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1148.2公斤畝!長江下游水稻畝單產最新紀錄背後的“成功密碼”

2023-01-03由 大皖新聞 發表于 農業

一畝田最高能產多少斤水稻

1148.2公斤畝!長江下游水稻畝單產最新紀錄背後的“成功密碼”

大皖新聞訊 10月15日,安徽農業大學皖中綜合試驗站傳來好訊息,其建立的水稻品種瑋兩優8612綠色高效示範片121畝進行實產驗收,畝單產最高1148。2公斤,百畝平均畝單產1136。4公斤,創長江下游水稻畝單產最新紀錄。

當然,這一新紀錄離不開安徽農業大學水稻栽培團隊的辛勤付出。10月20日,大皖新聞記者採訪到該校水稻栽培團隊負責人武立權教授,聽他講述新紀錄背後的“成功密碼”。

水稻栽培選種就像打擂臺

“我是搞水稻栽培的,每年在皖中綜合試驗站都會把省內外的好品種拿過來,像打擂臺一樣,按照機械化插秧方式全部插下去,每年大概有100多個品種放在一起,誰好誰壞看得很清楚。“武立權教授告訴記者,學校於2013年建立該站點,也成為農民職業培訓的場所,還開設了田間課堂,組織農民們來田裡看,以便農民尋找適合他們的栽插品種。

採訪中,記者解到,武立權教授是安徽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先後入選皖江學者特聘教授、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安徽省水稻產業體系崗位專家、安徽省品種審定委員會水稻組委員,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

武立權教授向記者介紹,在去年的品種篩選過程中,他們發現水稻品種瑋兩優8612產量高,所以今年決定栽培做產量攻關,並非選育。此次實產驗收達到畝單產最高1148。2公斤,百畝平均畝單產1136。4公斤,創長江下游水稻畝單產最新紀錄。

據悉,皖中綜合試驗站示範區水稻產量從2015年的927。7公斤提升到2019年的1053。5公斤,今年畝單產達到1148。2公斤,其中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是每年都穩步上升嗎?武立權教授坦言,近年來,水稻產量也有不如意的年份。

“水稻產量是由多方面因素結合決定的,除了技術到位還有天氣狀況。如果遇到陰雨連綿天氣導致光照不足,採用什麼技術都不行。”武立權教授表示,2020年發大水,陰雨天氣長,水稻產量自然低。若要水稻產量高可謂是人努力,天幫忙。

高溫乾旱天氣下如何實現豐收?

專家組對該校水稻栽培團隊整合的水稻抗逆豐產栽培技術模式在應對今年極端高溫和乾旱時所取得的產量表示高度讚許。在如此極端天氣下,團隊是如何確保實現豐收的呢?

1148.2公斤畝!長江下游水稻畝單產最新紀錄背後的“成功密碼”

武立權教授在田裡拉線做水稻小區實驗。

武立權教授介紹,今年團隊在秧苗培育的時候,採用機械化插秧、溼潤育秧法等保證出苗整齊,把秧苗培育得結實和健壯,抗逆性要強一點,這是基礎。第二,在水稻的分櫱期,透過曬田來控制無效分櫱,讓水稻的秸稈長得結實,保證後期不倒伏。同時,各個單株生長相對比較整齊,以構建健壯的群體。

今年在水稻揚花的時候,面對極端高溫天氣,武立權教授帶領團隊進行白天灌溉,晚上排水。日灌夜排的主要作用是什麼呢?武立權教授解釋,這種方式可以使整個水稻群體內部的溫度適當降低,同時也可以降低水稻植株體的溫度,及時避免高溫造成花粉敗育。“也就是說,若大氣的溫度達到四十多度,水稻植株體可能只有三十七八度。“

除此以外,在施肥方面也有講究。“因為產量這麼高,一千公斤的產量水平,肯定比五百公斤水平的施肥量要適當高些,就像大人和小孩的飯量不同。”武立權教授介紹,在肥料利用率這塊,他們採取的是緩混一次性施肥。

明年將進行大面積示範應用

水稻品種瑋兩優8612效益如何?武立權教授表示,農民們今年普遍的水稻畝單產是600多公斤,大概1200到1300斤,而他們示範片的產量比農民的田塊增產將近一千斤。因為多施肥和後期精細管理的成本會高一點,但如果計算整體效益,肯定比老百姓田塊掙的效益多,一畝田的效益大約在500元至800元。

採訪中,武立權教授表示,水稻品種瑋兩優8612產量的確是很好的,此次創下長江下游水稻畝單產最新紀錄是因為將良種和良法充分結合起來,將品種的產量潛力發揮到極點。

1148.2公斤畝!長江下游水稻畝單產最新紀錄背後的“成功密碼”

安徽農業大學水稻栽培團隊合影。

自2013年安徽農業大學在廬江縣建立皖中綜合試驗站,武立權就開始從事水稻栽培工作。目前,該團隊有5位老師和20多位研究生。據介紹,從2013年到2022年,該團隊在水稻生長方面牽頭制定了多項省級地方標準,還獲得了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

對於今年水稻品種瑋兩優8612創下了畝單產最高1148。2公斤的新紀錄,武立權表示,明年他一定會將在該品種上運用的技術在安徽省其它稻區進行推廣應用。

武立權教授還向記者透露,10月20日下午學校還組織去銅陵佈置上千畝田,此外,在沿淮的鳳臺縣、潁上縣、定遠縣等地區,明年都將進行大面積示範應用。“我們希望把好的技術和優良的品種充分結合,發揮它的產量優勢,透過這種方式增加農民的收入。”

大皖新聞記者 汪豔(圖片由採訪物件提供)

編輯 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