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2023-01-12由 窈窕媽媽 發表于 農業

眼瞳變大能治好嗎

大家好,我是窈窕媽媽。

前兩天,#爸爸帶厭學男孩工地搬鋼筋#衝上熱搜。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事情是這樣的——

深圳打工的楊先生,趁著國慶放假回湖南老家。

結果剛進門,年僅9歲的兒子給了他當頭一棒:

“不想上學了,寧願吃打工的苦也不想再吃學習的苦。”

爸爸苦口婆心,孩子就是聽不進去。無奈之下,他決定帶孩子體驗一下工地生活。

10月3日,父子倆返回深圳。

10月4日,爸爸就給兒子找來了工裝和安全帽,讓他在工地搬鋼筋,開始打工。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但,生活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

沒做一會,兒子就哭著說砸到腳了。

不過,爸爸沒有表現出心疼,反而趁熱打鐵補了一刀:

“工地誰不砸腳,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

結果,第二天下午,兒子打死也不肯做了,哭著喊著要回老家唸書。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這下,爸爸“勸學”的目的達到了,網友們紛紛為他的機智點贊。

我覺得,這的確不失為一種方法,但仍缺少更深層、更長遠的考慮:

——孩子是被累回去的。那回去之後呢?孩子就不厭學了?

恐怕並非如此。

畢竟,

孩子的妥協,並不是發自內心,而是出於某種衡量,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這樣不僅很難讓孩子真正愛上學習,還可能因為“自我強迫,現實被迫”,而越來越厭惡學習。

因此,爸爸的做法

雖有可取之處,但卻治標不治本。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厭學是表象

無獨有偶。

上海10歲男孩誠誠,因沒寫完作業被老師投訴。

爸爸一氣之下把他帶到了火車站,罰他當眾下跪要飯,並反思自己的學習態度。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寒冬臘月,孩子衣服單薄,面前還放著爸爸準備的“飯碗”,模樣十分可憐。

媽媽向民警解釋了原委。

原來,孩子平時經常不寫作業,爸爸總教育他,不好好學習長大隻能要飯。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但很明顯,這種

“恐嚇式教育”作用不大。

孩子不知悔改,爸爸急火攻心,便決定讓他親身體驗一把生活的苦。

後續情況如何,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定會加深孩子內心的無助與不安,甚至給孩子留下難以磨滅心理陰影,使親子關係變得更疏遠。

網友@王子中評論說:

爸爸當年也這麼對待過我,這件事所有的細節會記住一輩子,希望各位家長在行事前三思。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恐懼往往只會製造更深的恐懼。

孩子厭學,在校要受老師批評,回家還要被父母懲罰,兩面夾擊,孤立無援。

這非但無法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還會加深他對於被拋棄、被厭惡的恐懼感,甚至潛意識裡認為都是“學習”害了自己,從而更加抗拒這件事。

那到底該從哪裡尋找突破口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可以先思考一下:為什麼我們會抗拒做某件事?

就拿“上班”來說。

前兩天,看到一句話。當代打工人的寫照,持續性擺爛摸魚,永久性痛恨打工。

難道,我們厭惡的是給自己帶來收益的工作嗎?

並不是。

我們真正厭惡的,是加不完的班、沒有分寸感的同事、刁難自己的領導和陪不完的笑臉……

“痛恨打工”,是以上

種種原因的累積所產生的結果和行為表現

換位思考,孩子也是如此。

許多家長容易孤立地看待孩子厭學這件事,覺得他就是不愛學,懶惰、貪玩、不求上進。

卻忽略了,

任何行為結果,都有其底層邏輯。

因此,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就在於,找到孩子厭學情緒背後的成因。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厭學的背後

孩子厭學,往往離不開這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自身。

熱播劇《大考》,高中生潘小宣有錢有閒。本因出國計劃無需參加高考,卻在學校呆抑鬱了。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他以為自己是厭學,便選擇離校,去自家工廠打工調節心情。

剛開始,潘小宣很享受“動動手,就看到成果”的生活,甚至覺得,讀書沒有電焊好玩。可沒幾天,他就因為缺少機械知識,差點毀掉一臺進口機器,釀成大禍。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至此,他終於明白了自己的淺薄和學習的重要性。於是決定重拾課本,返回校園。

以前,他秉持“學習無用論”。現在,他明確了自己學習的目的、內容,變得動力滿滿。

有句話說,

信為欲衣,欲為勤衣。

意思就是,

做一件事最直接的動力,就是對它有慾望,有目標,有追求。

孩子沒有具體的目標,不明白為什麼而學,就像是航船在茫茫大海中失去方向,看不到彼岸的希望曙光,就會產生放棄的念頭和舉動。

除此之外,如果

孩子總是無法獲得正反饋,也很容易在學習中“擺爛”。

比如,給自己設定的目標過高,總是無法達到心中的標準。或是好勝心太強,陷入和他人比較的怪圈中。

前兩天,看到一個女孩的帖子。

她說自己小學初中經常考班級前五,但從沒有考過第一,發誓高中要打破這個詛咒。

結果,高中第一次月考直接掉到十五名。

“我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不想再努力了,反正結果只會越來越糟。”

她把自己的成就感,建立在“爭第一”和打敗他人的基礎之上。卻全然忽略,她現在的班級,是全校最優秀的“火箭班”,而不是之前的普通班。

剛才我們說,學習需要目標。

但也要注意,

如果目標過高,孩子總是無法獲得正向反饋,漸漸地,孩子便會從失去興趣,發展到失去信心,甚至陷入自我懷疑、自我苛責、自我否定的消極狀態。

持續性執著於過高目標,反而容易忽略過程,忽略自身的實際情況,造成結果的單一性評判和負向反饋。

其次,厭學壓力也可能來源於父母。

比如《涼子訪談錄》中,北京“學姐”的故事。

她說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初中的一次數學考試。滿分120,她考了117。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她興高采烈地跟媽媽報喜,得到的卻是特別冷漠的迴應:

“不是還差3分嗎?”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她很崩潰。

“再努力又有什麼用,反正在她心裡,我永遠差三分。”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電影《秋日奏鳴曲》中有一句臺詞:

我最大的障礙是,我不知道我是誰。如果有人愛上現在的我,或許我才敢正視我自己。

童年時期,

孩子自我身份的認同,往往來自於父母的支援與愛。

如果父母期待過高,孩子再努力也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得不到父母的認可,久而久之,他們的內心便會被

無力感、沮喪感

所捆綁。

我們每個人都有被認可,被接受和被欣賞的需要。

心理學家科胡特說,這種需要最初來自於“母親眼裡的光”。

如果父母過度執著理想化的孩子,這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對真實自我的否定。

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認可,就容易自我攻擊,自暴自棄。

諮詢師袁榮親老師曾收到一封母親的求助資訊。

她說女兒小芸五年級之前,學習用功努力,成績一直很不錯。但自從運動會意外摔傷右手後,不僅名次一落千丈,還迷戀上了網路遊戲,不知如何是好。

事出必有因。

經過一番聊天,袁老師終於弄清了問題的根源。

原來,媽媽和爸爸在外務工,很少回老家看女兒,哪怕小芸受傷住院,也只是通了個電話,言語中沒有關心,滿是對孩子“不小心”的責怪。

而且,媽媽還把懷二胎的事告訴了小芸,“你是姐姐了,以後要更懂事才行。”

這成了壓垮孩子的最後一顆稻草。

美國心理學大師羅傑斯說,

父母的愛,是孩子安全島的基石。

經過摔傷事件,小芸心裡的“被拋棄感”達到頂峰,一下擊潰了她內心的安全島。

她意識到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甚至是非常有限的,於是,她不再用成績討好父母,而是把目光投向網路,在虛擬世界裡找尋無條件的愛與接納。

厭學,

其實也是內心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

還有,厭學也可能是因為老師、同學的影響。

之前看到一個新聞。

廣西南寧,高先生陪女兒上公開課的時候發現,女兒的男同桌一直在揮手敲打自己的女兒。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他找到老師,希望她能阻止一下這種情況。

但老師嘴上答應,卻遲遲沒有任何行動。

後來,高先生髮現女兒每天都鬧著不想去學校,變得極度厭學。

他意識到,女兒“捱打”的問題或許並沒有解決。

果然,女兒告訴他,同桌依然經常打自己,老師也完全不理會。

看,某個同學無理取鬧的欺負,加上老師的不作為,就足以讓孩子害怕、厭惡學校。

更別說是

校園霸凌

了。

比如那個因遭遇同學霸凌,患上重度抑鬱,最後吞藥自殺的14歲雲南女孩。

再比如,那個不堪忍受班主任長期的語言暴力,從高樓一躍而下的11歲江西男孩。

有統計資料表明,

有61.2%的學生,至少遭受過一種校園霸凌。

這一點,恰恰是最容易被父母無視、忽略,或是不當處理的。

總結來看,

孩子厭學,本質上是一種暫時逃避,保護自我的機制。

同時,

它也是一個系統問題,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因素。

孩子厭學是結果,而不是原因。

只有看到孩子迴避的內在成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設身處地、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那麼,家長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這裡給大家總結了“

三步走戰略”

第一,接納。

之前看到一位媽媽的留言:

“兒子初中,突然說不想念書了,我忍住焦慮和憤怒跟他溝通,他說自己就是不喜歡學習。想到要接納孩子,我就試著說,我懂你的感受,但你看,媽媽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你不去上學,以後可能會走媽媽的老路。結果孩子衝我大吼,不用你管。為什麼接納孩子,一點用也沒有呢?”

其實,問題不在於接納本身,而在於錯誤理解了接納的含義。

什麼是接納?

接納不僅僅是共情對方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允許和接受當下所有的發生。

很顯然,這位媽媽雖然口頭上做到了共情,心裡卻沒有接受事實的發生。她仍然在把自己的焦慮、憤怒傳遞給孩子,孩子自然會產生抵抗的情緒。

說到這兒,我想起了那個“辭職帶14歲厭學兒子游走中國的父親”。

面對同樣的問題,這位父親

沒有任何指責、說教、勸導

反而藉此機會和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共同商量解決方案。

最後兩人達成一致,決定來一次全國旅行。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但他並不是要“利誘”孩子,更不是以此為交換條件,而是想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重新審視生活。

至於旅行歸來是否繼續讀書,會尊重孩子的選擇。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旅行中日復一日的朝夕相處,不僅拉近了父子倆的距離,打開了孩子的心扉,也讓孩子重拾了生活的意義。

“以前我都不想看見父親,現在我倆處得像哥們似的。

我還是想讀書的,我以後要好好讀書。”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當然,舉這個例子,並不是在鼓勵大家辭職,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而是想讓大家看到接納的底層邏輯:

——

不要和孩子爭論他的感受,更不要否定他的感受,我們要允許他和自己的情緒呆在一起,同時,我們也要給予孩子無壓力式的平等陪伴。

正如武志紅老師所說的:

接納是一種涵容,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滋養。

第二,引導。

中國心理學會總督導王紀穹老師,講過這麼一個故事。

兒子給他打電話,讓他猜猜自己數學考了多少分。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他一聽孩子興奮的語氣,肯定是考得不錯。但又考慮到平時孩子就是七十多、八十來分,要是猜得太高,孩子沒達到,反而會打擊了孩子。所以,他先猜了個80分。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孩子一聽,更得意了,說你再猜。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他一分兩分的往上疊加,故意給孩子留下顯擺的空間。

最後,孩子也終於憋不住了:我這次考了90分,爸爸你高興嗎?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他的回答,值得我們借鑑和思考:

乖乖,爸爸聽到你考了90分,你很高興,所以我特別高興,我最高興的是,是看到了我孩子高興。

孩子厭學,把他送到工地吃苦,能治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他沒有讓孩子和其他人進行比較,更沒有用成績來定義孩子的價值。

而是

引導孩子站在自己的跑道,給予孩子做自己的自信和勇氣。

好的父母會讓孩子明白,我們愛的是他本身,而非學習成績。

第三,反觀。

簡單來說,就是父母需要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愛和陪伴夠不夠?和伴侶的感情、矛盾是否影響了孩子?

因為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幾乎是所有安全感的來源。

如果安全感不足,孩子每天緊張焦慮,憂心忡忡,又怎麼有精力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杜威曾說,每個人的生命成長中,沒有比家長更重要的老師,最好的家教就是父母相互尊重,相親相愛。

孩子在穩定的環境中成長,內心才能豐盈且富有力量,遇事才能不逃避,勇敢承擔。

總而言之,父母不要隨意給孩子貼“厭學”的標籤,而是要看到背後的原因所在。

最後我想送給你們茱莉亞·庫克所說的一句話:

要想教好一個孩子,就得進入孩子的世界,學會用他的視角理解生活。

其核心就是,看見、接納和理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