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2023-01-25由 愛範兒 發表于 農業

電風扇不會轉什麼問題

小米數字系列的產品線細分,應該是從小米 11 這代開始。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 小米 11

順應了市場潮流的大中小三杯策略,分化出小米 11、小米 11 Pro 以及小米 11 Ultra 三種定位。

大概也是同一代,小米也喊出了全面衝擊高階的口號。

不過,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小米 11 首發了高通驍龍 888,並用上了 1 億畫素和一塊高素質螢幕。而小米 11 Ultra 的記憶點就更簡單點,「安卓之光」就是了。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但對於小米 11 Pro,這個被其他品牌用來走量的中杯產品,存在感相當低,或許是因為與 Ultra 一同釋出,也或許是與小米 11 區分度不大。

到了小米 12 這代,為了避免這種狀況,小米引入了「小屏手機」的概念,直接從尺寸上做區隔,小米 12、小米 12 Pro 也成了兩款不同取向的產品。

算上後續的小米 12S Ultra,整個小米 12 系列的產品線便變得清晰了不少,記憶點也多了一些。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 小米 13 系列

而剛釋出的小米 13 系列,又對小米 13 和小米 13 Pro 做了一個調整,不止是螢幕尺寸,也融入了不同產品形態。

就如同雷軍自己說出,這一代沒有了大小杯的定位區分,採用齊頭並進的策略。

小米 13 被進化成直屏旗艦(也可以說是效能),三年時間,數字基礎款一直在調整,找尋自己的市場定位。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 小米 13 Pro

而 Pro 系列則一直維持小米數字系列原本的定位,是每年 Android 新機潮裡旗艦的一個基準,也是小米的堆料水桶旗艦。

到了小米 13 Pro 這裡,它還是三年之後,小米衝擊高階的最新答卷。

小米也有家族化設計了

不同於直屏,且有著幾乎全新設計語言的小米 13,小米 13 Pro 的整體風格幾乎就是從小米 11 傳承而來。

拋開攝像頭模組的異同,曲面螢幕,有弧度的後蓋以及金屬中框,與前兩代保持的四曲面立體設計保持同步。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不過,小米 13 Pro 的細節上運用了更多的曲線來增加圓潤度,整體摸上去幾乎感受不到「直角邊」元素,這倒與小米 13 走了完全相反的道路。

愛範兒內容部許多同事第一眼看到小米 13 Pro,幾乎異口同聲的喊出了 MIX 4。

如此的一致性,其實主要來自兩方面。

一是陶瓷材質的運用,二是方形攝像頭模組。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 陶瓷的運用帶來了溫潤的手感

之所以小米 13 Pro 在各種元素和材質連線處,加入了許多曲線,增加整體的連貫和流暢的手感,為的就是突出陶瓷材質的溫潤優勢。

陶瓷材質最早出現在小米 MIX 中,頗受好評,但工藝、成本、重量等綜合因素下,陶瓷並沒有成為主流的材質。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 小米 MIX4

印象當中,也只有極少數的產品配備了陶瓷,而大多出現在小米 MIX 系列的產品裡,陶瓷也幾近是 MIX 的代名詞。

摸到小米 13 Pro 曠野綠的溫潤手感,腦海裡自然也與 MIX 4 結合起來,如此說來,「陶瓷」似乎也是小米產品的一個家族化設計要素了。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小米 13 Pro 的主攝提升到一英寸,攝像頭區域還配備了一枚 3。2x 長焦鏡頭和超廣角。但它並沒有將攝像頭模組做成一個碩大的圓形,而是選擇了方形。

視覺上要比圓形小一些,倘若忽略厚度凸起的話,很難把它與一英寸掛鉤。而方形的風格也比較近似 MIX4,再配合陶瓷材質,第一反應是與 MIX4 相似也不奇怪了。

即便是容納了一英寸的主攝,以及陶瓷材質的加持,小米 13 Pro 機身的厚度維持在 8。38mm(科技奈米皮為 8。7mm),重量則是 229g(科技奈米皮為 210g)。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這個成績放在一英寸的產品當中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變得更薄,但由於陶瓷材質,也變得稍重了一些。

而「有點重」也可能是許多人的一個初級印象。

其實手機的厚度、重量,客觀上是可以用數字來代表,但輕薄(或者厚重)是一種主觀感受,很難用數字去衡量。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小米 13 Pro 上手的感覺其實要比小米 12S Ultra 要更輕薄一點,幾乎與小米 12 Pro 差別不大。

可以說這是陶瓷材質和連續的曲線所賦予溫潤手感帶來的加成,也可以說是本來小米 13 Pro 的厚度和較小的攝像頭模組帶來的錯覺。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小米 13 Pro 正面,依舊是一塊 2K 解析度 6。73 英寸 OLED 螢幕。不過,發光材料升級到 E6,這塊螢幕的亮度最高達到 1200nit,在戶外陽光下也足以能看清螢幕,並且在室內亮度全開的狀況下,變得有些刺眼。

另外,這塊螢幕的規格、引數依然頂級,並且在出廠時都會逐一校準,為的就是在拍攝或者影片呈現上有著更為準確的還原。

哦,對了,小米 13 Pro 也支援 1920Hz PWM 調光,在一定程度上也更護眼。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小米 13 Pro 的設計,其實不如說是小米手機設計元素的一個融合,MIX 系列的陶瓷材質,以及從小米 11 開始樹立的四曲面造型。

當你端詳它的時候,會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但在細節上又加入了許多最佳化,讓小米 13 Pro 成為很有小米元素的產品。

承接自 Ultra 的影像能力

自與徠卡合作後,小米的影像一下子就有了特色。小米 12S Ultra 的配置也打上了一個「專業」的標籤。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但當相同的一英寸主攝放在小米 13 Pro 上,並配上一枚 14mm 的超廣角和 75mm 的長焦,對於我來說,它最大的特點其實是「趣味性」。

主攝幾乎師承小米 12S Ultra,他們有著一致的表現力,並且在顏色表達上保持著相同水準。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 主攝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 3。2 倍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 2 倍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 3。2 倍

大底帶來的物理虛化,和夜晚成像的純淨度,依然是目前站在前列的影像能力。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 左:徠卡經典,右:徠卡生動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 左:徠卡經典,右:徠卡生動

同時 ,小米 13 Pro 同樣提供徠卡經典與徠卡生動兩種影像風格,相對來說,徠卡經典整體的對比度稍高,且色彩稍微收斂,而徠卡生動則更為跳脫。

小米 13 Pro 的直出影調呈現,或者說美學的表達方式也與這兩種模式的選擇有關。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並且,自小米 12S Ultra 開始,這種影調風格也成為小米影像的一個品牌特色。即便沒有所謂的徠卡相框,小米手機所呈現的色彩影調也足以成為一個大眾記憶點。

除了小米 12S Ultra 主攝影像能力的下放,之所以說小米 13 Pro「趣味」,其實要點還是在那枚 75mm F2 的長焦鏡頭帶來的兩種玩法。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75mm 焦段,其實也就是 3。2 倍的關係,並沒有潛望結構,也沒有所謂的 100 倍超遠拍攝能力。

但在這個鏡頭裡,小米做了一個「創新」,利用相機鏡頭當中的「浮動結構」,引入了兩種效果,一是普通的 75mm 焦段帶來的長焦視角,另一個則是切換後的「特寫(10cm 微距)模式」。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原本中長焦很適合日常記錄,利用較窄的視角去排除雜物,獲得一個較為乾淨的畫面。

再加上一個特寫,算是打開了一扇「好奇心」大門,每次記錄的時候,總會先調出特寫的功能,看看會不會有更好的取材角度,可以說這枚 3。2 倍(75mm)中長焦鏡頭的呼叫頻率相當高。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單論焦段的小米 13 Pro 是少一枚 2 倍(大概 50mm)的鏡頭,以及更遠的拍攝能力。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 左:2 倍,右:10 倍

2 倍的問題依靠主攝裁切,充分利用一英寸主攝的效能。後者,其實在實測中,在日常光線下 10 倍焦段依然畫質可用,甚至在 20 倍所得照片也足以用在社交網路當中。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除了焦段外,小米 13 Pro 的趣味點也包括一些類似於「膠片」色彩的濾鏡,和徠卡的大師鏡頭包。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即便拋開小米在主攝上附加的許多專業級的功能外,這些色彩、濾鏡、鏡頭包也給日常的拍攝、記錄帶來了相當多的可能性、趣味性。

在體驗小米 13 Pro 的這段時間內,我拿出手機用其取景框觀察世界的頻率明顯提升,即便攝影水平依然有限,它依然激起了用手機持續創作的熱情。

而這也是手機,或者說移動影像,給許多普通人帶來了更強的創作慾望,讓隨手拍,變成了認真拍。我想這才是小米不斷在影像上發力,而終於在今年有了明顯進步,並取得了一個階段性成果。

MIUI 14,不再一味的做加法

小米對於 MIUI 14 有了一種截然不同的自信。

這種自信在於,前後大概體驗了接近兩週的小米 13 Pro,系統軟體大概都更新了一輪,但其版本號依然停留在 MIUI 14。0。4。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往常來說,在上市前,新產品會有著十分頻繁的韌體更新。以往的提前體驗過程裡,韌體最佳化往往會有幾輪關鍵的更新,解鎖效能、影像的表現。

小米 13 Pro 這種出廠即是「成熟」版的 MIUI 14,且沒有後續更新,屬實少見,或者說更像是一種自信。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在這種自信下,小米 13 Pro 的影像表現十分紮實,即便是 75mm F2 這枚長焦鏡頭在頻繁的呼叫、切換過程中,軟體上幾乎沒有出現 bug 或者卡頓。

而 MIUI 14 本身,也有著相當的「穩定性」,打個不恰當的比喻的話,小米 13 Pro 就好像是一臺釋出了半年多,與軟體系統達成了一種足夠默契的產品。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MIUI 14 的穩定性有著很高的優先順序,其次便是流暢度。小米表示在 MIUI 14 裡對架構和排程極致進行了調整,並引入了全新的 MIUI 光子引擎。

直觀上,在小米 13 Pro 中,整個系統的響應度和流暢性不能說是新機潮裡的最佳,但它卻有著如一的穩定表現。

在大負載(遊戲),長時間負載(持續拍照、聊天)等場景中,MIUI 14 的表現幾乎相同。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對於系統而言,穩定性和流暢度,其實是兩則基本功,在前幾個版本中,MIUI 表現的不盡人意。

此前 MIUI 一直是在做加法,動畫、過渡形式、動態模糊、大小功能、互聯形式等等,都加到了 MIUI 當中。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如此,也拖後了 MIUI 系統的響應度、流暢度和穩定性。也是許多普通使用者尋求內測版、公測版的直接緣由,最終也造成了口碑問題。

MIUI 14 迷途知返。

「MIUI 14 更新了什麼?」許多同事得知小米 13 系列會首發 MIUI 14 時,他們所急切想知道的。

但,MIUI 14 本身其實並沒有為系統風格、動畫等改頭換面,MIUI 14 的諸多改進、變化幾乎都是圍繞著「精簡」、「流暢」、「加速」這些定製系統的基本功來展開,變成了減法。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因此,當初次上手小米 13 Pro 時,除了在引導啟用過程裡,有著明顯的「MIUI 14」外,無論是外觀還是一些功能性上,很難察覺 MIUI 14 的存在感。

MIUI 14 注重的是內在的升級。

從定製系統「大而全」的趨勢,轉向了使用體驗為第一優先順序。

MIUI 14 幾大板塊的升級或者改變,也是圍繞著更順暢、更好用為重心。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至於那些大資料夾,大圖示,或者說是其他的互聯新功能來說,我覺得這些都是 MIUI 14 錦上添花的功能,更穩定、流暢且順手的 MIUI 14 才是其最大、最有誠意的改變和升級。

遊戲手機成為偽命題?

在預熱階段,盧偉冰並不罕見的幫著小米轉發和宣傳小米 13 系列。

且他直接在微博上表示「2023 年你已經不需要一部電競手機,電競手機註定要消亡。」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 Redmi K50 電競版

有趣的是,在小米和 Redmi 的產品規劃當中,有著那麼一部電競定位的 K50 電競版。主打的就是強效能、強散熱和硬核配置。

而小米 13 系列,不僅是小米 13,小米 13 Pro 依然在效能表現上有著「電競級」的表現。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小米 13 Pro 搭載的是新旗艦的效能鐵三角,高通驍龍 8 Gen 2 移動平臺、LPDDR5X 運存與 UFS4。0 快閃記憶體。

配合 3400mm² 的散熱 VC,小米 13 Pro 的規格配置也幾乎就是「強效能、強散熱」。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具體在《原神》遊戲中,畫質拉滿的情況下,在「璃月港」無規則跑圖的測試中,插上電源並用 5G 的狀態下,30 分鐘內,小米 13 Pro 平均幀率為 59。5fps,且 perfdog 得出的 1。5 穩幀指數也幾乎是目前最前列的表現。

最為驚喜的是,在畫質全開情況下,小米 13 Pro 對於《原神》的渲染解析度直接來到 1920×864,此前 Android 旗艦們往往是以 1800×810 解析度執行。

在更高畫面精度,和長時間的運行當中,小米 13 Pro 仍舊能保持著很穩定效能輸出。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再檢視 CPU、GPU 呼叫,他們一直維持在一定的佔用率,並不會因為機內的積熱而出現降頻或者降低佔用率。

而在《王者榮耀》裡,小米 13 Pro 依舊能夠開啟極高幀率且配置超高解析度,畫質和幀率都拉滿。幀率也一如既往的穩定在 119。7 幀,穩幀指數為 0。8。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為了驗證小米 13 Pro 效能鐵三角配置的上限,在執行安兔兔跑分時,我也用 perfdog 記錄了下功耗表現,小米 13 Pro 整機峰值功耗在 10W 左右,但整個流程下來,平均功耗在於 5。3W。

相對於前幾代旗艦來說,小米 13 Pro 的峰值表現變化不大,但在整體功耗當中有所收斂。

這也意味著在高負載下,要更為省電,積熱情況也表現的更好,往常需要外接風扇等被動散熱的手段,如今一臺旗艦手機即可達到。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 Redmi K50 電競版

同時,它也有著更為標準的外觀,甚至有著更好的影像功能,更高解析度(2K)的螢幕,和獨特的材質。

電競或者說遊戲手機,也正在被傳統的水桶旗艦漸漸取代,小米 13 Pro 就是一個例子,它在高負載(原神)之下,已經顯得有些遊刃有餘,永續性也達到了新的水準。

或許在看到這種表現之後,盧偉冰也發出了「電競手機消亡」的觀點。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而小米 13 Pro 也足以替代一臺電競取向的產品,當然了前提是你能接受曲面屏。

哦,對了關於續航,小米 13 Pro 內建了一塊容量為 4820mAh 的電池,並內建了澎湃 G1 電池管理和澎湃快充雙芯。

具體表現當中,於我來說,印象最深的並不是小米 13 Pro 能有著多長的續航力,而是系統帶來的「安全感」。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即在熄屏之後,系統對於後臺 App 有著較為嚴格的管理,並不會偷電。

在我日常使用狀況下,小米 13 Pro 往往有著超過 25 小時的使用時間(亮屏大概是 5 小時 30 分鐘),在白天和晚上靜置手機時,耗電曲線幾乎平直,極少因為後臺頻繁呼叫而導致非常規使用時間內造成耗電。

這大概是 MIUI 14 穩定性和 G1 電池管理晶片帶來的增益。

更沉穩的小米數字系列

在沒有細分產品線之前,小米數字系列其實承載了相當多,既要是水桶旗艦,也要是探索性,既是六邊形戰士,也得有著足夠的特色。

如此,也讓小米數字產品變得難以定義。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米衝高」關鍵產品,小米 12S Ultra

而隨著細分產品線,大中小杯策略展開,小米數字系列的產品也有點過於類似,開始互相影響。

當把 Ultra 產品線單獨拿出,並賦予了「極致影像」的定位後,小米數字系列的三杯策略,也有了個解法。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並非像是從常規的配置規格上下文章,而是從受眾人群以區分。按照這個邏輯,小米 13 系列再往前進了一步。

既然 Ultra 主打影像,那小米 13 和小米 13 Pro 則徹底擺脫大小杯的定位,以不同的形態,齊頭並進。

當然小米 13 系列沒有那麼激進,仍然在螢幕、影像上做了些許區分,但這並不影響他們開始模糊大小杯的定位。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相對於新鮮感滿滿的小米 13 來說,小米 13 Pro 其實更像是小米傳統數字系列的「正統」更迭版。

只不過相對於以往的小米數字系列,小米 13 Pro 顯得更沉穩,少了些「探索」。

外觀材質取了 MIX 的陶瓷,影像則是從 Ultra

下放

,小米 13 Pro 做的就是配合新的 MIUI,成為一個新的有著堆料水桶體驗的小米數字系列該有的旗艦水準。

小米 13 Pro 首發體驗:一英寸大底,陶瓷機身,還有首發 MIUI 14

【嚐鮮計劃】小米13 Pro 徠卡光學鏡頭 第二代驍龍8處理器 2K曲面屏 120Hz高刷 120W秒充 12+256GB 陶黑色

¥

5799

京東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