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陳卓琳:只要有心 稻草也能變“黃金”

2023-01-03由 二三里AI早晚報 發表于 農業

怎麼製作稻草工藝

陳卓琳:只要有心 稻草也能變“黃金”

原標題:陳卓琳:只要有心,稻草也能變“黃金”

陳卓琳:只要有心 稻草也能變“黃金”

2018年辰溪縣第二屆稻花魚文化節上,展示在景區裡的陳卓琳的稻草工藝品。 通訊員 攝

陳卓琳:只要有心 稻草也能變“黃金”

陳卓琳展示自己的稻草工藝品。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陳淦璋 攝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陳淦璋

20年前,陳卓琳一心想著走出家鄉的大山;20年後的今天,她決意回鄉打造一個“稻草王國”。

只要有心,稻草也能變“黃金”,陳卓琳很有底氣。這些年,她把稻草人這門手藝做成了數百萬元的產業,而且拿到了農業農村部評出的全國創意大賽二等獎,併成為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

3月的懷化市鶴城區,到處是黃澄澄的油菜花海。由城區到鄉村,一派生機勃勃,80後姑娘陳卓琳在花海中鋪展自己的“稻草王國夢想”。

能賺錢的稻草人

學工藝美術的陳卓琳,大專畢業後先後在長沙、杭州等地從事銷售。

久漂在外,陳卓琳於2014年返鄉。第一件事是想著“幹美術的本行”,做花海景觀。

花海景觀投資可不小,陳卓琳不斷學習景觀知識。一次偶然機會,她在一本雜誌上看到稻草工藝品介紹,摸索著做了一批稻草人,讓稍顯單調的花海景觀“靈動”起來。

花海景觀只能“看天吃飯”,倒是稻草人讓陳卓琳發現了商機——全國上下都在發展鄉村旅遊,懷化本地大量種植水稻,稻草資源豐富,“這個新領域值得一試!”

從選擇稻草、設計造型、固定框架,到捆紮技術、編制方法、如何上色,陳卓琳逐漸掌握了全套製作技術,正式成立湖南卓琳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有了在鄉村旅遊打拼的人脈,陳卓琳接到了第一個訂單:20個稻草卡通人物,價格3。2萬元。

第一單,稻草原材料和工人制作成本都偏高,基本沒有利潤,卻讓愛折騰的陳卓琳更有信心了。

解決了稻草收購和製作效率的問題後,卓琳公司2016年的銷售額達到60萬元。對於陳卓琳來說,每一件稻草作品都是藝術品,必須悉心把關。

有客戶給了一個20萬元的大單,但不僅僅是訂購稻草人,而是將園區的策劃、設計等整體打包。

“我自認為用了心的方案,客戶怎麼都不滿意。”陳卓琳發現

,單純靠編織稻草不是辦法,公司必須轉型,必須擁有強大的設計能力和品牌策劃水準,區別於傳統的稻草工藝製造商。

2018年,陳卓琳獲得第二屆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專案創意大賽二等獎。今年1月,她又入選農業農村部評選的第四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典型案例名單。

稻田裡長出新夢想

在懷化市鶴城區的九豐現代農博園內,一處以稻草為主題的“稻夢樂園”格外醒目。這是陳卓琳的產品展示基地。

“之前有段時間,明明客戶在網上談好了初步意向,他們到公司實地一看,報價卻降低了。我百思不得其解。”細心的陳卓琳發現,網際網路時代更講究“場景化購物”,稻草工藝品掛在網上、擺在生產車間,都不如實景展示來得直觀。

為拓寬銷售渠道,陳卓琳先後在山東、安徽、浙江、廣西等地舉辦了稻草藝術展,每次展覽都能獲得不少新資源。城堡、馬車、動植物等造型各異的創意稻作文化工藝品,跟著陳卓琳走進全國120多個旅遊區,全年稻草景觀營業額突破500多萬元。

公司有了穩定經濟效益後,陳卓琳暢想:懷化是雜交水稻的發源地,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如果興建一個稻都小鎮,透過稻草工藝品,展示稻作文化,那該多好啊。

和著鄉村振興的節拍,陳卓琳下定決心:今年要回到自幼長大的懷化市黃金坳鎮盡遠村,把城區的生產車間和展示基地都搬過去,打造一個“稻草王國”。

3月15日上午,陽光灑落在盡遠村的青石板路上,老人們享受著靜謐的時光,這裡的一切彷彿還停留在六百年前。

這個村子,是元末群雄之一陳友諒兵敗之後,陳氏一族陳啟濟舉族遷徙的地方。村裡有明清古建築20多處,倆母園、荷花池、行義小學等古蹟尚在,已被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盡遠村也入列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古老的村落,與四處散佈的油菜花海相映成趣,稻田裡也在播種“新夢想”。陳卓琳說,將再平凡不過的稻草變廢為寶,不僅可以帶動村民就業,還可以帶動旅遊產業,鄉村振興的路子定會越走越寬廣。

■手記

“搬回”農村 前景大好

陳淦璋

小小的個子,不服輸、愛折騰的個性,是陳卓琳給人的第一印象。

創業這些年,事業小有成就,陳卓琳今年主動謀劃把事業“搬回”農村。這不僅僅是鄉愁情結,更多的是為事業拓展發力——盡遠村不僅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有較低的人力成本,更有鄉村振興的大好前景。

陳卓琳的判斷,正符合當前大勢。眾所周知,人才匱乏和年輕人的流失,一直以來是制約農村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今年中央一號檔案提出,要培育高素質農民,組織參加技能評價、學歷教育,設立專門面向農民的技能大賽。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農村創業創新,參與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建設。

當前,在鄉村振興的新格局下,原有的鄉村人才培育模式亟待拓展和升級。如何吸引更多的“陳卓琳們”返鄉,需要從土地、資金、人才和服務等多個方面綜合施策,創造更優的環境和更肥沃的土壤。

宣告: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聯絡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