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1500萬畝稻茬麥增產潛力有多大

2023-01-13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農業

稻麥輪作區畝需多少化肥

本文轉自:安徽日報

麥收結束,舒城縣山林種植專業合作社王光山理事長一算賬,心裡樂開了花:在省農科院作物所、省農技推廣總站和縣農技中心的科技幫扶下,他種植的稻茬麥實收畝產520公斤以上,每畝較上年增產了60公斤左右。

“按今年的小麥價格,1畝能增收150元以上。另外,採用免耕帶旋播種機械,在播種環節比以前每畝節省60元,算下來每畝節本增效210元。”但王光山告訴記者,幾年前他和周圍的農戶都不願種稻茬麥,主要是由於產量低、產量波動大和增產困難,“如遇旱澇災害或小麥赤黴病高發年份,種植稻茬麥可能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

產量不穩定,農民不願種,1500萬畝稻茬麥亟待提質增效

安徽省稻茬麥主要分佈於沿淮、江淮之間、沿江、皖西大別山與皖南地區,近年來種植面積達到1500萬畝,居全國第二位。 “稻茬麥佔全省小麥種植面積的35%以上,其產量的高低對提高安徽省糧食總產及改善農民收入,保障區域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省農科院作物所副所長杜世州告訴記者,由於稻茬麥區域較大,區域間生態環境條件多變、管理模式粗放、配套技術不成熟及病蟲草害、漬害等多發的原因,一直以來稻茬麥平均單產水平較低,成為安徽省糧食生產中的一個短板。2016年9月下旬,安徽省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持續連陰雨氣象災害,江淮地區田間土壤溼度過於飽和,多數田塊積水嚴重,至10月底全省稻茬麥播種面積不足常年同期的10%,嚴重製約了稻茬麥的播種和產量。 “稻茬麥產量低、種植風險較大的問題長期難以解決,限制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導致安徽省稻麥輪作區每年有800萬畝左右的冬閒田,造成了耕地資源的嚴重浪費。 ”杜世州說。

調查表明,安徽省稻茬麥區光熱資源豐富,但江淮之間、沿江稻茬麥區產量提升依然困難。 “除了因大面積生產條件差、大型農機具少、抗禦自然災害能力弱及農民增加投入提高產量的積極性不高外,還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康子領長期從事稻茬麥耕作技術推廣,他認為,品種選用不合理,產量潛力得不到充分發揮;肥料施用不科學,肥料利用率低;秸稈還田下農機農藝不協調,耕種粗放,播種質量差;茬口銜接不當,播期通常偏遲;“三溝”標準低,漬害威脅大;雜草多,赤黴病多發,防治效果不理想,都是制約稻茬麥增產增效的因素,必須透過整合技術協作攻關加以克服。

整合技術協作攻關,努力讓稻茬麥“低產變高產,高產更高產,逆境能穩產”

為充分挖掘稻茬麥增產潛力,提高安徽省稻茬麥“低產變高產,高產更高產,逆境能穩產”的生產水平,實現稻茬麥多途徑綠色增產增效,減少冬閒田數量,提高耕地利用率。 2021年10月,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聯合省農科院作物所等多家單位,成立安徽省稻茬小麥綠色高產技術協作攻關組 (以下簡稱 “協作攻關組”),在沿淮、江淮、沿江14個縣區分割槽域開展稻茬麥關鍵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推動農業技術示範推廣協同創新,以有效提高安徽省稻茬麥種植水平,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過量施用化肥,既導致肥料利用率較低,環境汙染加重,又使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挫傷農民種田積極性。為此,協作攻關組聯合企業研發生物膜保持肥產品,經過試驗示範和大田應用,效果表現良好,在稻茬麥區中等肥力的條件下,能夠起到一次性基施代替拔節肥的作用。在確保減少化肥投入、提高肥料利用率、符合國家藥肥雙減政策要求的條件下,能減少人工,降低成本,達到增收增效的目的。

針對農業勞動力大量轉移情況下江淮稻茬麥整地及播種技術規範性差、輕簡栽培方式應用不夠合理等現狀,協作攻關組分割槽域開展了不同機械耕播方式對小麥生長髮育特性、產量形成規律及綜合效益等方面的比較研究。在沿淮稻茬麥區,聯合泗縣農豐機械合作研發了防纏繞旋耕施肥播種機及其配套規範化播種技術,一次完成旋耕、滅茬、施肥、播種、二次旋耕鎮壓等工序,有效解決了沿淮稻茬麥區秸稈還田和規範播種的難題。針對江淮及沿江稻茬麥區土壤質地黏重、土壤溼度過高、秸稈量過多的現狀,引進四川省農科院研發的免耕帶旋播種技術在安徽省江淮稻茬麥區示範應用,該技術大幅度降低人工、燃油、種子、肥料等投入,提升了單產和效益,解決了江淮及沿江地區稻茬麥生產長期面臨的“播不下、出不齊、長不好”的重大技術難題,2021年被農業農村部列為全國主推技術。

針對安徽省稻茬麥分佈區域跨度大、過渡帶多變多災的氣候特點,以不同種植規模小麥機械化生產需求為切入點,重點開展以品種選擇、秸稈還田培肥地力、機械化精準栽培、“生物膜保持肥+水肥耦合技術”為核心,配套病蟲草害綠色防控等技術,最佳化集成了2套稻茬麥抗逆豐產增效技術體系,為區域稻茬麥增產增效提供了全面的技術支撐。

“每畝增產50公斤,1500萬畝就是7.5億公斤,稻茬麥增產潛力巨大”

明光市省級農業科技園區位於沿淮稻茬麥區域,在協作攻關組專家的指導下,今年園區示範種植的8。5畝稻茬麥實收畝產達657。4公斤,每畝增產80公斤以上,同時每畝成本投入較周邊農戶減少60元。 “我們在這片示範田實施了基於‘肥料高效、品種最佳化、農機農藝融合和綜合化除’四位一體的稻茬麥高產生理生態調控技術,充分挖掘了稻茬麥生產潛力,在減少肥料、農藥、人力和燃料動力投入的基礎上,提高了播種質量、肥料利用效率和種植經濟效益。 ”明光市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李新耀介紹,透過對稻茬麥高產高效綜合技術模式的整合運用,使稻茬麥田間群體長勢均勻,葉片後期衰老程序減慢,抗逆能力和養分利用效率明顯提升,實現了穗足、穗大和籽粒飽滿。

舒城縣千人橋鎮稻茬麥畝產長期徘徊在350公斤至450公斤,2018年省農科院作物所小麥栽培團隊在該鎮山林種植專業合作社開展江淮地區稻茬麥豐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4年來,團隊重點圍繞稻茬麥區的品種選用、新型肥料研發、農機農藝融合等關鍵栽培要素攻關研究,整合江淮地區稻茬小麥規模化豐產增效技術模式2套。2022年,在減少農資成本投入的基礎上,實現了試驗田實收畝產520公斤以上,較上年每畝增產60公斤以上。

在沿江區域九城畈農場,90多畝示範片畝產超400公斤,較往年增產40公斤以上,創造了沿江稻茬麥大面積生產的高產典型。望江縣華陽家庭農場主汪中東激動地說,透過稻茬麥研發配套技術的應用,今年他家793畝稻茬麥平均畝產達423公斤,在提高產量的同時籽粒品質得到明顯改善,出售價格達1。5元每斤,毛收入90多萬元,僅稻茬麥一項較往年就增收20萬元。

“每畝增產50公斤,1500萬畝就是7。5億公斤,稻茬麥增產潛力巨大。 ”農業農村部小麥指導專家組成員、省農科院作物所小麥栽培專家曹承富研究員表示,透過研發江淮地區稻茬麥生物膜保持肥產品及高效施肥技術、稻茬麥分割槽域農機農藝融合耕播技術、最佳化稻茬麥綠色豐產提質增效技術整合與示範,並在稻茬麥種植區 域 全 面 推廣,安徽省1500萬畝稻茬麥畝均增產 50公斤的目標不難實現。(汪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