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致敬!為測青蒿素安全性,屠呦呦曾以身試藥:“祖國需要我,我義無反顧”

2023-01-22由 上海法治報 發表于 農業

屠呦呦為什麼要製取青蒿素

昨天(15日)

“屠呦呦為測青蒿素安全性曾以身試藥”

登上熱搜榜

圖片

屠呦呦的名字早已家喻戶曉

她是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

“發現青蒿素,開創瘧疾治療新方法”

榮獲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圖片

1969年

屠呦呦參加了

國家瘧疾防治藥物研究專案

她和團隊經過數百次失敗後

研究發現了青蒿素

為測青蒿素安全性

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員以身試藥

她說:

“祖國需要我,我義無反顧。”

“我是組長,

我有責任第一個試藥!”

“任務來的時候

瘧疾已經沒有什麼好藥可治了

氾濫得比較厲害

能再往後退嗎?不可以。”

1972年7月,北京東直門醫院住進了一批特殊的“病人”,其中就有“523”專案“抗瘧中草藥研究”課題組組長屠呦呦——這批科研人員,是去當“小白鼠”試藥的。

抗瘧藥的研究,是在和瘧原蟲奪命的速度賽跑。此前,屠呦呦帶領的課題組已經篩選出了對瘧原蟲抑制率達100%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樣品。它被稱作第191號樣品——此前的190次實驗,都失敗了。

那是一個特殊時期。工廠停工,實驗室關門,他們只好買來7個大缸“土法”提煉。沒有通風系統,更沒有防護措施,各種身體不適開始在課題組的科研人員中出現:頭暈眼花,鼻子出血、面板過敏……老伴李廷釗記得,那段時間妻子整天泡在實驗室,回家後滿身都是酒精味。因長期吸入乙醚,她還得了中毒性肝炎。

“現在往回看,確實太不科學了。但當時就是這樣。即使知道有犧牲有傷害,也要上。”中國中醫科學院前院長張伯禮說。

圖片

儘管有了乙醚中性提取物,但在個別動物的病理切片中,發現了藥物的疑似毒副作用。藥理人員認為,只有確證安全性後才能用於臨床。

屠呦呦很著急。瘧疾這種傳染病有季節性,一旦錯過當年的臨床觀察季節,就要再等一年。於是,她乾脆向領導提交了志願試藥報告。

“有一些毒副反應的因素

我們要自己來試一下”

“我是組長,我有責任第一個試藥!”

圖片

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員在醫院嚴密監控下進行了一週的試藥觀察,未發現該提取物對人體有明顯毒副作用。當年8月—10月,屠呦呦親自攜藥,去往海南昌江虐區救人。

“不要推薦我!”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曹洪欣向記者說了一件事:“2009年中醫科學院推薦屠呦呦參評第三屆唐氏中藥發展獎,她聽說後直接打電話給我表示拒絕:

我這麼大歲數了給我幹嘛?

每當談起青蒿素的研究成果,屠呦呦總是會說:“研究成功是當年團隊集體攻關的結果。”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說:

“這種團隊精神永遠不會過時!”

這種精神,後來被總結為32個字:“胸懷祖國、敢於擔當,團結協作、傳承創新,情繫蒼生、淡泊名利,增強自信、勇攀高峰”,也被概括為“青蒿素精神”。

而這種精神也越來越多地體現在新一代科研人才身上。

圖片

有網友說,“屠呦呦為測青蒿素安全性曾以身試藥”的詞條,讓他想起自己當初為什麼一門心思學藥。

自20世紀70年代青蒿素問世以來,所治癒的瘧疾患者不計其數,青蒿素類抗瘧藥成為瘧疾肆虐地區的救命藥,據世衛組織不完全統計,青蒿素在全世界已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每年治療患者上億人。2021年6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中國透過消除瘧疾認證,稱中國從20世紀40年代每年報告約3000萬瘧疾病例、經過70年不懈努力到如今完全消除瘧疾,是一項了不起的壯舉。

向屠呦呦致敬!

向所有科研工作者致敬!

綜合自央視網、科技日報、新華社、東方網等

編輯 | 張旭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