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古代發生饑荒時,百姓為何寧願啃樹皮,也不願意下河捕魚吃呢?

2023-01-21由 青史侃侃而談 發表于 農業

陶土可以吃嗎

是古人太笨,不會游泳,還是河裡不乾淨的。這背後的原因啊,恐怕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想不到。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在古代,饑荒可不是說發生就發生的,一般是在百姓手中的存糧消耗完,直到最後無量可知的時候,接著人們便會收割田裡還未成熟的糧食,並且開始到處尋覓些菜吃。在所有能吃的都吃完後,飢餓難耐的人們就會啃樹皮或者是觀音土,這就是饑荒下的人們。那麼,古代為何會出現饑荒呢?

首先就是因為天災,古代經常會發生洪澇或者乾旱等自然災害,而乾旱就是造成饑荒的罪魁禍首。在靠天吃飯的古代,一旦發生乾旱,土地就會顆粒無收,所以人們只能夠呆在家裡吃存糧。一開始,朝廷還會發點救濟糧,但隨著災民越來越多,長期下來,朝廷也管不過來了。另外,古代朝廷所發的救濟量很多時候都會被貪官汙吏給賣了,發放到百姓手裡的更是寥寥無幾,只能夠百姓自己遭罪。

這另一個原因就是人禍。古代皇帝們為了彰顯功績,都喜歡大興土木,開挖水渠,而水渠的開鑿又要消費好幾年,長此以往,也會導致民間大旱,天災人禍都有,所以才發生饑荒。而一旦發生了饑荒,這一小時的人們自然就不能夠耕種了,只能夠圍困在家。看到這兒大家就會說了,既然無法耕種,那麼天上飛的水裡遊的不能吃嗎?

古代發生饑荒時,百姓為何寧願啃樹皮,也不願意下河捕魚吃呢?

古代鬧饑荒的原因,大多都是因為乾旱和洪澇。乾旱的時候,河裡的水早就乾枯了,連水都沒有,更別說去撈魚蝦了。而且饑荒的爆發,水資源可是很寶貴的,古代百姓想要捕魚,一定要滿足這四個條件。

第一,遇上不是旱災,

第二,鬧饑荒的地方有河流。

第三,河流沒有被汙染。

第四,災民不多。

河裡的魚蝦很多,看到這裡大家就會說了,如果發生洪澇,是不是就可以去捕魚吃了?如果你要是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當水災發生的時候,最開始一直降雨,然後大水會慢慢的把村子和農田淹沒,捕魚的東西都被衝跑了。想在團結的洪水中保持穩定,並徒手捕魚,可是比登天還難。另外,洪水衝過來的泥沙汙垢會讓水流變得渾濁不堪,河裡的魚蝦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一旦吃這些不乾淨的魚蝦,百姓們很容易就會感染生病,嚴重的甚至會引發瘟疫。而且古代河裡的魚蝦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豐富。古代人口數量少,同樣的魚蝦也少,就憑河裡的那點存量,根本不夠。一個地區的人吃雞荒的時候還沒等人想起來去捕魚,喝了一下,早就被撈光了。所以一旦鬧了饑荒,就會看到很多難民啃樹皮、吃觀音土,卻基本上看不到有吃魚蝦衝擊的。那麼除了吃樹皮和泥土之外,古人遇上饑荒,還有什麼自救的辦法兒嗎?

古代發生饑荒時,百姓為何寧願啃樹皮,也不願意下河捕魚吃呢?

在災難頻發的古代,百姓除了吃樹皮,還有其他火爐們。在發生災害的第一時間,古代的衙門都會推行政策,發放救濟糧,其中各個地方有錢人甚至還會開倉舍州。但有一些貪官也會從中大發國難財,那麼,百姓們該怎麼生存呢?如果是遇上了乾旱這樣的大災,百姓就可要吃苦頭了。畢竟水源乾涸,經常是好幾天,滴水不沾,滴水不進。為了積極可有衝擊,古人把目光瞄準了樹皮,這樣高纖維有水分的食物。此外,如果在逃荒的路上,還能夠看見寫野菜、堅果之類的果腹食物,也都會選擇衝擊。

古代發生饑荒時,百姓為何寧願啃樹皮,也不願意下河捕魚吃呢?

而如果遇上了蟲災,蝗蟲會把糧食一收乾淨,所到之處顆粒無收。而這些蟲子無孔不入,上天入地,鋪天蓋地而來,沒有什麼有效的處理方法。但為了能把損失降到最低,古人們也會用一些當時的農藥,其實也就是特定藥水去簡單防治一下,一般都會用石灰水,所以說效果不佳。但好在能保住一些糧食,而如果遇到地震這樣的天災,由於古代建築不高,百姓們的生命安全倒是沒什麼危險。只是地震之後,水源被汙染,想要恢復到原來的生活,必須要居家搬遷,重新找一個風水寶地進行災後重建,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古代人遇到饑荒的結局還是非常悲慘的。饑荒之後只能夠吃樹皮,啃觀音土也是現實存在的。看看古人為了生存有多努力,再看看我們現在還有什麼理由不節約糧食,餐餐光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