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田好裝備新 種地更“智慧”

2023-01-21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農業

田裡種植什麼效率好

本文轉自:農民日報

在安徽省廬江縣農村,目之所及,到處是“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連、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廣袤的田野裡,農民正搶抓農時開展農事活動,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作為高標準農田的“標配”,現代農業裝備已經挑起“大梁”,成為廬江農事活動的“主角”。智慧化農機、遙感衛星、地面感應裝置……當高標準農田“遇上”大資料、雲計算等“黑科技”,廬江鄉間沃野就變成了“聰明田”,而其中的“新鮮事”更為當地農民津津樂道。

田間滿滿“科技範”

在位於廬江臺創園南圩村的安徽喜洋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小麥標準化示範基地,不僅有一流的農田、水利、路網設施,還配有病蟲害監測點、田間氣象站、土壤墒情監測站、物聯網監控系統等“硬核裝備”,“科技範”十足。

據喜洋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華勝介紹,公司根據農作物不同生長週期的不同特點,確定資料採集標準、時間,利用高畫質攝像機、智慧感測及遙感裝置等,實現對地塊平整度、土壤墒情、土地肥力、作物長勢、病蟲害等級分佈等情況的識別監測,經大資料分析後,為施肥、灌溉、除草、治蟲等提供技術指導。

“過去種田憑感覺靠經驗,現在是‘用資料說話’,不僅省時省力,而且增產高效。”華勝由衷地說,高科技有效實現農作物科學種植和管理,讓農民挑起了“金扁擔”,面對風險時更有“安全感”。

運用科技化手段賦能傳統農業,廬江新農人從會種地到“智慧”種地,一塊塊高標準農田裡處處湧動著蓬勃活力和嶄新氣象。

“雲上巡田”好風光

田間管理“用資料說話”,已成為不少新農人的共識。在廬江縣盛橋鎮許橋村望湖家庭農場的水稻種植基地,幾臺旋耕機來回在田裡穿梭、翻耕,為麥收後單季稻的機插秧做準備,整理過後的稻田平整有序。

“高標準農田的建成,大大縮短了作業時間。”農場主張道書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以前農田存在高低不平、層次不一、灌溉困難等問題。現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改善了農田基礎設施條件,大大提高了水稻種植的機械化耕作水平,讓我們老百姓得到了實惠。”

這裡的農機與其他農機略顯不同的是,每臺旋耕機的機身上都裝有一個小小的智慧終端和一個攝像頭,它們能夠詳細記錄農機的作業面積、軌跡、地塊平整度等資料資訊。

“我不用出門,只要開啟手機App,動動手指就能看到旋耕機的耕作層有多深、耕作面積有多大、有無重複和漏耕的資訊,幹了多少活,幹得怎麼樣,一目瞭然。”此時,張道書坐在智慧物聯網系統監控室,檢視當天的生產進度和農田土壤狀況。

“智慧田管家APP能實時監控到每一臺智慧裝置,機手可以根據資料反饋來進行操作。”廬江縣農田建設管理科負責人盧昌照說,“最近幾年,廬江實現了‘一個平臺管農機’,提升了高標準農田生產能力和生產效率,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農業耕作方式。”

從前“手忙腳亂”,如今熟練地“雲上巡田”,自從整齊成片的農田配上智慧化農機後,張道書就多了一份從容,也讓他越幹越有信心。看著介面上的自家稻田,這位農場主眼裡滿是豐收的期待。

田變智慧人變“懶”

高標準農田,農機應用,科技增收,現代農業生產的新亮點讓人目不暇接。眼下,正值單季稻播種季節,在廬江縣龍橋鎮浮槐村種糧大戶倪晉龍流轉的高標準農田裡,只見一架植保無人機在水田上空盤旋,實施水稻直播作業。

飛手除錯好無人機的各項引數後,便將提前浸泡好的稻種倒進種盒內,伴隨著急速的“嗡嗡”聲,無人機騰空而起,按照既定航線在農田上空往返播種,所經之處,一粒粒種子均勻地播撒在稻田裡。

“使用無人機水稻直播技術,播撒均勻,效率也高,一架無人機一天可飛播300多畝,確保了水稻播種按時足額完成。”倪晉龍樂呵呵地說,如今他承租的大部分農田都實現了全程機械化、智慧化種植,提高了田間作業效率。

為把田種好,近年來,倪晉龍積極參加各種培訓班,瞭解市場動態,學習先進技術,用規模化、現代化、產業化種糧手段,闖出一條致富新路子。如今他的種糧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從最初的收割機、運輸機發展到現在的旋耕機、插秧機、無人機……各種現代化農耕機器樣樣俱全,大小農機具把院子塞得滿滿當當。

“科技發展越來越快,莊稼地越來越聰明,我們農民‘偷懶’也能迎來大豐收。”高標準農田、高科技為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新農人倪晉龍們把這一切歸結為:自己趕上了好時代。

“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廬江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浩深有體會,“接下來,廬江縣將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在全面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同時,加快推進農機裝備轉型升級,促進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啟用鄉村振興新動能,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提供強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