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速熱的“幾分鐘看電影”應如何轉型

2022-12-31由 北青網 發表于 農業

悠久的意思是什麼

近日,光明日報《網路文藝》版刊發文章《“速食”式短影片追劇能長久嗎》,就短影片對影視劇的“二次創作”現象展開評析與論說。這是一個很有意思也很熱門的話題,值得深入探討。我想就這個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並主要圍繞“幾分鐘看電影”這一形式來談。

速熱的“幾分鐘看電影”應如何轉型

形態上看,“幾分鐘看電影”遵從敘事學的規律特徵,配合嫻熟的快速剪輯技巧,實現劇情的倍速推進;特徵上看,“幾分鐘看電影”擅長電影精華內容的精準提煉,透過繪聲繪色的故事性語言串聯主要情節,輔以簡略、精闢的解讀與品評;效果上看,“幾分鐘看電影”依託網路平臺的傳播影響力,實現對特定受眾群分眾化的定向推送,持續走高的流量熱度使其成為當下值得研究的網路文藝現象。

那麼,網友為何熱衷觀看壓縮餅乾式的“說電影”短影片?火爆背後反映出何種社會文化語境和受眾心理動因?這類二次創作究竟對原創者和觀看者產生哪些影響?

“大腦喜歡故事”,這一源自遠古基因的人類規律特質,仍普遍適用於當下的網路受眾。精妙懸念、精巧反轉、精緻構思、精彩伏筆、精湛創意,一部電影長片中由編劇精心琢磨出的這些主要看點,在“幾分鐘看電影”二次創作者眼中恰恰是敘事剪輯點。憑藉大量、持續、反覆“浸泡”在影片文字中練就的敘事節奏敏感性,自媒體以“精選採擷—極限壓縮—高頻輸出”的純熟剪輯手法,幾分鐘即可帶領網友經歷電影觀眾幾小時才能完整體驗的故事起承轉合。“幾分鐘看電影”深度契合高速運轉的現代都市生活,人們渴望節約時間成本,實現高效娛樂的心理訴求,助推其加速享受到坐過山車般暢快淋漓的“高峰體驗”。

“幾分鐘看電影”區別於倍速播放的優勢在於透過“說電影”的手法,進一步強化了自媒體主播作為敘事代理者的引領作用。自媒體深諳人們繁忙間隙掏出手機放鬆時,渴望第一時間獲知影片的故事脈絡與結局。

綜合來看,“幾分鐘看電影”是以洶湧的敘事加速度和情節衝擊力度,取代電影原作留白處細膩雋永的視聽溫度與思考深度,是透過情節極限壓縮後的高頻輸出,催生網友短時間內“閱片無數”的高效觀影錯覺,構建讀懂電影假象。“幾分鐘看電影”依憑微波爐般強大的“故事速熱”能力,試圖以快制慢吸引觀眾的眼球。

但是,“壓縮餅乾”畢竟不能代替“正餐”。除了極易侵犯版權這一關鍵硬傷外,“幾分鐘看電影”自身仍存在一些亟待關注的突出問題。這是對原版電影乾淨利落的“剝皮切肉”過程,實質上是在去除充滿活力的電影血肉,留存的是僅剩骨架般的“PPT電影”。網友觀看血肉不足的“壓縮電影”時,缺少了對影片留白處的凝視和反思。雖然技術性的剪輯技巧實現了“即時滿足”的情緒共振,卻難以真正激發“延遲滿足”延宕而出的審美回溯,更無法因滌盪觀眾心靈的觸動引發真正的深度共鳴。“幾分鐘看電影”的觀看過程,恰如在品嚐入口即化的美食,無論食材多麼美味,畢竟缺少了口中停留的回味餘香。如此一口一口吃下去的“壓縮餅乾”,儘管能夠“一口吃成個胖子”,但本質上是一種“虛胖”,是缺少靈韻閃現的淺層次觀影快感。

對於“幾分鐘看電影”來說,其“速熱”的故事剪輯手法,“速食”的流媒體觀看模式,“速遞”的大資料演算法推送,可能導致一些網友無法忍受“一口吃不到餡兒”的正常電影觀感,轉而只能接受碎片化的觀影體驗,很有可能潛移默化塑造網友習慣“聽電影”“說電影”而非真正“看電影”的思維模式。

“幾分鐘看電影”的創作者有必要利用自身豐富的觀影經驗、嫻熟的剪輯技術和成熟的創意思維,轉換工作性質,踏入新的領域。例如,影視公司自身擁有影視作品的內容版權,需要製作大量富有創意且剪輯精巧的主渠道預告片、宣傳片和“二渠道”宣傳短影片。從事這項工作,需要具備剪輯精髓拿捏、敘事節奏把握、隱含彩蛋挖掘、觀眾心理駕馭等綜合能力。這對於“幾分鐘看電影”創作者來說是可以勝任的。

歸根結底,“二創改原創”是轉型升級的一種路徑。能夠在“幾分鐘看電影”短影片領域有所建樹的自媒體人,往往都具有對於人情世事敏銳的觀察力和思考深度,他們既具備“一幀一幀”拉片的耐勞心態與對電影藝術的投入熱情,也顯示出在跨領域文化創意與文藝評論層面的敏銳素質。因此,他們往往可以將這一身本領遷移到寬泛而具有話題性的社會現象與文藝評論領域,藉助當前新穎的前沿傳播手段,成為新型話題互動的原創者。實際上,當前眾多“幾分鐘看電影”知名主播早已“出圈”探路、深耕多時,並充分發揮其影像敘事的思維和技術優勢,展現出在跨界話題領域的點評才華。

“幾分鐘看電影”也屬於“文藝評論”的範疇。當前網路文藝評論人才隊伍建設,不僅需要培養“學院派”理論專家,也需要充分調動長期在網路一線摸爬滾打的“實踐派”職業人才。他們從實踐中摸索出的一些規律和認識,如果可以被創造性吸納和提煉,有利於提高網路文藝理論的針對性與啟發性。

文/周粟(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副編審、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編輯/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