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山地糧倉——永順縣紮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平整工作

2023-01-25由 華聲線上 發表于 農業

怎麼把土地平整好

溪州大地,沃野千里。“油菜花開滿地香,鄉村美景最迷人,另外油菜的油籽飽滿,油菜畝產有400多斤。”湘西州永順縣萬坪鎮種糧大戶張鵬算起賬,“120多畝地,油菜加水稻,一年兩季、兩季大豐收。”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的高標準農田,是糧食豐收的底氣。

農田質量是糧食安全的根基,建設高標準農田,又是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根基,同時也促進自然生態系統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依託綠水青山實現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永順縣透過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與排水、高效節水灌溉、田間道路措施、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科技推廣措施等一系列綜合措施,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解放勞動力,促進土地規模經營,達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優質高產高效”的效果。截至2021年,先後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67個,完成建設面積27。80萬畝,投入資金5。15億元。其中2019至2021年土地平整164。71畝,投入資金321。6萬元(其中小田改大田130。02畝,投入資金134。59萬元),新增灌溉面積20。65餘萬畝,受益農戶達15。8萬人。

山地糧倉——永順縣紮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平整工作

圖為2019年度永順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之一車坪鄉車坪村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

增投入、強機制,建設逐年提速

“不到一年時間,田裡大變樣。”該縣顆砂鄉旭東村種糧大戶向先金感慨,“過去田土不平整,不利於農機操作,成本大,如今從源頭到田頭,各種基礎設施一應俱全,2000多畝田種植不費勁,種田底氣足足的。”

向先金流轉土地2054畝種植水稻、玉米、雜豆等。透過訂單生產,嚴格生產標準,創新稻田養魚、稻鴨共生等生態種養模式,大力推廣優質稻,打造“顆砂貢米”品牌,帶動貧困戶300多戶,500多人脫貧。並針對農村勞動力缺乏現狀,採取了“九代模式”——即代耕、代育秧、代插、代管、代收、代烘乾、代加工、代儲藏、代售,為周邊村農民開展服務8000多畝。

全力落實投資,加速建設。2020年,永順縣在保障高標準農田畝均投入1600元的基礎上,再安排5100萬元列入財政預算,專項用於高標準農田建設提檔升級工程。截至目前,該縣已建成高標準農田27。80萬畝,佔全縣耕地面積的68%。

塔臥鎮科甲村高標準農田專案建設現場則是另一番景象:按照“小田改大田”的模式,將38丘零散的小田改造成位於3個水平面上的9丘大田,新增農田面積10%。

投入機制不斷創新。因永順縣是勞務輸大縣,也是農業大縣,在家中基本為留守老人和兒童,田塊肥沃較為集中的基本農田已採用流轉模式,農民自發流轉、獨戶經營、農業產業化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積極很高,為高標準農田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專案實施前透過精準選址,優選選擇符合平整土地的田塊,合理劃分和適度歸併田塊,減小農田地表坡降,增強農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

建良田、配良技,質量不斷提升

“田好了,農技農藝也得跟上來了。” 永順縣和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鵬的種地方式不斷升級,經過油稻輪作,水稻種植大概一畝地產值到1600元至1700元,油菜一畝地產值大概在800元至900元之間。透過稻油專案的輪作實施,每畝產可以為農民增收800元至900元,這樣也可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促進農民收入的增加,助力鄉村振興。

稻田提質量,種地方式跟著升級。張鵬細數變化:泥土路變成砂石路,大農機開進田裡,綜合一算,每畝稻田產量1000多斤,成本節省上百元。永順縣高標準農田建設極大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提高了綜合生產能力,大力實施現代農業,利用適度規模經營、稻油輪作等,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農民收入也有了提升,農民種糧積極性也不斷高漲。

良田配良技,增糧又增效。永順縣以在高標準農田示範區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為主,著力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堅持抓好土地治理專案科技推廣示範,大力推廣普及先進適用的科研新成果、新技術,重點支援良種良法的普及,搞好先進適用技術的組合配套,強化對農民的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素質水平。

在永順縣各個專案區內,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5%以上,道路通達率達97%,預計年新增糧食及油料1。45萬噸,助農增收5100萬元,形成穩產高產、節能高效,生態和諧、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新格局。

山地糧倉——永順縣紮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平整工作

圖為2020年度永順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之一西岐鄉西岐村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

種好田,收好糧,種得山地滿倉

“哪段路容易破損,哪段渠道常堵塞,哪塊低窪地總積水,我都記在心裡。農田管好了,農民才能長受益。”永順縣石堤鎮五里村湖納組稻田網格長田應躍說。該縣明確縣、鄉、村、組四級網格長管護責任,每組都安排1名管護人員,確保建好的高標準農田有人管護、有人監督、有人維修。放眼望去,專案區內渠相通、路相連,機耕道路平整,防護設施齊全。

“以前冬天旱、夏天澇,沒人種,就是一片荒地;現在旱能澆、澇能排,還可以進行機械化作業,效率高很多。”石堤鎮種糧大戶劉代勝告訴記者,他已流轉了專案區裡的400畝農田,正常年份能產糧食20萬公斤,秋收後再種一季油菜,一年收入能達100多萬元。

三分建、七分管。永順縣按照“誰所有、誰受益、誰管護”和“以工程養工程”的原則,推行管護形式,實現效益與公益相互連結,明確受益主體和管護主體。在高標準農田專案區樹立公示牌、工程標誌牌,由村委會負責做為公益設施管理。

永順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高質量推進,為糧食豐收夯實產能基礎。2021年,永順縣糧食播種面積達57。8萬畝、產量22。6萬噸,獲評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縣委書記彭軍表示,永順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的戰略抓手,大力實施科技強糧、品牌強糧、綠色強糧三大行動,著力打造山地糧倉,推動糧食產業提質增效,保障地方糧食安全。

山地糧倉——永順縣紮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平整工作

圖為2020年度永順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之一石堤鎮九官坪村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