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笪橋老區吃上“生態飯”;7000餘畝“植物殺手”薇甘菊被遏制

2023-01-06由 粵西洞見 發表于 農業

薇甘菊與當地植物屬於什麼關係

一、笪橋老區吃上“生態飯”

“保潔工作是政府給我的一個好平臺,更是讓全村人都受益的好工作。村裡信任我,讓我當保潔員,不僅鍛鍊了身體,還能為改善村裡人居環境作出貢獻,我感到很滿足。”化州市笪橋鎮柑村保潔員黃姨,雖然沒上過大學,但她普通話說得很好,能和遊客聊到一起。看遊客拿著相機蹲點拍攝村裡美景,她也漸漸喜歡上攝影,開始用手機琢磨拍照片。當地村民成為鄉村振興道路上的主力軍,積極樂觀的笪橋人昂首闊步,充滿正能量,鄉村振興的希望已在笪橋老區冉冉升起。

笪橋老區吃上“生態飯”;7000餘畝“植物殺手”薇甘菊被遏制

在夏秋交接之際,笪橋成片鬱鬱蔥蔥的樹林中,結出累累碩果,儼然一幅藍天白雲、綠樹成蔭的綠色生態畫卷。依託本土資源和自然優勢,該鎮突出抓好黃瓜、甘蔗、香蕉等現代農業基地建設,整合旅遊資源,將田園風貌、紅色資源和紅色旅遊、鄉村旅遊有機結合,全力打造一個集休閒度假、紅色文化為一體的紅色旅遊小鎮,讓鄉村振興成果惠及更多老區民眾。

據統計,該鎮廣東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平均每天接待參觀人員超過500人,有效帶動當地消費經濟。柑村村委依託遊客服務中心,拓展購物、小吃、農產品展銷等功能,在增加租金收益的同時,讓村民將自己的農產品放在遊客服務中心售賣,增加家庭經濟收入。

該鎮有關領導表示,笪橋鎮黨委將當地獨特的紅色歷史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底蘊作為鄉村的寶貴財富,透過建立紅色文化旅遊風貌帶,發展綠色生態經濟,打響“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產業招牌,提供更多更好的綠色生態產品和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紅利在當地持續發力。“今年全鎮甘蔗、黃瓜種植及山地養雞產值預計達到3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萬元。”該鎮還建成3000平方米的圩鎮汙水處理廠及11公里的汙水收集管網,新建“四好農村路”34公里,完成拆舊復墾250畝和修建修復一批水利設施、農耕道路。還對全鎮13個村委會20戶以上的自然村開展村容村貌提升,建成高志塘村、柑村村兩座旅遊公廁,打造瑤埇、大沙田、柑村風貌示範帶。

生態改革促進環境最佳化、文旅融合,形成良性迴圈,群眾致富創業的新幹勁和經濟增收的新路徑被激發出來。當地村民見證了笪橋近年來天翻地覆的變化,紛紛豎起大拇指,許多漂泊在外的鄉賢紛紛返鄉進行農業創業,帶動鄉親就近就業,村民們喜悅地吃上“生態飯”,鄉村振興之路走得更好、更順暢了。茂名晚報訊記者池榕通訊員王依琪董天忠

二、化州7000餘畝“植物殺手”薇甘菊被遏制

化州市聚焦“薇甘菊破壞生態環境,影響綠化成果”的問題,透過全面系統、科學有效的防治措施,有力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國土生態環境。

薇甘菊被稱為“植物殺手”,其殺手鐧是“死亡纏繞”。一旦攀附上其他植物,便能快速覆蓋附主,在阻礙其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時,排放毒素抑制附主生長,繼而導致附主死亡。化州市林地面積132。3萬畝,森林覆蓋率47。42%,薇甘菊發生面積2。2萬多畝,7-9月為薇甘菊生長旺盛期,也是防治的最佳時機。

為紮實推進薇甘菊防治工作,該市制定《化州市有害生物薇甘菊防控工作方案》,成立專案防治指導小組,指導全市薇甘菊調查監測,實時跟進防治過程,使各相關單位按照統一技術規範實施防治,同時廣泛宣傳,透過張貼公告、廣播等方式,廣泛宣傳《森林法》《植物檢疫條例》等林業相關法律法規、薇甘菊防治等知識,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援林業檢疫執法的良好氛圍。

據悉,該市在每個鎮(街道)設立監測點共計23個,進行有效調查、監測、統計和監督工作,重點加強林地、農園和果園、河流和水庫、坑渠邊和水產養殖基圍地、城市綠化建設用地和閒置地等區域範圍內的防治工作,採用人工除治、化學防除、生物防治和生態控制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方法進行防治,對新發疫點及早除治,對防治後復生點持續多次反覆防治,有效遏制薇甘菊繁衍蔓延。

截止目前,該市累計防治薇甘菊7000餘畝;各職能部門、鎮(街道)持續發力,不斷鞏固治理成效,守護好化州的綠水青山。茂名晚報訊記者池榕通訊員官彩燕董天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