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全域性思維,是人生淡定和從容的底層邏輯

2023-01-25由 江武墨 發表于 農業

如何養成全域性思維

楊絳在百歲感言中說:

“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壯闊,但最後才明白,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我的人生已經過了一大半,有過快樂,亦有過痛苦,經歷過風浪,也經歷過燦爛。如今回首前半生,我突然發現:

人生淡定和從容的底層邏輯,就是全域性思維。

為什麼擁有全域性思維,就能讓人生變得淡定而從容呢?

江武墨在成長日課《全域性》的主題中提到,

全域性思維的三個特徵是關聯性、整體性和時間動態性。

我將結合關聯性、整體性和時間動態性這三個全域性思維的特徵,來分析自己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使用全域性思維,

讓關係由混亂到快樂、工作由迷茫到淡定,以及學習由焦慮到從容的三個核心方法。

希望全域性思維,能幫助我們提升生命的幸福指數。

全域性思維,是人生淡定和從容的底層邏輯

01

無條件的愛,不能等同於全部滿足

全域性觀中的關聯性,即相關性,涉及的範圍極廣,它出現在人與人、人與事、人與物,甚至是物與物。而讓我感受最深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尤其是親子關係。

連線的紐帶,愛的質地,決定著關係的親與疏,快樂還是痛苦。

叢非從說:

“親子關係,最可怕的是孩子期待自己的願望全部滿足,更怕的是父母期待滿足孩子全部願望。”

這讓我回想起自己跟女兒相處的一段經歷。

有一次逛街,女兒緊盯著800元的牛仔褲不放,而當時我連200元的衣服都不捨得給自己買,咬牙付款的那一刻,一方面恨自己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又附加了對她的要求,即期末考入班級前5名。

當她沒有兌現時,我則一會兒憤怒,一陣子的委屈,情緒起伏不定,難以剋制。

後來,我才明白那不是我以為的無條件的愛,而是以自我犧牲式地付出來感動自己。

正確的做法是:

在能力範圍內,對能滿足的部分無條件付出,不求回報;而對超出界限範圍的事,則無條件地接納,坦然面對。

女兒說:“你得告訴我你的底線是什麼,這樣一方面能讓我走出自己全身都是毛病的自卑陷阱,另一方面也從理解你的侷限中明白,不能全依賴你解決所有事,有些事要靠自己努力。”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無論是關聯到愛人、孩子、父母或者朋友,更好連線的方法,都是明確每個人的侷限,能力範圍內的無條件付出,坦然接納做得不夠好的,讓關係變得健康、快樂。

全域性思維,是人生淡定和從容的底層邏輯

02

任何單一目標,都隱含極端的傾向

全域性觀的整體性,是指事物的多維性,多元和多角度,比如每個人的一天都是由生活、工作和學習三部分組成的整體。

我的人生,有過一段因偏激而暗淡的日子。

2018年,距離退休還有6年,當時我感覺自己的人生很失敗,並陷入了絕望。因為工作了快30年,還沒有獲得高階教師職業技術證書。

南希說:

“故意放大工作的價值,就是對生活和學習責任的逃避,則會讓自己落入用工作成績論人生成敗的陷阱。”

而我也正是由於太看重工作這單一的目標,

忽視了人生是由生活、工作、學習三部分組成的整體,而感覺日子黯淡。

總結自己走出低谷的5年成長路,能有勇氣向失敗伸手學習,有能量採取行動,也就是用申報課題、發表論文和專注教學等方法提升工作能力,主要是來自家人和朋友的包容和鼓勵,還有導師指導提升學習能力。

這件用“職稱”這個單一指標評價職業生涯,給我的重要啟示是,

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和快樂的源泉,還有終身學習的持續成長,更有來自健康的能量加持、親朋陪伴的情感滋養。

統籌兼顧生活、工作和學習三個維度,視野從戰術擴大到戰略層面,才能切實提升抗挫折能力,做到整體平衡。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這是明朝道家洪應明走出職場得失的侷限,看到了生活全貌的美好畫面,也是讓一個人從鑽牛角尖的狹隘轉身為優雅大氣的力量源泉。

全域性思維,是人生淡定和從容的底層邏輯

03

世界上最厲害的事,是活得比你長

全域性觀中的動態性,是指沿著時間軸,由過去到現在,由現在到未來,再由未來到現在,放大時間格局去思考。

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富可敵國的萬貫家財,是怎麼積累起來的?

是他在地球上的400年生命。時間,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

而作為常人的我,對時間的概念一直很模糊,直到了認識了一位朋友,並相伴走過20年。

引起我關注的事是,她在2010年與152位教師競爭高階職稱時,成為一匹黑馬,學歷雖然最低但在20項綜合評價中卻以絕對優勢勝出。

回顧她3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因為個子不高、性格內向和不擅社交等原因,有過15年沉寂時光。

而最打動人心的地方,不是她連續擔任班主任20年,成為全校之最;

而是她對每個班級的每位學生都從做人、做事到學習這三方面進行指導,簡單的事重複做,重複的事耐心做,桃李滿天下。

全域性思維,是人生淡定和從容的底層邏輯

朋友成長的經歷,激發了我沿著時間軸去思考:

由現在想到過去時,我想起了毛竹,當它一日以30cm的速度生長時,才引起人們的驚歎,勃發的力量,是來自漫長的紮根時光。

由現在想到未來時,徹底理解了俞敏洪的一段話:

“如果你們五年能幹成的,我就用十年;你們用二十年做成的,我就用四十年,如果這輩子也做不成,那麼我就好好地活著,爭取活得比

你們長吧。”

有句話很好地詮釋了“活得比你長”的道理,即:什麼才算多?可積累的,就是多。

這樣的思考,放大了我的格局,由過去的證明自己、追求認可,到現在的踏實行動,用成果說話,終於在回顧過去看到成長,展望未來看到生機的過程中,安放了那顆不安和急躁的心。

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堅持的力量。只有目標明確的人,有格局的人,才會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有意志,日拱一卒,內心從容,有機會成為笑到最後的那個人。

全域性思維,是人生淡定和從容的底層邏輯

用全域性思維概括我的前半生的經歷,收穫的是獲得淡定和從容的底層邏輯,即:

從關聯性上出發,懂得了良好關係的本質,是明確邊界、相互接納;

從整體性上統籌,知道了提升抗壓能力的技巧,是避免目標維度單一;

從時間動態性上思考,清晰了人生的最後贏家,是堅持到最後的那個人。

總之,人生可以有登頂泰山的感悟,也可以在自己的世界裡過平靜的日子,但不管怎樣的選擇,都願你擁有全域性思維,成為一個快樂、淡定和內心從容的人。

作者/岸禾

編輯/江武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