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我的姐姐》電影可以呼喚思考,更可以呼喚愛

2023-01-16由 迷糊時尚 發表于 農業

電影姐姐說的什麼

《我的姐姐》評分很高,但在不少主流媒體和大量自媒體上得到一片批評和質疑,甚至很多激烈批判,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電影從文化、社會、家庭等等幾乎全形度展示女性遭遇的偏見與壓迫,觸動了當今中國微妙敏感的社會神經,這部電影成為社會長久積壓的不滿和怨氣的發洩通道。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很多人沒看電影或看完電影就會怨憤地得出“我堅決不能生二胎”這個和劇情沒有必然邏輯聯絡的結論來。

《我的姐姐》電影可以呼喚思考,更可以呼喚愛

姐姐安然的成長經歷曲折艱辛,承受了來自家庭和親友的極不公正對待,基本處於被拋棄的狀態,沒有人在意她的感受,因此當父母意外去世後,只見過幾面的剛剛六歲的弟弟被帶到她面前讓她撫養,觀眾很容易和姐姐共情:“憑什麼我養?”如果跟著姐姐的視角,這部電影前一半和後一半的基調是有明顯轉變的,前半部的姐姐,冰冷,堅硬,不苟言笑,後一半的姐姐,猶疑,柔軟,多了笑容。

電影是從他者視角觀察姐姐,很少交代她的內心世界,但從劇情和對話中,我們能一點點感受到她內心融化的冰峰與卸下的鎧甲。這部電影不僅是在講一個備受欺凌的女性反抗命運的故事,更是一個缺少關愛性格冷傲倔強的女孩成長變化的故事。

電影后半段,姐姐揹著弟弟走在夜色街頭中的時候,我已經不再把它完全當成是一部女性主義的電影,它講述的其實一個身處絕境中的人如何對待另一個身處絕境的人。

《我的姐姐》電影可以呼喚思考,更可以呼喚愛

這個故事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來分析:第一個層面是女性議題,關注男女平權;第二個層面是未成年孩子的撫養問題,關注撫養權和撫養義務;對於姐姐來說,一個是想不想養,一個是能不能養。“能不能養”,表面看來有很多現實的困難,她年輕未成家,工作不順心,想考研換工作,到大城市追求自我價值。

這些問題說到底都是相對簡單的問題,有房子,有親戚,總歸會有周旋的餘地。電影最抓人最能引起爭議的核心還是“想不想養”,性別議題蓋過了撫養議題,原則問題影響了生活問題的討論和解決。

姐姐是無辜的,她的委屈需要出口,需要表達,觀眾也是;然而弟弟也是無辜的,他面臨的艱難處境也是無法自救的,就像當年的姐姐,他只能被動地服從安排。電影為了更容易讓觀眾接受弟弟,顯然美化了弟弟的性格,但即使他淘氣、不招人喜歡,他也依然是個無法決定自己命運的人,“弟弟”“二胎”“男性”不是原罪。

《我的姐姐》電影可以呼喚思考,更可以呼喚愛

兩個層面的故事裡,主角都是弱者。第一個層面的弱者是“女性”,第二個層面的弱者是“兒童”。我無法給這兩種價值排序,選擇一方另一方都必然付出代價。身處局外,路人甲乙,逞一時口舌,批評男權,批判道德綁架,再容易不過,但如果是自己,面對另一個活生生的人,拋棄對方就比拋棄自己更容易嗎?

看完電影我直接聯想到的畫面是《奇葩說》,第六季有個經典辯題:美術館著火了,你是救名畫還是救貓?

李誕有一段精彩發言:近處的哭聲你都不管,遠處的哭聲你管得了嗎?我要不要為了人類的文明犧牲這一隻小貓?不要這樣想問題,朋友們,因為那不是遠方的哭聲,那是你想象中的哭聲。

《我的姐姐》電影可以呼喚思考,更可以呼喚愛

你為了一個想象中的哭聲,你就把一個活生生的人犧牲掉了……我有很多這樣知識分子的朋友,他們知識多了之後,就覺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他也不苦其心志,也不勞其筋骨,他就天天想怎麼犧牲別人,他每天都在想我怎麼犧牲這個去救那個,我怎麼犧牲小的去救大的,我怎麼犧牲近的去救遠的,你們瘋了嗎?不要這樣。

歷史已經告訴我們了,維繫這個世界的,靠的是我這樣“自私”的人。我們這樣“自私”的活著,但是我們不傷害別人,這個世界才能運轉;而正是這些所謂的為了一些宏偉的事業,為了一些遠大的目標去不計後果地犧牲別人、犧牲別的小貓的人,頻頻地讓我們這個世界陷入大火。

《我的姐姐》電影可以呼喚思考,更可以呼喚愛

那些舉起主義的大旗激烈批判電影的人,很像李誕說的“知識分子”,而被他們犧牲掉的貓不只是“弟弟”,還有“姐姐”,在他們憤怒地指責導演編劇道德綁架“姐姐”的時候,他們似乎忘了自己也在做同樣的事情。即使是“正義”的,綁架也是綁架。

如果第一個層面換了,變成哥哥對妹妹,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討論會有怎樣的變化呢?

電影最扎心的劇情是安然所在的醫院裡有一個身患孕期子癇的高齡產婦。如果堅持妊娠,便會面臨生命危險,但因為孩子是個男孩,丈夫堅持要讓妻子把孩子生下來。安然哭著對那個父親喊出一句“兒子就這麼好嗎?!”這是這部電影裡最大聲的一次吶喊,一句話喊出了幾代國人的心聲。

現實往往更悲慘也更復雜。國產優秀醫療紀錄片《人間世》第二季第二集,主題就是孕婦,幾位主角或高齡或有基礎病,他們都冒著巨大風險,堅持要把孩子生下來。有的堅持到最後,有的沒有見到自己的孩子,短短一小時,生死無常。

《我的姐姐》電影可以呼喚思考,更可以呼喚愛

網友對紀錄片中的媽媽和她們的家人有非常非常多的批判,但面對如此沉重的抉擇,當女性自己和她的家人共同作出決定後,我們有多少資格去代替她們思考?我無法認同這些偉大的母親以命換命的賭博,但我也不忍心對她們提出一點點責難,誰有絕對的自信站在道德制高點、人類命運代言人的角度說她們“愚蠢”“守舊”“落後”“沒有人性”?任何口號都抵不過一句我願意。

人是沒有錯的,錯的是思想和理念,每一代人都是時代思潮的奴隸,我們的思想從出生時就幾乎已經確定了。每個選擇,放在個人身上,有對有錯,放在時間長河裡,此時對彼時錯。

《我的姐姐》裡姑媽的角色作為姐姐的對照存在,是老一輩“姐姐”的真實寫照,她的轉變也是最動人的。

《我的姐姐》電影可以呼喚思考,更可以呼喚愛

姑媽年輕時考上了西師大俄語系,後來又打算準備去俄羅斯,卻因為家裡的弟弟生了孩子,姑媽被母親勒令回來幫弟弟帶孩子,弟弟去世,還是她忙前忙後操持一切,回到家還要照顧癱瘓在床的丈夫,甚至一度想自己撫養“弟弟”。作為姐姐,她為弟弟為大家庭犧牲了大半生。

順理成章的,她也希望安然像她一樣承擔起姐姐的責任。但時代變了,曾經的理所應當已經失去了社會基礎,新世界的光已經照進來,舊時代的陰影仍在反抗但已見不得光。

姑媽才是最值得同情的人,年輕時為之犧牲的一切年老時皆成荒唐。姑媽也是最值得尊重的人,當她意識到世界變了、自己錯了時,她選擇理解、選擇放手。

這部電影的編劇遊曉穎擅長講述命運,將人物放在時代造就的乖謬中,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她的另一部作品是2017年由張艾嘉執導的家庭題材電影《相愛相親》,也是透過兩代人的際遇探討親情。

電影中,張艾嘉的母親去世,母親的願望就是與父親合葬,而父親的墳在鄉下,他的原配“姥姥”看守著。因為遷墳,張艾嘉一家與姥姥產生很多悲喜故事,最終張艾嘉和姥姥都選擇了理解,放下執念,迴歸真情。

《我的姐姐》電影可以呼喚思考,更可以呼喚愛

臺灣2020年也有同類題材的電影《孤味》,丈夫年輕時拋妻棄子,離鄉背井,母親獨自撫養三個女兒長大,丈夫病逝後,如何進行葬禮成為母親與丈夫後來共同生活的“妻子”之間的矛盾。

但電影幾乎沒有任何兩個女人之間的“較量”,更多的是彼此互相接近,由互相提放的隔膜到心照不宣的默契,最終年輕女子以“妻子”的身份參加了葬禮,母親在車上唱著她最愛的歌:人生的味酸甘甜,春夏秋冬隨風去。

有網友質疑這些電影是在洗白“渣男”,洗白“小三”,那是太小看了這些電影,也小看了人生。

對錯不是時時要爭的,看明白自己是更難得的。

南風窗發表的文章《《我的姐姐》,來還債的》裡面的批評很有代表性:“《我的姐姐》卻將‘姐姐’重新塞回了傳統家庭觀念裡的稱謂,到最後也沒有講‘姐姐’與尊重、獨立等概念聯絡起來,反而強調了照顧與奉獻。開了個好頭,走了條老路。《我的姐姐》,實屬遺憾。”

《我的姐姐》電影可以呼喚思考,更可以呼喚愛

我能理解個性、獨立、自主、平等、成就這些現代價值非常重要珍貴,但也不那麼確定,是不是這些價值是優於其他的,是不是選擇獨立自主、實現自我就是做自己,妥協或放棄就不是做自己。

什麼是“做自己”的標準難道不應該在自己手中嗎?

電影的結局像是開放式結局,可以理解為姐姐決定自己撫養弟弟,也可以理解為姐姐開啟心結但依然還是會走。沒有明確的拒絕顯然已經讓很多人不滿。有網友說:“開頭反抗的再厲害結局不還是養弟弟?掙扎了一圈還是回到了女性自我犧牲老路上。”

對《我的姐姐》結尾的不滿,更像是一種情緒補償,用對電影幻想的“歲月靜好”的批判補償現實的慘烈狗血。

《我的姐姐》電影可以呼喚思考,更可以呼喚愛

站在電影劇情的角度,大團圓的結局也完全是合理的,姐姐經歷了那麼多變故,她應該能更通透理智的看待生活,也許是接受了作為姐姐的身份,也許是弟弟的處境打動了她,一個孤獨的人決心幫助另一個孤獨的人。

對於這個開放式結局,編劇遊曉穎說:“告訴女性應該怎麼做,是不公平的。我們一直強調支援,而不是支配。”

在姐姐和弟弟之間,怎麼選,結局都是有遺憾的。不管因為什麼原因,電影選擇了這個結局,都是指向一種溫暖的可能。另一種蒼涼的結局,是另一個故事。

電影可以呼喚思考,更可以呼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