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特寫:不放棄任何一個病人

2023-01-05由 青瞳視角 發表于 農業

含片直接吞了有效果嗎

特寫:不放棄任何一個病人

各國醫療專家透過影片系統討論病情。孫飛攝

中新網雅加達11月16日電 當地時間11月14日,為了診療雅加達當地一位癱瘓患者,執行“和諧使命-2022”任務的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與科威特、哈薩克、尼泊爾等國的醫療專家進行了一場遠端聯合會診。

36歲的患者Indreswar在4年前,因急性肝衰竭、大量腹水和嚴重的敗血症,導致呼吸心跳停止長達15分鐘,復甦後長期昏迷導致了重要臟器功能障礙和癱瘓。

“到國外也多方治療過,但一直沒有好轉。”患者的父親Malm說,以前在網上看到中國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侯立軍教授有關電刺激治療的相關報道,就多方打聽找到他。

特寫:不放棄任何一個病人

各國醫療專家透過影片系統提出診療建議。孫飛 攝

經過4年治療,患者一直處於半昏迷半醒之間,找了很多專家,始終難以取得進一步進展,家裡很著急。“這次和平方舟來訪問,沒想到侯教授剛好在船上。”Malm說。

考慮患者行動不便等原因,海上醫院周全院長決定抓緊開展線上醫療會診,組織海上醫院泌尿外科、肝膽外科、骨科、胸外科、急救科、中醫科等國內知名專家參與,並邀請了3名亞太地區相關醫療專家。

當地時間14日15時30分,會診正式開始。

特寫:不放棄任何一個病人

各國醫療專家透過影片系統研究病情。孫飛 攝

“除了現有的康復治療,建議對中央脫髓鞘病變進行針對性治療。”聽了患者情況介紹後,科威特的Mustafa教授發表意見。

尼泊爾的Pawan教授認為,患者昏迷時間長,治療週期長,中國幹細胞治療有優勢,建議採用幹細胞治療。

“因為著急診療,這幾個專家都是前一天晚上緊急邀請的。”參加會診的郭衛星教授說。能夠隨時組織國外專家開展醫療會診,背後是近年來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促進各領域交流合作帶來的可喜變化。

軍醫大學的附屬醫院近年來一直活躍在國際醫療領域,與美國哈弗醫學院、弗吉尼亞醫學院、德國洪堡大學等十幾個國家的醫療機構、醫科大學都建立了常態聯絡,自2012年以來就已經牽頭或配合召開了5屆國際顱底創傷和微創神經外科大會,每次都有30多個國家的顱腦外科領域專家齊聚一堂,圍繞相關課題和病理進行深入研究。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要益氣養血,通經活絡,藥物和針灸以及康復鍛鍊同時進行。”現場,中醫專家李偉紅說。

“脊髓電刺激療法已經被證實是一種可以有效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神經調控療法,藉助植入裝置,透過電刺激和藥物來發揮作用。”侯立軍介紹說,“透過調節傳輸到大腦的疼痛訊號,起到減輕疼痛的效果。”

綜合分析病史資料,多方專家認真研究病情、商量對策,最終給予了明確診斷,初步判定為缺氧性全腦病變、中央脫髓鞘病變和重要器官功能障礙。

面對長期昏迷伴臟器功能障礙這一世界醫療難題,現場專家初步達成診斷共識,最終建議綜合使用高壓氧、中醫針灸、脊髓電刺激等療法,爭取達到改善脫髓鞘和瀰漫性腦病的目的。

“能夠盡最大可能幫助印尼當地民眾,是我們最大的心願。”參加會診的楊波教授介紹,這次線上聯合醫療會診成功,標誌著“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從多發病常見病轉向疑難病症診治。

療法在碰撞中產生,友誼在交流中增進。參加會診的哈薩克Duysenbi教授說:“真希望下次交流早日到來。”

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樞紐,近年來,中印尼關係不斷髮展,兩國人文交流取得長足進步。任務指揮員焦佔鋒說:“隨著中印尼兩國交往的不斷深化,相信像這樣的各類‘聯合會診’一定會越來越多,更好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造福世界人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