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彝族藝術文化

2022-12-27由 彝空間音樂文化 發表于 農業

彝族分為哪幾種

彝族人民在漫長的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中,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文化藝術,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有神話、傳說故事、民歌、音樂、舞蹈等。

彝族藝術文化

一、民間文學

(一)神話

《勒俄特依》是涼山彝族創世史詩,為涼山彝族世代傳頌,婦孺皆知。全詩共有15章,基本包括彝族神話的全部內容,敘述了天地的形成和演變,萬物、人類的起源和演變,彝族社會的產生和發展,以及彝族先民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等。

史詩大意為:遠古的時候,宇宙完全處在混沌之中。後來,經過無數次的演變,最後由一些霧露似的元素凝結成龐大無比的一個球體。但是,天地仍未形成。恩梯古茲便召集四方眾神商量開天劈地一事。眾神們各盡其力,各顯神通。顧莫阿爾製做工具交給眾神們,眾神們撬開了天地,再把地劈成山、溝、壩等。隨後阿俄署補往返於天地之間,從天上引來花草樹木種,並配以各種飛禽走獸。從此大地有了生機,‘雪子”十二種就此繁衍。阿妞都日則撥出6個太陽、7個月亮,喚出3排星、4仙星,天上繁星齊明。但太陽太多,烈焰使萬物都烤焦了,於是英雄支格阿魯,射落5個太陽、6個月亮,只留下1個獨眼太陽和1個缺口的月亮。誰知獨日獨月又都不肯出來,地上一片漆黑,巴肯阿支絞盡腦汁呼日喚月,最後叫白公雞撥出太陽、喚出月亮。接著一場災難又降臨,巨大的毒蛇、蛤蟆、蚊蠅、螞蟻、蚱蜢到處傷人吃人、毀壞莊稼,人類的生存遭到嚴重的威脅。支格阿魯幾經艱險,又把它們全部制服。史詩進而敘述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詩勒俄特尋父買父;彝族先民與洪水作鬥爭;彝族先民遊牧遷徙、尋覓“樂土”;古候、曲涅兩部落為土地等引起的爭執和械鬥;古候、曲涅兩部落的分支及分佈等。

(二)傳說

彝族的傳說,有《海畢詩祖和體畢基姆》、《阿蘇拉則和妞諾阿蘇》、《拉疵俄久》、《古候·曲涅的遷徙》、《阿依楚屏》、《火把節的來歷》、《祖靈牌的來歷》、《彝族年的來歷》、《布穀鳥和雉雞》等。

《阿依楚屏》大意是:相傳阿依楚屏有隻舌尖為9葉的綿羊——約給哈佳。約給哈佳喜高鳴,天下四方都能聽到。施歌土司向楚屏索取被拒絕,便把楚屏囚禁起來,並宰殺了約給哈佳。楚屏在獄中寫信給家人求救,其妻阿絲木嘎到處請求援兵,好姑拉達民眾一呼百應,營救出阿依楚屏,焚燬了土司官署,並轉兵圍攻出外的施歌上司,施歌上吊自縊。

《祖靈牌的來歷》大意為:古時候,有一名叫吉都阿普的老者,為娶兒媳,遊說四方,終於聘娶一位賢慧的兒媳,並生了一男孩。後來,阿普的兒子外出狩獵失蹤。阿普臨終前吩咐其媳及孫子,他死後7天變作一隻牛蜂,領他們去找失蹤親人。阿普死後第7天,果真有一牛蜂引導母子前行,並幾經周折找到了阿普的兒子,隨後一家人圍坐在牛蜂最後停留的竹下哭泣。為紀念吉都阿普,他們將竹拔來敬貢,每逢節慶之際,以酒肉敬獻,祈求吉都阿普保佑全家,人畜興旺、五穀豐登。

(三)故事

彝區流傳的故事,有《人為什麼會說話》、《惹底索虎與妖婆》、《畢摩和兩姐妹》、《牧童與妖婆》、《長腳人》、《矮人》等童話;有《猴子與蚱蜢交戰》、《兔子與青蛙賽跑》、《聰明的小白兔》、《狐狸和老虎》、《青蛙和老虎》。《兔子和老虎》、《兔子和熊》等動物故事;有《智慧者與大力士》、《蟬與螞蟻》等寓言故事;有《補阿詩嘎娓》、《兩姐妹》等生活故事;有《主子家打架》、《悼唁主子》、《打魚》等以機智人物雙郭克惹的故事為代表的笑話故事。

《青蛙和老虎》大意是:從前,有隻飢餓的老虎,見一青蛙,垂涎三尺。於是,青蛙與老虎比賽跳遠,後又比賽吐物,以決青蛙的死活。青蛙趁老虎酣睡,悄悄將裝有幾粒砂子的豬尿泡拴在老虎尾上,並大喊“青蛙擊鼓軍到了”。老虎信以為真,慌忙逃竄,愈跑“沙沙”響聲愈烈,最後竄人刺叢,豬尿泡刺破,老虎求得一憩後在猴子的慫恿下,老虎與猴子綁在一起,去找青蛙報仇。青蛙見狀吼道:“醜猴,你終於拉頭老虎來還我的債了,是頭肥的還是瘦的”?老虎懷疑這是猴子與青蛙事先策劃好的,便連忙往回逃,最後猴子被老虎拖死,老虎也掉下峭崖摔死。

(四)民歌

彝族民歌,有情歌、音歌、悼歌、兒歌、酒歌、祭祀歌、婚禮歌、節日歌、迎賓待客歌、勞動歌等。

l、情歌:彝區流傳的情歌較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愛情長詩《阿冉妞》(譯為《我的麼表妹》)。《阿冉妞》以抒情與敘事相結合的方式,描述一對自幼相親相愛的情人,被女方父母強行拆散,把女兒嫁給有錢人家,女兒始終不屈,殉情而死。

2、音歌:彝區流傳的苦歌有《吉赤約嘎》、《阿膜妮惹》。《甘嫫阿妞》、《阿依阿芝》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哭嫁歌——《阿嫫妮惹》(譯為《媽媽的女兒》或《可憐喲·女兒》)。《阿嫫妮惹》抒寫了出嫁姑娘千迴百轉的愁腸和對悲慘命運的恐慌。絕望,公開指責和咒罵承襲舊章賣女逼婚的父兄,道出千千萬萬受歧視、受奴役。受奴隸制婚姻摧殘的彝族婦女的心聲。

3、悼歌:彝區的悼歌很多,其中為老人辦喪事和安靈、送靈時唱的“瓦茲勒”和“層格”兩大調最具特色。

層格,主要表達聽到噩耗後的驚詫和悲痛,為死者靈魂開路,並祈求死者的陰魂不要變作空中的雄鷹、山中的野狼……而要“變作空中的大雁,春來秋去,即使不能見到身影,只要能聽到叫聲,子孫也感受到您的溫存……”等。

4、兒歌:彝區的兒歌,有《呼喚太陽》、《打扮再好也沒用》等。《呼喚太陽》唱道:“太陽公公啊,您莫只顧躲在雲層後,您可聽到我們在呼喚您。太陽公公啊,快向人間灑下您的溫暖,您可知道我們已冷得顫抖不止。太陽公公啊,若你的孩子受冷,我們甘願獻給僅有的破羊皮;若您的孩子捱餓,我們甘願奉獻僅有的雞蛋炒麵。太陽公公啊,可您要快出來,快出來……”

(五)爾比爾吉和《瑪牧特依》

爾比爾吉,是涼山彝族口頭文學的又一類。它既有諺語的哲理、諷喻、訓誡和概括,又有詩的抒情和生動的描繪。它概括和反映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生產生活和階級鬥爭的經驗等,觸及到彝族人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瑪牧特依》是流存於大J涼山彝區的一部長篇i);l世箴言錄,是彝族古代社會的一部“道德經”。它以一個男子的一生作主線,以精美的“爾比爾吉”語作敘述,道出男子各個年齡階段的生理特徵和思想意識以及應具有的“德”和“行”,概括和總結現實、人生與經驗。《瑪牧特依》寫道:“一歲兩歲時,躺在母懷裡,伸手抓母胸”;“一輪十三歲,只顧玩和要,一日九處玩”;“二輪二十五,有嘴不對敵,有腳不下地”;“八輪九十九,腳被蟲咬不感覺,手被雞啄不知曉”。《瑪牧特依》還寫道:“人類勤儉好,勤儉會致富;牲畜喂鹽好,喂鹽會長膘;土地施肥好,施肥會豐收”。“貪食不成食,錢財只一天,友誼是一生”。“賢者勤學好問,庸者貪吃酣睡’等。

(六)謎語

彝族謎語精美、形象、生動,數量甚多,幾乎每一常見事物都可成謎。如:

山巔嫩竹無節枝——頭髮

姐妹相見隔座山——雙眼

三人合頂一把傘——鍋樁石

烏黑木棍不可握——蛇

空中槍桿不可折——雷電

壘壘白石元一可擲——牙齒

三百士兵只系一根腰帶——柵欄

老人坐屋鬍鬚露門外——玉米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