

石油農業的生產模式應當怎樣改進

引   子

東營,這座黃河尾閭的城市,曾引以為傲的名片便是石油,“磕頭機”遍地林立,石油之城名不虛傳。然而,“電線杆子比樹多”的“荒涼”也是曾經的現實。

在這方熱土上,有很多有志之士為改變“荒涼”費盡心思,只為故鄉多增幾分綠。山東潤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苟水民,就是他們中的佼佼者,是成效卓然的實踐者。然而,他並不滿足,因為深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何既留下一片綠,又能造“富”一方民,讓林業在發揮生態效益的同時,又能產生經濟效益,才是他追求的夢想。

最美東營人︱從石油行業轉行生態農業——苟水民的築夢人生

苟水民,熱情,樸實,爽朗,善談。

苟水民,敢想,敢闖,亦敢幹!

八年前,苟水民果斷放棄深耕十九年的石油環保行業,轉行去鹽鹼地上種樹。八年間,苟水民從600畝的小林場起步,拓展成了四個林場,一萬餘畝的綠色。八年後,他的林場被評為“國家林下經濟示範基地”,潤松小歡豬、赤松茸等公司名牌產品銷往北上廣深等城市,產品供不應求。

生命在於奮鬥,有夢想就要追。“為啥農業發展慢?誰說農業沒有出路?我就不信這個邪!我這一個月內,跑了四趟上海,和騰訊集團快手創始人等進行了洽談交流,給我帶來了很多農業發展的新思路和銷售的新理念,為公司下一步的發展打開了一扇門。”不停學習、不囿於當下,苟水民還會為我們帶來怎樣的精彩與驚喜?

尋夢:“終於理解了‘塞罕壩精神’”

地處墾利區西宋的林場,是苟水民夢開始的地方。

苟水民是一位懷揣“綠色夢”的農民企業家,“做油服十九年,我早就考慮轉型,但是怎麼轉,轉啥?經過多方考察,決定做林業,這也許就是情緣,我的小名叫廣林,大名叫水民,公司名字當中的‘潤松’二字,寓意用萬畝綠林去滋潤黃河入海口富裕鄉親們,都與農林分不開。”路上,談到做林業的初衷,苟水民說道,“當時的想法比較簡單,我是個敢想敢幹的人,在2012年3月流轉完土地,4月26日就種上了樹苗,如今,正好八年。”

很多朋友包括家人都對苟水民的“轉行”很不理解,甚至嘲笑他傻,放著賺錢的石油環保公司不幹,去幹什麼光扔錢不賺錢的種樹公司?

面對質疑,苟水民內心卻很坦然,那份對綠色的摯愛讓他義無反顧,他告訴朋友們,“做工業,我掙了錢,受益的只有我和員工。而種樹,我可能掙不了很多錢,但受益的卻是鄉親父老,是我們的後代子孫!這是一筆看不見的鉅額財富,我願意奉獻在這方故土。”

萬事開頭難,苟水民給自己確立了“咬定荒灘不放鬆,任爾東南西北風”的信念,他踏踏實實鋪下身子加油幹,在盛夏40攝氏度的高溫下觀察發酵池糞便發酵情況,在林地沼液澆灌對比試驗中,夜以繼日地測量苗木生長狀況及鹽鹼地土質改良狀態。為研究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在地裡一待就是兩個月,堅持每天觀察記錄害蟲的生長趨勢,完善了一套有害生物防治時間表,建立了一套森林撫育管理辦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八年後的西宋林場,猶如森林“氧吧”,空氣清新怡人。走在林蔭小路上,樹冠如傘,遮住了耀眼的陽光。苟水民感慨道,“這些樹剛種時只是小拇指粗細、一米多高的小樹苗。當時,這個地方啥也沒有,勞作條件很艱苦,我們就搭著帳篷,啃著涼乾糧就著鹹菜湊合,林場的角角落落都有我們深刻的回憶。”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走在西宋林場的每一個角落,都能聽到鳥鳴啾啾,有的鳥兒還在一呼一應地吟唱著情歌。“每到傍晚,從黃河對岸都會有鳥類成群結隊飛來棲息,如果這片林伐掉的話,鳥到哪裡去安家啊?”苟水民感慨道,“現在我終於理解了‘塞罕壩精神’,只有不懈耕耘、苦幹實幹,鹽鹼地也可以變成林海,貧瘠地也可以蕩起萬頃綠洲。”

築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林業投入週期長,見效慢,把做油服積累的資金如水一般灑出去而難見大成效。2015年,苟水民意識到,種樹賣樹的傳統林業發展模式已然不適應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怎樣讓企業繼續生存下去?已經如此殘酷地擺在他的面前。為此,苟水民進行了多種艱難的嘗試。傳統農業過多使用氮磷鉀化肥,造成土地板結,微生物缺乏,土地沒有自我修復的過程。潤松農業高度警覺,從2016年開始,著力搞好迴圈經濟,在兩千畝生態示範園林基地內,種植林下中草藥1500餘畝,食用菌200餘畝,畜禽養殖基地300餘畝。

“即便如此,這些仍舊支撐不了林業的長遠發展,我看不到希望在哪裡,這個事到底幹還是不幹?不幹,捨不得撒手;幹,看不到什麼希望,當時真是體會到什麼叫‘進退兩難’!”如何走出困境,打破創業“瓶頸”?成為令苟水民夙夜難寐的問題。“走出困境的機緣是在2017年1月份,我來到浙江安吉考察學習,站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大石碑旁,我思考了許久,經過幾天的深入考察思考,餘村人奔向幸福的故事,讓我終於打開了思路。”

思路一轉天地寬。“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得從根本上轉變觀念,向生態要效益,發展生態迴圈農業。”苟水民堅定地說,“毫不誇張地說,浙江安吉之行錨定了我們潤松農業未來發展方向!”

方向有了,就不怕山高路遠!苟水民積極尋求科技人才技術支援,與中科院聯合設立“潤松博士工作站”,與省農科院共同建立黃河三角洲林下中草藥材示範園區,在北京農業科學院技術指導下嘗試高效綠色生態低碳迴圈農業,積極藉助外腦加大研發力度,促進林藥發展。

當下的潤松農業,已經形成了生態系統的良性迴圈。“潤松農業採用‘仁本然’土地改良核心技術,利用經過處理的改性碳和矽,結合優質的有機制作為輔料,改善土壤的持水力、透氣性,為土壤微生物提供有力的棲息場所,改善土壤團聚體結構,增加土壤肥力,種植出的優質玉米、大豆、小麥等營養更豐富,風味極佳。而粉碎的枝條和作物秸稈,可以做赤松茸的有機質,這些有機質可以改善土壤。”苟水民介紹,“這就是一個完整的迴圈農業生態鏈條系統。所出產的板藍根雞和雞蛋以及豬肉都不含抗生素,不光品質好口感好而且營養豐富,要讓大家吃得著、吃得起、吃得放心。”

在接受採訪的間隙,苟水民不斷接到公司“爆品”小歡豬肉的訂單,他欣慰地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9年,公司終於有了盈餘;2020年,公司銷售額達到2000萬元,僅中秋國慶期間就有500萬元,現在我們的產品不愁賣,也讓我看到了農業的希望!”

追夢:“帶動東營現代農業的發展”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人們更向往。如今的鄉村,已不再是人人都想逃離的“談農色變之地”,反而變成了“流連忘返之地”。潤松農業位於永安鎮的永安林場,緊鄰勝利機場、黃河入海口,正在成為全市農業發展的“金名片”、“搖錢樹”和“聚寶盆”。

不信?你隨我來!永安林場的大門口,擺放著一輛東風牌拖拉機。“這輛拖拉機象徵著我們油城人敢想敢幹敢拼的拓荒精神,也是潤松農業人的象徵。”苟水民說。

金秋十月,天高雲淡。永安林場內,百合花正在盛開,格桑花迎風搖曳,板藍根、蒲公英等中藥材生機盎然,潤松小歡豬在樹林間覓食。最讓苟水民引以為豪的是林場內的天然溼地,蘆葦、紅地毯,河流故道,構成了黃河入海之地的微縮景觀。

“有朋友曾笑談,小歡豬生長的環境比我住的環境都好。”苟水民自信滿滿地告訴記者,“在如此生態的環境下種植養殖出的農產品,怎麼能不好吃呢?”

為了讓更多的市民能吃到生態養殖的豬肉,提振大家對肉類安全的信心,9月6日,“跑起來的豬,肉才香!”第一批潤松小歡豬認領儀式,在永安林場舉行,“生態,綠色”的養殖理念吸引了市民前來認領。活動當天,96頭小歡豬被認領,被認領的小歡豬都打上了認領者的專屬標籤。

“城市裡沒有地,我們搞認領、代養,做服務型農業、體驗式農業,讓城裡人來到鄉村,認領一頭豬,從而帶動當地的餐飲、旅遊,他們來到這裡,既是消費者、參與者,也是品牌的推廣者、產品的銷售者,從而成為城市形象的推廣者。我們不只有黃河入海口、大片的土地,更有獨特生態的農產品。”苟水民說這些,絕不是“空穴來風”,他說,“近期,將有20多人的上海考察團來潤松進行考察認養。而我多次到上海進行洽談,也是為了學習南方農業的先進經驗,引進大量資本,快速帶動東營現代農業的發展。”

夢想照進現實,敢拼才會贏!如今的潤松農業,是一家集生態公益林場建設、種、養和休閒體驗文化於一體,以林下農副產品和耐鹽鹼苗木研發、整合農業技術為平臺,實現現代農林生產與第三產業相結合的綜合性公司。苟水民即使在企業發展的困難時期,他也不忘進行生態修復工作,在沿海建立生態修復示範區130餘畝,為鹽鹼地區生態修復作出了貢獻。

“獨木難成林”。苟水民致富不忘鄉親們,秉承“開發生態專案、造‘富’一方百姓”的理念,潤松農業充分發揮國家級示範基地、省級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帶動周邊村民增收致富,助推鄉村振興。截至目前,已解決當地勞動力1000餘人,每年向農村繳納土地承包租金600餘萬元。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振興。我想把林地免費給群眾,讓群眾按我們的技術和模式規範種養。企業做兩端,科技研發和終端銷售,老百姓做中間,由原先的僱傭關係變成合作關係,幫助部分農民實現現代農業產業工人角色轉變。同時,希望潤松農業能為我市林下經濟發展起到引領示範作用。”這就是苟水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