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濟南黃河故事⑰〡引來黃河水鹼窪變稻田

2023-01-25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農業

稻田鴨為什麼便宜

歷城縣沿黃河地帶,位於濟南北部黃河與小清河之間,是一條東西長 140裡、南北寬不足 10 裡的狹長地帶。由於黃河河床高於地表,河水滲透導致沿河土地逐年鹼化;又加修堤用土,沿堤滿是坑窪。新中國成立前,每到汛期,雨水無處排洩,大雨大災,小雨小災。在洪、澇、沙、鹼四害威脅下,大片土地荒蕪,十年九不收。1964 年,歷城沿黃社隊試種 1。8 萬水稻獲得成功。次年,歷城縣沿黃 10 萬畝澇窪鹽鹼地改種水稻,獲得豐收。

濟南黃河故事⑰〡引來黃河水鹼窪變稻田

1964年,藥山稻改喜獲豐收。採自《藥山春秋》

歷城縣沿黃地帶的群眾引黃河水種水稻始自 1958 年。由於水稻育苗插秧大量用水時,正是黃河的枯水期,虹吸管吸不出水來,結果改種了3 萬畝水稻,只收了四五百畝,其餘全部枯死。以後,又試行過築臺田和搞溝洫畦田的辦法,也採取過挖溝排水和修人造湖發展水產等辦法。這些辦法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都沒能從根本上解決水澇和鹼害的問題。1964 年春,歷城縣委受到臨沂地區大面積改窪地種水稻成功的啟示,組織沿黃社隊的幹部群眾認真地學習了臨沂地區的經驗。經過群眾性的總結,把過去的幾番實踐情況做了分析比較,大家認為:挖溝排水雖有一定成效,但在汛期受小清河高水位頂託的影響,排水不暢,作物仍然被淹;築臺田和搞溝洫畦田也有些作用,但排澇標準低,在沿黃地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把窪地改為水稻田,可以防鹼壓鹼,能夠攔蓄和分割洪水,在沿黃地帶很為適宜。1958 年改窪種稻雖然失敗,但當時主要是因為沒有針對黃河水位猛漲猛跌情況及早採取措施,在失敗後又沒有采取一分為二的辯證方法去總結經驗教訓,而採取了否定的態度,致使改窪種稻沒有堅持下來。

濟南黃河故事⑰〡引來黃河水鹼窪變稻田

1970年代,濟南引黃河水種稻推廣開來,蔚為大觀。

正確地總結實踐經驗、提高思想認識後,1964 年,歷城縣委進行了多點試驗,在沿黃社隊發動群眾改種了 1。8 萬多畝水稻。秋後這些水稻平均畝產達到 300 斤以上,十年九不收的澇窪鹽鹼地獲得了好收成。此次實踐中,歷城人對巧用黃河水也摸索出了一些新的經驗。黃河水位忽漲忽落,他們就一面加長虹吸管,加深淨水池,在背河池內安裝抽水機,在水位低時提水助吸;一面在臨河安裝抽水機直接提黃河水,輸入虹吸管送水。黃河水含沙多,不僅容易淤塞渠道,影響流水,而且影響水稻生長,他們就採取了在每一處有虹吸管的地方,建一個沉沙池,秋後組織勞力及時進行清淤。為了避免河水引起土地鹽鹼化,採取措施安排好排水出路,並在水作旱作交界處挖截鹼溝,這樣避免了土地鹼化。

濟南黃河故事⑰〡引來黃河水鹼窪變稻田

1970年代,濟南引黃種稻豐收場景。

1965 年,歷城縣沿黃社隊將水稻面積擴大到 10 萬多畝。廣大幹部群眾發揮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依靠集體力量,克服了資金物料不足等困難。這些社隊的兩萬多名勞力,在一個冬春修起了長達 1200 裡的 550 條幹、鬥、支渠,建起各種建築物 602 座,共完成 220 多萬土石方工程。全縣在稻改方面共用資金 270 多萬元,除了國家撥給的水泥、鋼材、木料等實物折錢 16 萬多元外,其餘的資金都是社、隊自己解決的。

歷城縣“巧取黃河之利、巧避黃水之害”的稻改實踐,使全縣糧食產量得到顯著提高。據《大眾日報》報道,從 1965 年大面積改種水稻以來,全縣糧食平均畝產量由過去的 150 來斤,提高到 1970 年的 430 多斤;其中 10 萬畝稻田平均畝產量達到 550 斤。

(本文選自濟南市檔案館編《照片裡的黃河故事》一書,山東齊魯音像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1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