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讀書|走近良渚,看五千年前的稻作農業有多發達?

2023-01-03由 文匯報 發表于 農業

稻作農業在哪裡

讀書|走近良渚,看五千年前的稻作農業有多發達?

《良渚文明手冊》(上、下)

陳明輝 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

自良渚古城遺址順利透過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併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後,怎樣為大眾解讀良渚文明成了一個熱門話題。本書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四代考古人領銜打造,以良渚的幾大文化特徵為出發點,讀者在一線考古專家的指導下,彷彿置身於五千年前的良渚,跟著導覽一步一步地深入瞭解良渚以及其具有的代表性意義。作為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金名片,良渚、良渚古城遺址和良渚文化到底應該如何去看去體會,是本書的重點內容。

>>

內文選讀:

稻作農業和其他植食生產

良渚古城莫角山宮殿區及其周邊多處炭化稻穀的發現為我們認識當時稻作農業的發達程度提供了直接的證據。2010-2012年莫角山東坡的發掘中,在莫角山土臺的邊坡以東清理了一個編號為H11的大型灰坑,坑內的填土可分三層,其中第一層和第三層均為灰黑色土,浮選出大量炭化稻穀遺存,經分析該灰坑中共填埋約12240千克稻穀,很可能是糧倉失火後傾倒燒燬稻穀、灰燼等廢棄物的場所。

讀書|走近良渚,看五千年前的稻作農業有多發達?

2013年,在莫角山西南坡的發掘過程中也發現過數量可觀的炭化稻穀堆積。在莫角山宮殿區及宮殿區北部的沈家村臺地的鑽探中也曾發現多處蘊含豐富炭化稻穀堆積的區域。2017年對莫角山宮殿區以南的池中寺進行了大範圍勘探和揭露,發現兩大片炭化稻穀堆積,面積分別達6700和5150平方米,測算出炭化稻穀總量近20萬千克。這充分說明城內稻穀儲藏量相當豐富,間接反映出以良渚國王為代表的王國統治階層擁有巨大的財富。2010年以來,我們在美人地、莫角山等遺址進行發掘的同時,也在古城遺址內外做過專門的良渚文化稻田的鑽探和調查,但並未發現明確的水稻田跡象,說明居住在城內及外城的人很可能是不生產水稻的,這些水稻應是由古城郊區的居民以及良渚遺址群以外的居民提供的,當時可能已經產生了類似貢賦或奉獻制度。

讀書|走近良渚,看五千年前的稻作農業有多發達?

H11出土、浮選出的炭化稻穀

據推測,古城城址區共居住著約2萬居民,城外郊區也居住了2萬多人,他們一年的糧食需求量是巨大的,以每人每天500克稻米的消耗量計算,每人每年需消費182。5萬千克的稻穀,以當時平均畝產75千克的稻穀產量,養活4萬人口需要近10萬畝稻田,稻田的佔地總面積將達到65平方千米。儘管良渚古城遺址的分佈範圍約100平方千米,但在這一範圍內,並非所有的土地都可以種植水稻,比如古城西北部的庫區以及遺址群內大片存在的湖泊、河流、沼澤、溼地等就不能滿足種植水稻的條件。古城郊區的人口在滿足自身生活所需之外,所剩餘的糧食是不足以滿足整個古城居民所需的。查閱資料可知,2020年整個餘杭區農田面積總共也只有約350平方千米,總人口數量為100餘萬人,而整個餘杭區除去良渚遺址群外遺址數量不足100處,存在大片未被開墾的區域,人口也不會超過2萬人,開發力度不到現在的十分之一,本地可提供的稻產應當不會超過50%。如此,良渚古城的“貢賦或奉獻制度”不僅僅覆蓋良渚遺址群,毫無疑問也覆蓋了包括臨平遺址群在內的良渚古城腹地範圍,乃至面積更大的嘉興地區等。嘉興地區的良渚文化墓葬中往往隨葬石刀、石鐮、石犁等農業工具,姚家山甚至出土禮制化的玉刀(耘田器),顯示該地區的良渚先民對農業生產的重視。

讀書|走近良渚,看五千年前的稻作農業有多發達?

良渚時期的典型農業工具

水稻是一種高產的作物,在所有糧食作物中土地載能最高,據美國考古學家推測,東南亞大河三角洲一熟稻的載能約為500人/平方千米,而鋤耕旱作農業土地的載能僅為12人/平方千米,種植水稻,可以在同等面積內供養更多的人口。水稻同時也是勞動力密集型作物,稻與水關係密切。種稻不僅本身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而且還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營建適當規模的灌溉系統。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最重要的功能可能是調節季節性水源不均和滿足水稻灌溉需求,其次才是防洪。在良渚同時代,良渚遺址群無疑是規模最宏偉、工程量最大、人口最多的都城,並率先形成廣域王權國家,這大概也與良渚人掌握了大規模種植水稻的能力有關。

除了稻穀,卞家山、美人地和鍾家港等遺址淘洗出大量植物種子,如橡子、桃、杏、梅、南酸棗、柿子、葡萄等木本植物的種子,以及瓠瓜、甜瓜、菱角、芡實。稻穀出土機率分別佔卞家山和美人地出土植物遺存總數的32。7%和82。17%,其次比較多的是南酸棗、甜瓜、芡實和橡子,分別佔卞家山出土植物種子的21。2%、13。4%、11。3%和6%。稻穀在形體上與現代栽培稻種的粳亞種類似。

讀書|走近良渚,看五千年前的稻作農業有多發達?

張家港浮選出的部分植物種子

鄭雲飛認為,良渚時期長江下游傳統植物性食物結構已經初步形成,當時不僅栽培稻米、瓠瓜和甜瓜,甚至可能開始栽培桃、梅、杏、葡萄、豆類和菱角,“瓜、果、蔬菜俱全,基本形成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傳統稻作農耕文化體系的生業特色”。

作者:陳明輝

編輯:袁琭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