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為啥玉米產量比小麥和水稻高那麼多,卻很少有國家將它作為主糧?

2022-12-03由 知識TenT 發表于 農業

什麼叫農藝技術

這幾個月,全球的糧食價格上漲,

“糧食危機”

言論也一時盛行。

很多國家為了端穩自己手裡的飯碗,已經開始採取措施了。糧食安全問題進入了公眾的視野。不過身在中國,你自然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我們飯碗誰也搶不走。

為啥玉米產量比小麥和水稻高那麼多,卻很少有國家將它作為主糧?

不過,安心之餘,有很多細心的網友發現,玉米作為全世界種植面積最大的作物,其畝產量也比作為主糧的小麥和水稻高那麼多,為何卻很少有國家將玉米作為主糧呢?

玉米創下的產量奇蹟

首先,我們來看看我們的玉米究竟產量如何。是否真的比水稻小麥高很多。

先看小麥,小麥的畝產巔峰是由紐西蘭南島的小鎮戈爾上的奧塔馬農場創造的,換算成畝產大約是

1042.4公斤

,一噸多一點點,這基本上已經是小麥的產量上限了。

為啥玉米產量比小麥和水稻高那麼多,卻很少有國家將它作為主糧?

其次是水稻,河北省的矽谷農業科學院的“雜交水稻”示範基地是大規模水稻種植產量記錄的保持者,經過現場驗證,畝產達到了

1326.77公斤

經過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這兩種糧食作物的畝產都超過了一噸,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但是這對於玉米的最高畝產來說都是弟弟,玉米的畝產記錄是

2576公斤!一畝!2.5噸!

這是2019年美國玉米競賽的冠軍農場創造的。

所以,先別說為啥玉米不是主糧!誰能告訴我為什麼都是植物,玉米的產量能比小麥和水稻高這麼多?

這裡就不得不講到兩個概念了。

C3和C4植物

第一個是C3植物,就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初產物是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的植物(這裡的C表示元素週期表中的碳元素,下文C4植物同理),而小麥和水稻都屬於這一類的植物。

但是,玉米卻是C4植物。即最初產物不是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而是四碳化合物蘋果酸或天門冬氨酸的植物。

簡單來說,C4植物更加的高階,相比C3植物具有生長能力強、二氧化碳利用率高、需水分量少等許多優點。

為啥玉米產量比小麥和水稻高那麼多,卻很少有國家將它作為主糧?

C4植物的光合作用途徑

舉個不是特別恰當的例子,甲乙兩個人吃同樣的飯,因為甲的技術更好,甲能幹更多的活。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玉米比小麥和水稻產量高,就不足為奇了,只不過這個高的幅度,確實有點大。

玉米為什麼不被作為主糧?

那既然玉米比水稻小麥產量高是事實,那為啥玉米還沒能取代後兩者成為主糧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

大家仔細看上述最高產量的表述,水稻的產量記錄是“大規模水稻種植產量記錄”,而玉米的紀錄則是“2019年美國玉米競賽”創造的。

這兩者一個是大規模種植,一個是比賽記錄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次年的美國玉米競賽,冠軍產量就降低到了1994。07公斤/畝。所以這兩者自然不能劃等號。如果將這個用於比賽的品種,大規模推廣,那麼畝產量是絕對到不了2。5噸的。

為啥玉米產量比小麥和水稻高那麼多,卻很少有國家將它作為主糧?

其次就是,我們必須要承認,雖然我們的水稻和小麥在我國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之下,產量高居世界前列,但是

在玉米的產量上,我國確實和西方國家有一定的差距。

我國的玉米產量最高紀錄為1663。25公斤,實際的產量還要低一點。而水稻呢?雖然我們也不能保證水稻的產量能保持在最高記錄這麼誇張,但是畝產1000公斤還是差不多的。相比起玉米,和國際的距離就沒那麼誇張了。

其次:

能不能當主糧,不光要看產量。作物自身的很多要素也要考慮進去。

要作為糧食作物,首先要滿足的就是能吃飽。也就是要求,

食物裡面的糖類(主要是澱粉)含量一定要高

,而玉米粒中糖類的含量相比於水稻和小麥還是要低不少的。

為啥玉米產量比小麥和水稻高那麼多,卻很少有國家將它作為主糧?

玉米麵的口感比不上面粉

而至於其他營養物質——比如蛋白質、維生素等等,雖然麵粉和大米中也含有,但是我們壓根就沒指望吃主食來補充這些東西。

在不愁吃穿的時候,自然有很多的其他食物補充這些營養物質,而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這時候恐怕你只需要糖類先讓你活下去,至於其他營養物質,那就更不重要了。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說,在營養物質上,玉米也不適合當主糧。此外,由於玉米屬於粗糧,富含很多纖維。這些物質吃進去之後,雖然當場覺得很有飽腹感,但是因為我們人體並不能很好地消化這些纖維,所以它們最後就順著大便排出體外了,

根本就不能被人體吸收充當供能物質。

並且,由於這些纖維的存在,玉米麵的口感相比於麵粉,那也是差得多。你會感覺玉米麵做出的食物,在嘴裡很久都嚼不爛。往下吞嚥時還會刺激自己的咽喉處。

為啥玉米產量比小麥和水稻高那麼多,卻很少有國家將它作為主糧?

之所以覺得玉米餅好吃是因為裡面按比例加了麵粉

這些經歷,各位70後和部分80後應該或多或少經歷過。至於90後和00後,那我建議大家可以動手將玉米麵摻水和麵然後做成玉米餅,注意不要一點麵粉也不要加!然後自己嚐嚐味道嗎,特別要試試好不好吞嚥。你就知道為啥玉米不適合做主糧了。

每年生產那麼多的玉米,都去哪裡了?

那既然玉米不好吃,為啥我國還要種那麼多玉米呢?

2021年我國玉米總消費量就達到了2億8205萬噸,比水稻還要多。其實,玉米作為我們的食物,佔比是很少的。大家想想自家的一日三餐,最多也就是喝點玉米粥吧。

為啥玉米產量比小麥和水稻高那麼多,卻很少有國家將它作為主糧?

玉米的主要用途是加工成飼料

這裡面的大頭,大約70%都被當作了牲畜的飼料,剩下的30%裡又有很大一部分被用作了工業原料,還有用作種子的一部分。被大夥端上餐桌的,也就不到1000萬噸。這個規模和小麥水稻是沒法比的。

並且,被人食用的這部分玉米也不是以玉米麵的形式被消費的,其主要的形式是:

鮮食玉米。

大夥說吃玉米,應該都是拿出一根已經煮熟的玉米棒子直接吃玉米粒。很少有去吃玉米餅的吧。鮮食玉米就是指的這種煮熟上嘴直接啃的玉米。甚至有一些甜玉米,都不需要煮熟,當水果直接生吃。

為啥玉米產量比小麥和水稻高那麼多,卻很少有國家將它作為主糧?

包裝好的鮮食甜玉米

提到鮮食玉米,這裡必須要說一下。我們正常定義上的玉米產量,一個是玉米晾乾後只計算玉米粒的重量。而鮮食玉米的產量,則是直接把成熟的玉米整個掰下來,連同玉米骨頭,玉米粒還有葉子一起計算的重量。並且由於鮮食玉米沒晾乾,含水量更高,自然也更重。

所以,在玉米的總產量中算上這一部分,其實可以說是相當“犯規”的。

“主糧戰爭”之“土豆的逆襲”

最後有一個小插曲,雖然玉米晉級為主糧無望,但是原本作為蔬菜的土豆,大有進軍主糧的趨勢。

因此在2016年,農業部正式釋出《關於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指導意見》,將馬鈴薯作為主糧產品進行產業化開發。

為啥玉米產量比小麥和水稻高那麼多,卻很少有國家將它作為主糧?

土豆未來可能成為主糧

首先土豆的畝產可輕易達到2000公斤,並且土豆不僅富含澱粉,其他的營養物質含量也相當豐富。比如土豆是難得的高鉀食物,每100克土豆含鉀502毫克有助於血壓降低。並且,土豆的吃法豐富,可以說中國有的烹飪方式都能用來烹飪土豆,口感自然沒得說。

所以呢,

總結一下。

玉米作為C4植物確實產量上要比作為C3植物的小麥和水稻要高。但是在我國的實際生產中,這個產量領先的幅度有限。另外因為玉米本身的營養物質構成,加上玉米麵差勁的口感,導致我們不會玉米作為主糧。比起玉米,倒不如指望一下土豆的逆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