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老人患結直腸巨大型腫瘤不願開刀,消化內鏡醫生團隊13小時成功“摘除”

2023-01-24由 醫師報 發表于 農業

直腸腫瘤怎麼治療能根除

供稿: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手術成功了。”夜已深時候,聽到這個訊息,張阿姨的家屬喜極而泣。這個讓張阿姨腹瀉3年的巨大直腸腫瘤終於被消化內科消化內鏡多學科團隊成功“拿掉”,更重要的是老人免去了她所不願的開刀之苦。

巨大腫瘤讓醫生直言“奇特”

張阿姨來自貴州省,3年前,她開始出現反覆腹瀉症狀,後來查出直腸巨大腺瘤。不願意開刀的她輾轉求醫,當地醫生建議她到廣西找消化內鏡醫生試試。於是,張阿姨一家6口人,驅車500多公里來到南寧,找到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就診。

為了解張阿姨病情,消化內鏡病區主任覃山羽教授為她安排了腸鏡檢查。可是檢查結果讓整個消化內鏡團隊都直言奇特。

張阿姨的一截直腸四周“掛滿了”16-17cm長大小不等的“葡萄狀”病灶,臨床上被稱為“側向發育型腫瘤”。這樣的腫瘤生長方式也非常獨特,會沿著腸壁黏膜側向發展。文獻報告多在數釐米以內,超過10釐米的很少見,以往治療上外科建議手術切除。

多學科團隊13小時“拿掉”腫瘤

“病灶大,很可能分片切除”,但“分片切除可能會導致腫瘤復發機會大大增加”;“患者可能面對多次場景、反覆切除”。。。。。難題繼續擺在醫生的面前。

當醫生和家屬溝通老人家病情複雜,內鏡操作難度大,操作時間長,腸穿孔及出血的機率高這些情況後,患者始終表達了內鏡下微創切除腫瘤的願望。

老人患結直腸巨大型腫瘤不願開刀,消化內鏡醫生團隊13小時成功“摘除”

在完善術前準備工作之後,上午10:30,覃山羽教授帶領消化內鏡團隊聯合麻醉科等多學科團隊開始了“膽大心細,精雕細琢”的操作,他們採用了消化內鏡透過打隧道方式,小心翼翼的建立隧道,避免了弄破血管、穿破脆弱的腸壁。歷經13小時,一個17cmX15cm的結直腸巨大型腫瘤被整塊剝離、切除、取出。凌晨時刻,大家雖疲憊但卻興奮。消化內鏡團隊解鎖的這個新技能將讓更多結直腸巨大腫瘤患者微創治療成為可能。

老人患結直腸巨大型腫瘤不願開刀,消化內鏡醫生團隊13小時成功“摘除”

更讓大家高興的訊息是,病理報告提示張阿姨的這個巨大腫瘤是良性的。而且腫瘤切除完整,複查腸鏡創面恢復良好,張阿姨終於安心地返回貴州老家。

建議45歲以上人群定期體檢

腸鏡檢查的一個極其重要作用就是篩查“結直腸癌”,年齡是結直腸癌的重要危險因素,45 歲以後結直腸癌的發生率會顯著上升。

作為中國五大癌症之一的結直腸癌,每年有 38 萬人被診斷出來,19 萬人因它死亡,通常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資料顯示,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12%。但如果能夠早點篩查,治療後的5年生存率能達到 90%。

老人患結直腸巨大型腫瘤不願開刀,消化內鏡醫生團隊13小時成功“摘除”

很多人一聽胃腸鏡就乾嘔、菊花一緊,其實大可不必。有問題及時檢查治療,才能防患(病)於未然。

覃山羽說,透過胃腸鏡檢查能夠發現的消化道早癌包括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其中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其次是結直腸癌。像其他早癌一樣,絕大多數消化道早癌並沒有明顯特異的症狀和體徵,有些症狀例如胃腸不適、腹部隱痛、消化不良、大便習慣改變可能是唯一的臨床表現。出現嘔血、黑便、消瘦、腹部包塊等常常見於晚期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