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從機率論角度分析“錯換28年事件”到底是“錯換”還是“偷換”?

2023-01-07由 一杯咖啡心理 發表于 農業

機率論是研究什麼的

“錯換28年事件”綿延至今已經有一年多,但是依然眾說紛紜,其中特別是對事件定性是“錯換”還是“偷換”,有著巨大的分歧,從而在網上形成對立——即便有地方官宣確定是“錯換”,但是不相信的人還是很多。圍繞此事有許多的分析角度,但是目前看來,還沒有人從機率論的角度進行過分析,因此本文試著從這個維度提供一些思考,當然,這個“方法論”可能也適合分析其他的一些熱點事件。

從機率論角度分析“錯換28年事件”到底是“錯換”還是“偷換”?

在此之前先做個說明:我是心理諮詢師,之前的學科背景是法律、心理、國際關係、英語,數學和機率只有高等數學的水平,並沒有做過精細研究,之所以這次從機率論角度分析,是因為拜讀了

《劉嘉機率論通識講義》

一書。

從機率論角度分析“錯換28年事件”到底是“錯換”還是“偷換”?

這是南京大學副教授劉嘉在得到APP做了系列機率論講座的紙質整理。機率論聽起來是比較高大上的內容,容易讓人望而卻步,但是,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有必要了解,因為很多人恰恰是因為缺乏機率論的基礎理念,所以才誤解了很多事,甚至困在自己的思維侷限中難以自拔。

一、為何說“錯換”還是“偷換”,是個機率問題

人類社會充滿了

隨機性

,這也是“錯換28年事件”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啊,誰知道自己養了28年的孩子,竟然不是自己親生的。誰知道,養到28年後,因為孩子生重病,突然發現孩子不是自己的。

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心靈創傷,生活變幻莫測,這是最容易讓人恐慌的。

很多人現在用“黑天鵝事件”來形容類似的情況,其實也是在表達對這種無法預知的意外事件的恐懼感。

但是,如果一個人總是陷入這種不可預測的狀態,那就很難過上正常一些的生活,因為如果凡事都是不可預測的,那麼我們現在做的一切,又有什麼意義?讀書,工作,養家,育兒,都會因為不可預測變得沒有繼續做下去的必要。

因此,這個時候機率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機率是什麼?就是

對隨機事件發生可能性大小的描述

,也就是說,透過機率,我們可以把完全隨機的事件,進行一個整體的把握:如果大機率在醫院生孩子比在家生,孩子的健康率要高得多,那麼更多人就會選擇在醫院生孩子,而不是自己接生。

很多人說,“錯換”事件後,自己不敢在醫院生孩子,因為害怕醫院把自己孩子給換了,我認為這是一個無稽之談,不必有這樣的擔心,而能夠寬慰這些人的主要理由就是機率問題,因為在醫院生孩子顯然比在自己家生孩子有保障的機率要高得多。

從機率論角度分析“錯換28年事件”到底是“錯換”還是“偷換”?

具體到“錯換”事件本身,很多網路爭議,說到底也是在講一個機率問題:

是“錯換”的機率高,還是“偷換”的機率高?

李聖提出“非人為不能”的背後,其實就是在講機率:在他的思維框架下,是認為,要做到兩個孩子互換這件事,顯然“偷換”的機率要高於“錯換”的,而其提出的種種證據,說到底就是在證明這一點。

因此,在事情過去30年,很多人和事已經不可能搞得非常清楚的情況下,要進行更為理性、科學的推測,機率論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工具:

如果哪個機率比較高,那麼哪一種可能性相對就比較大一些,更有現實的可能性,如果哪個機率非常低,那麼是事實的可能性就非常低。

在國外有些案件的審理中,機率學專家也被延請為專家證人,為案件進行機率分析,作為佐證之一,這一點後面的文章也會談到。

因此,許多人和事已經有些模糊的事,我們不妨把這件事用機率的思維進行轉化,這可能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那麼,李聖、許敏等人提出“偷換”說,在這件事中發生的機率到底有多高呢?亦或者說,這道題到底該怎麼解呢?

從機率論角度分析“錯換28年事件”到底是“錯換”還是“偷換”?

二、如何分析一件事的機率

這就涉及到具體到一件事中,我們如何對機率進行分析的問題。

“錯換”還是“偷換”?

按照目前網路的聲量,其實是各佔一半,一邊支援“錯換”,一邊支援“偷換”,誰都說服不了誰。那麼,是否可以按這個作為機率呢?也就是大家是怎麼看的,就認為哪一邊的機率比較大?

當然不可以。

但是,作為初始結論,各佔一半倒是準確的。

著名經濟學家約翰·凱恩斯提過一個

“無差別原理

”,也就是在沒有充分的理由說明某件事的每個結果的機率,就給予每個結果相同的機率,而這個理念長期在科學、統計學、經濟學、哲學、心理學中應用。

這句話翻譯成大家都能聽懂的意思是,任何一件事,如果沒有一些具體的假設條件,那麼兩種可能性的機率就是對半開的,不存在誰比誰更高一點。

但這只是一個初始數值,問題就在於那些“假設條件”。

事實上,所有的機率都涉及“假設條件”。

在“錯換”事件中,我們的設定條件有哪些?

1、時間、地理條件:這是1992年,在河南發生的事件。

為什麼這一點非常重要?有很多人之所以認為是“偷換”,其實是從非1992年,非河南地區的角度出發的,他們無法理解,在先進的醫療管理條件下,怎麼還會有這樣的錯誤發生,既然純錯誤的可能性很低,那麼人為的可能性就很高。

然而,這顯然是混淆和淡化了時間和地理的限定條件。

1992年時期的醫療管理條件如何,1992年河南地區的醫療管理條件如何,才是決定是“錯換”還是“偷換”機率大的關鍵,顯然,1992年時期的管理還是比較落後的,特別是加上河南地區的話尤是。

因此,加上這個限定條件後,錯換的機率顯然增大了一些。

從機率論角度分析“錯換28年事件”到底是“錯換”還是“偷換”?

2、加法還是乘法原則

當然為了佐證“偷換”的可能性,李聖方面也提出了許多理由:如杜女士提前住醫院,杜女士與某護士可能是親屬關係,杜女士之前的孩子身體也不健康所以有這樣的動機……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我就不再這裡一一枚舉了。

這些理由乍聽起來,都很容易讓人覺得“偷換”的可能性很大啊,否則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巧合”存在。

然而,如果從機率論的角度看,恰恰這些理由推算出的結果是“偷換”的機率在降低,“錯換”的機率在增大。

為何會是這樣?

這就是機率論中的加法原則和乘法原則問題。

加法原則是指,多個隨機事件發生其一的機率,等於每個隨機事件各自發生機率之和。

乘法原則是指,多個隨機事件同時發生的機率,等於各個隨機事件各自發生機率之積。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從機率論角度分析“錯換28年事件”到底是“錯換”還是“偷換”?

很多人認為,找出這些理由越多,就證明“偷換”可能性越大,這是在用加法,但是其實應該是用乘法計算機率的,因為這些事都可以看做隨機事件:

杜女士要提前多少天入住,然後瞄準許女士的孩子,是一個事件;

杜女士還要恰巧在親屬的醫院當班時候幹這件事,是一個事件;

親屬及其同事要同意這麼做,並且密切配合,是一個事件;

杜女士要有這個動機,認為自己需要跟別人互換一個孩子,是一個事件;

這些巧合一起發生,並且能夠嚴絲合縫地實現,其實是機率極低的。

也就是說,如果李聖要增大杜女士“偷換”的機率,其實要減少一些這種理由才行,否則越是設定了一些條件,這件事要同時發生的可能性就越是不大,而非相反。

當然,這也是普通人往往不具備的機率思維,我們更慣常的是什麼都用加法,因為這些事同時發生,就說明機率很大,其實不然。

從機率論角度分析“錯換28年事件”到底是“錯換”還是“偷換”?

目前,網際網路上有不少類似的社會事件,事發後也有各種聳人聽聞的解讀,往往也會提出許多似是而非的理由作為佐證,其意圖都是認為,提出越多,就說明發生的可能性大,其實都是對機率論的一種誤解——當然,可能也是因為越是很少發生的事情,就越是有話題度的緣故吧,如果是一個更大機率發生的事情,也就沒有多少話題可以討論的了,這也是流量時代的機率悲哀。

三、如何用機率論理解“錯換28年”事件

無論如何,“錯換28年”都是非常不幸的事情,一不幸是親人骨肉分離,二不幸是當事人因為錯換,沒有得到及時救治,從而在那麼年輕的時候不幸殞命,三不幸是當事人家庭因為這件事,處在輿論正中央,陷入無窮無盡的亂局之中,可以說無人倖免,甚至一些自媒體博主因為過度參與,也攪合其中,身心疲憊。

當我們用機率論視角去看待這件事後,可以給這些不幸的當事人和局外人一些什麼啟示,給予他們一些寬慰?

1、這個世界上,大多數情況都是正態分佈的。

什麼是正態分佈?Normal distribution,翻譯過來是一般的分佈,也就是事物的普適性。

錯換事件當然是超出人們預期的,也因此加重了許多人對發生類似事件的擔憂,這是許多人投身其中的原因之一。

然而,正態分佈告訴我們,大多數的事情就是在人們預期之中的,沒有那麼極端,極端情況是非常少見的。即便是碰到這件事的當事人,也要有這種正態分佈思維,目前你們是輿論中心,有些人可以靠這個賺取網路流量,但是網路流量也是呈現正態分佈的,不會一直都在你們家這件事上,終有一天是無人關注的——當然,網路暴力也是如此,不被人關注和提及,其實是常態,除非你們自己非常希望站在中心,不肯下臺,那麼可能可以停留更久一點吧。

因此,迴歸常識,迴歸正態分佈,對很多事恐怕也就釋然了。

從機率論角度分析“錯換28年事件”到底是“錯換”還是“偷換”?

2、這個世界上,一定會有冪律分佈的可能性。

什麼叫冪律分佈?我們都聽過二八法則,這就是冪律分佈的體現,也就是說,總有一些超出人們預期的事情發生。

李聖說這是“報應”,並且用這個詞來控訴杜女士,我認為實在是缺乏基本科學精神和機率意識了。

事實上,任何事都有冪律分佈的可能性,就是會讓原本不會發生的極端事件發生,而這點就是完全不可預測的。

誰能知道,好好在醫院生孩子,會發生錯換?

誰能知道,好好地過了28年,竟然得了重病?

這當然是令人感嘆命運不公的,因此試圖去找一些原因,來證明並非自己不幸成為冪律分佈的物件,然而,越是這樣,越是讓自己陷入一個不斷證明有人加害自己、自己是被害者的局面中,從而泥足深陷,還不如承認自己不幸成為冪律分佈的物件——從一個大的比率來看,這也是不可避免的,做好這種心理準備,並且提前有些規劃,反而比較容易平衡。

回看許女士一家,之前沒有給孩子買保險,也沒有定期做體檢,好像也沒有留好存款等,這不恰恰就是無視冪律分佈,以為自己家永遠是正態分佈導致的嗎?

這也是值得許多人引以為戒的,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冪律分佈的物件,因此務必要為這些極低機率發生做好未雨之綢繆。

從機率論角度分析“錯換28年事件”到底是“錯換”還是“偷換”?

四、你的機率直覺,往往是錯的

在1999年,英國一個母親連續失去了兩個幼子,她因此被告上法庭。

兒科專家出庭說,一個家庭中兩個孩子同時猝死的機率太低了,而這個理由說服了陪審團,儘管本案沒有其他的人證、物證。

但是,如果你學過一點機率論,就會推翻這個說法,為何?

因為兩個孩子同時猝死,有可能是基因問題,如果一個孩子猝死,那麼另一個孩子猝死的可能性也增加。

很不幸的是,那個嬰兒的家庭,就是中招的冪律分佈物件。

而這個母親不幸的是,在這個判決被推翻之前,在牢獄裡被關了三年。

我用這個例子想告訴大家一點,不要憑著直覺預測機率,你的直覺往往是錯的,還是要回歸專業,多用專業思維去思考問題,否則不僅是你自己犯錯,而且可能會害了別人。

這一點,不僅對錯換案件的理解有幫助,對你理解其他事件,甚至理解你生活中其他事件都會有幫助。

與大家共勉。

從機率論角度分析“錯換28年事件”到底是“錯換”還是“偷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