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紮根機場35年,“定海神針”梁師傅守護著每一架飛機的安全起落

2023-01-11由 南方Plus 發表于 農業

落什麼什麼梁的成語

每一次飛機的起飛和降落,旅客看到的是機上的機長、空姐及機場值機員、安檢員的辛勤付出,而背後,還有更多崗位的工作人員在為飛機的安全起降保駕護航,每一個航班的安全飛行都與他們息息相關。

在梅州機場,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日與光電為伍,與資料為伴,在每一航班背後默默守護飛機的安全,他們是通訊導航員。

通訊導航,顧名思義就是為飛機起飛、著陸和在機場區域飛行提供資訊導航的各項通訊、導航設施的統稱,也就是說,通訊導航員肩負著引導抵離機場附近的每架飛機安全、準確地進近、著陸、起飛的重要使命。

梁俊發就是其中的一員,從入職起紮根梅州機場導航崗位35年。深夜的機房裡有他彎著腰維修故障裝置的身影;偏遠的南外指點標臺上有他揹著儀器艱難行走的身影;辦公室裡泛黃的圖紙上有他認真用彩色筆標記的各種資料……他用行動詮釋著民航工匠人“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職業操守。

紮根機場35年,“定海神針”梁師傅守護著每一架飛機的安全起落

梁俊發正在修理衛星通訊裝置。 受訪者供圖

◎“拼命三郎”梁隊長

安全是民航工作永恆的話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民航人的永恆座標。“我們的工作就是保證空管設施裝置正常執行,為飛行提供安全保障。通訊導航系統保障貫穿于飛機飛行的全過程,每一套通訊、導航裝置都與安全直接相關,每一次通訊的中斷、導航的偏差都可能造成飛機返航、復飛或迷航,甚至釀成事故。”梁俊發聊起飛行安全,就變得非常認真、嚴肅。

“通訊裝置包括地空通訊、平面通訊、衛星通訊、自動轉報系統等裝置,導航裝置又分為儀表著陸系統、無方向信標、全向信標、測距儀等。”對普通人來說很陌生、專業性極強的導航裝置在梁俊發的眼裡,都是他無比熟悉的“工作夥伴”,他們朝夕相處了35年。

1987年,剛畢業的梁俊髮帶著計算機專業背景來到了梅州機場工作,“因為有無線電基礎知識,所以上手比較快”,跨專業的他為了儘快熟悉工作,每天鑽進與通導裝置相關的“大本頭”堆裡,一點一點地啃、一本本地過,並抓住一切外出培訓的機會,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

在梁俊發的辦公室裡,有一疊一疊厚厚的圖紙,有些都已經泛黃了。翻開圖紙,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彩色筆標註的資料和符號,可以想象,每一個數據和符號後面都凝聚了他刻苦鑽研的思考和心血。

“每當裝置出現故障時,我需要對照著這些圖紙一點一點排除故障,這些資料都是我在裝置正常執行的情況下測量並記錄上去的,需要更換零件時,我就知道原來的數值是多少,一目瞭然。”為了看清圖紙上的字,梁俊發從口袋裡掏出放大鏡,如數家珍般地介紹著這些線路圖。

在辦公室裡,梁俊發常常捧著這些圖紙,琢磨分析故障可能出現的地方,“幹這些需要心思縝密,還要有全域性意識,因為可能在區域性琢磨半天也找不出問題,當格局放大後,思路一下就開闊了……”談起如何查詢問題,梁俊發滔滔不絕,因為這些都是他30多年的經驗積累。

為保障裝置執行維護工作中的故障處理程式化,更好地提高同事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當時作為通訊隊隊長的梁俊發牽頭制定了《通訊、導航應急處理程式》。在這個過程中,為了做到準確無誤,他和同事白天到各臺站把每種裝置控制面板的中英文標識、按鈕或開關所處的位置一一詳細地記錄下來;晚上回到家,再根據白天所畫的草圖和裝置資料為第二天的實際操作試驗和實地演練編寫方案。

因為長時間低頭工作,梁俊發的頸椎病不時發作,妻子心疼看不下去了,勸他不要這麼拼,每次他都一笑置之,稍微休息一下,又接著幹。經過了一個多月沒日沒夜的加班,《通訊、導航應急處理程式》終於完成,他如釋重負,“遇到問題時,有了這份材料,我們便有章可循了,保證起安全來也更有底氣了。”

◎“萬金油”發哥

“發哥,裝置出現了故障,辛苦你過來看下!”

“好嘞!馬上到!”

這是梁俊發與同事出現最多的對話,手機24小時不關機的他,不管是什麼時候,只要接到緊急的任務,都會第一時間抵達現場,對通導裝置進行檢查、維修。

一次,值班人員報告航向信標電源預警,梁俊發接到報告後,迅速組織技術人員到航向臺搶修。經檢查,是電源器出現了故障,電源器沒有配件,而且損壞嚴重,不可能及時修復。

“如果問題不能及時解決,供電沒有及時恢復,勢必影響到本場航班的降落。”梁俊發馬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左思右想,靈機一動,利用之前淘汰下來的老盲降電源器來替換,但他們拿來該電源器一檢查,也有故障。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梁俊發和同事馬上趕回辦公室查閱相關資料,修復了該電源器,但當安裝到裝置上時,又出現了新的問題——新老盲降裝置的電源介面不一樣,無法正常對接。於是,梁俊發又開始對每個接頭進行改裝……

一茬接一茬的問題讓梁俊發忘記了時間,從中午接到任務,到最後把所有問題解決,時間已經過去了7個小時,天都黑了。戶外成群的蚊子早已把梁俊發咬得全身是包,可他卻毫沒察覺,“修好後才覺得癢。”梁俊發笑著說自己後知後覺。

梁俊發不僅是通訊隊的一員,也是公司的裝置維修員,其他部門裝置出現故障了,總是想到這位萬能的“發哥”。

還有一次,機場的PAPI坡度燈遭雷擊損壞,由於保障部沒有專門的電子技術人員,他們請梁俊發去協助修理。在沒有任何圖紙且對這種裝置陌生的情況下,他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先把整個坡度燈系統的電路圖一點一點地畫出來,然後按圖查詢故障。

“由於裝置是從美國進口來的,用了近20年,而且設定了技術壁壘,零配件非常難找,經查閱資料,我選擇大膽地用其他型號的零件替換,把燈光控制線路修好。可在通電試驗過程中,發現還有其它問題,需要挖電纜……”當裝置修好可以啟動時,梁俊發才覺得自己的腰累到直不起來了。

不僅在機場是裝置維修的擔當,在梁俊發所在的小區,鄰居們遇到家電壞了也喜歡找“梁師傅”。“一開始是為了積累無線電的經驗,我經常免費為親戚、鄰居修理電視機、洗衣機、電磁爐、電飯鍋等各類電器,久而久之,他們就習慣了找我。”為人老實、好脾氣的梁俊發對大家也是有求必應,為此,他家裡還有一個房間專門來堆放各類電子零件。

在機場,梁俊發是通訊隊的主心骨,各類精密儀器的維修不在話下,而回到家,梁俊發則是鄰居們親切的“梁師傅”,簡單的電器維修也是盡心盡責。

◎“定海神針”梁師傅

“發哥是我們的‘定海神針’。”梅州機場航務管理部通訊隊副隊長陳懿聊起自己的師傅,眼裡流露出的都是敬佩之情。

梁俊發是這一崗位元老級的員工,幾乎整個通訊隊都是他帶出來的徒弟,陳懿就是其中一個,“已經第二代了,就是我同學的兒子也是我的徒弟。”梁俊發笑著說。

作為通訊隊副隊長,陳懿如今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但遇到了疑難雜症還是第一個想到了自己的師傅——梁俊發,“發哥非常非常專業,教了我很多知識和經驗,而且喜歡親力親為,當他休假的時候出現裝置故障他都會趕回來,有他在我們就很安心。”陳懿說,梁俊發不是非常嚴厲的師傅,而是透過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來影響身邊人。

有一次機場南近臺的指點信標出故障,那時候剛好是雨季,有些同事擔心維修器材會被雨淋溼了,想把維修工作拖一拖,這時梁俊發站了出來,帶著玩笑的口吻說,“老天也沒答應明天一定是晴天。這是突發故障,必須抓緊搶修。”然後就騎著摩托車,和同事兩個人一前一後夾著用塑膠袋包好的裝置出發,哪怕自己被淋成落湯雞也要保護好裝置。

高科技的通訊裝置需要高素質的技術人員,在梁俊發看來,提高整體隊伍的技術水平和業務素質是保證裝置正常執行的重要一環。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民航通訊裝置及技術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我們通訊隊也增添了越來越多的進口高科技裝置。為充分發揮這些先進裝置的功能以及維護好裝置效能,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非常重要。”梁俊發說,由於外出培訓的機會不多,他常常先學一步並組織內部培訓,把新知識和累積的經驗傳授給大家。

有一次,機場更新了裝置,但在裝置維護和檢測過程中,梁俊發發現裝置有偏差。“我利用業餘時間慢慢摸清了裝置的基本原理與訊號的流程,掌握了裝置的除錯方法,並帶大家一起到現場熟悉和使用儀表、儀器,解決了偏差的問題。”

不僅如此,梁俊發還和同事把工作當中經常會遇到的一些維修案例、重點難點編成教材,供大家一起探討、研究。

今年已經58歲的梁俊發快到了退休的年齡,雖然他嘴裡說著“幹這一行很枯燥很寂寞,而且非常辛苦”,但每當拿起圖紙和線路板時,他的眼神又變得專注起來,眼裡透著的光依然讓人肅然起敬。

原標題:

通訊導航員梁俊發

紮根機場三十五載 守護飛機平安起航

【來源】南方日報·梅州觀察

【南方日報記者】陳萍

【通訊員】洪梓嫻

【作者】 陳萍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