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交易成本的理論,應用於社會各種領域的分析

2022-12-02由 小希聊財經 發表于 農業

橫向一體化注意什麼問題

前言

交易成本理論應用於社會各種領域的分析,但是都基於一點假設,即技術條件沒有發生變化。但是,當前的數字技術進步非常快,這樣的進步是如何影響交易成本的,又是如何影響生產成本的,進而影響社會合作方式的,這將是未來交易成本理論需要回答的基本問題,本部分僅僅是一個開始。

一、交易成本理論的學科拓展

(一)行為假設的拓展。

有限理性假設意味著交易成本理論一直存在行為主義,只是很少學者會往這方面想。這方面的未來研究很大程度上涉及到心理學,比如說:探索(啟發)法、注意力、風險偏好和偏差(強調行為不確定性)。從心理學角度,有限理性也意味著交易的治理機制選擇可能不符合交易成本理論的標準,這就是一種理論張力。源於決策理論和社會心理學理論提出,整體法、注意力、風險偏好和偏見是如何影響決策者判斷,以及機會主義行為可能發生的程度等。社會心理學這方面的研究還可以幫助確定行為不確定性是如何被感知的,又是如何融合進決策者的治理機制選擇的。當然,這方面的研究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決策者會選擇出不如意的治理機制的。至於機會主義行為,交易成本理論太悲觀了,沒有把行為主義融入機會主義假設中。國際商務文獻中將機會主義假設放鬆了一些(考慮人性的不同觀點),提出

“有限可靠性”這一概念。

交易成本的理論,應用於社會各種領域的分析

事實上,從行為經濟學和心理學的不同流派出發,我們可以更好地瞭解“機會主義行為”。機會主義假設與社會學相關研究也有聯絡。比如說,對組織之間信任的研究發現、信任與組織之間合作績效成正比、組織信任可以改變正式治理機制的程度等。信任的不同方面可以替代或是補充正式的治理機制,信任可以改善關係,提高績效。那麼,這種信任從哪裡來呢?信任隨交往的頻率提升而提升,會從基於計算的信任轉向基於忠誠的、整體性信任。在這樣的世界裡,信任是機會主義行為的解毒劑。當然,也有少部分研究顯示,信任與機會主義行為的關係沒有那麼簡單。機會主義假設與社會學的另一方面聯絡體現在對“非正式組織”的研究。交易成本理論比較關注正式組織機制,也有分析非正式組織的作用。近幾十年來,交易成本理論開始討論它們之間是互補還是替代關係。

交易成本的理論,應用於社會各種領域的分析

(二)交易特徵的拓展。

對資產專用性的拓展主要體現在測度資產專用性的方法上。當前,利用研發和市場密度資料,可能都不太能夠準確度量資產專用性,而且一般只是測量一方的資產專用性,而不是雙方的。而且,當前的數字化轉型所涉及到的投資型別和企業所做出的承諾,可能會改變資產專用性的概念。這方面工作以後可以進一步展開,根據具體場景更加精確地區分資產專用性的類別,也需要更精確(根據型別細分)的資料。同時,收集一手資料的調查問卷需要設計的更好一點,還需要設計交易雙方的資料。至於不確定性方面,一方面是行為不確定性的擴充套件。國際商務文獻已經提出行為不確定性的各種源泉,但是沒有對這些因素進行系統歸類。經驗工作上,也沒有清晰說明行為不確定性的客觀或主觀的度量方法。另一方面是有關環境不確定性的,環境不確定性經驗研究方面,其對治理機制選擇的直接影響研究是比較少的,但是和專用性資產聯合影響治理機制的選擇還是有的。針對行為不確定性,有些學者強調Koopmans的“附屬性不確定性”,即:沒有能力預測其他人的非策略性行為,比如說交易雙方不可簡約的知識差異、有限可靠性都會影響治理機制的選擇。

另外,國際商務文獻對行為不確定性的細分和強調做出了貢獻,這些文獻主要討論橫向一體化,而不是縱向一體化。橫向一體化試圖整合更大範圍的產品和服務種類,而縱向一體化則是強調生產過程不同階段的依賴性。為什麼要討論橫向一體化呢?因為簽約過程中存在資訊不對稱、度量成本都可能導致行為的不確定性,進而導致企業的橫向一體化。國際商務文獻還考察行為不確定性的其他源頭,比如:很多研究考察了不同國家的文化距離,文化距離增加了行為不確定性,進而影響治理機制的選擇,文化距離也使得交易雙方難以在事前理解和預測交易雙方的行為,也會增加事後的監督成本。隨著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另外一種行為不確定性被討論的很多:可佔用性。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專利系統)可以降低行為不確定性的風險,當然也可以透過環境不確定性來降低行為不確定性的風險。,可佔用性越強,採用科層治理的可能性就越少。這方面的研究還存在一個問題,即:對行為不確定性的分類非常重要,資訊經濟學區分事前和事後的資訊不對稱,進而影響行為不確定性,社會學研究了交易雙方行為“不相似性”或“同質性”對行為不確定性的影響:制度理論分析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行為不確定性。第三個交易特徵是頻率,之前交易成本理論在這一方面關注比較少。重複交易(交易頻率)可以和信任的發展聯絡起來,也可以和降低資訊不對稱、發展慣例聯絡起來。未來這方面的研究可以考察基於成本的、基於信任的或基於慣例的效應。頻率大的交易(重複交易)更適合層級治理(相比較於其他治理機制:信任或是慣例的發展)。

交易成本的理論,應用於社會各種領域的分析

(三)治理機制的拓展。

除了市場、科層和混合型組織三種治理機制之外,還可以考察一下其他的治理機制,如關係治理。關係治理之所以會受到如此的重視,主要是因為之前的交易成本理論源自於歐美國家,這些國家的契約精神、規則意識和亞洲國家(尤其是東亞國家)有很大的差異,東亞國家的集體主義文化,強調隱性合約,強調關係。當然,關係治理是否是不同於市場與科層的另外一種治理機制,還是一套影響交易成本理論中行為不確定性的社會機制,還有待討論。當然,要更好地討論關係治理問題,需要一個更加一致的交易成本理論架構,這還有待於研究者進一步努力。我們歸納一下,交易成本理論的行為假設增加了有限可靠性,交易特徵增加了市場厚度(資產專用性、網路效應、薄市場的其他源頭)、行為不確定性(資訊不對稱、可佔用性,產出度量成本、行為度量成本)、環境不確定性的討論。

交易成本的理論,應用於社會各種領域的分析

二、交易成本理論的應用拓展

(一)技術進步:平臺與治理。

隨著數字技術在經濟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入,交易成本理論被應用去解釋各種新領域的現象,比如:電子商務、聯盟叢集、創新生態系統、技術平臺等。可以用交易成本理論解釋這些新現象,同時也有可能利用這些新現象去拓展交易成本理論。諸如平臺和生態系統這樣的新商業模式,有著多個參與者,這與傳統交易成本理論中的兩個參與者不同,這種新場景可能會極大豐富交易成本理論。基於平臺的生態系統中涉及兩種成本:規模經濟和轉換成本。像亞馬遜這樣的平臺,就是由於上下游商業企業最優規模差異帶來的。設計、製造與零售一個行動電話的最優規模是比設計一個應用軟體的最優規模來得大。蘋果可以和應用軟體開發商簽約,而不是將應用軟體生產納入了企業之內,這一點和藥品開發是相似的,因為新藥品研發的最優規模小於藥品營銷的最優規模,這就導致大量新藥品研發企業與少量藥品銷售商之間簽約。蘋果相對於應用軟體開發商有更大的權力,大藥品銷售商相對於新藥品開發商有更大的權力,就是因為蘋果公司和大藥品銷售商有更大的規模經濟,也就是有更低的成本。亞馬遜作為一個零售平臺,因為先發者優勢和顧客轉移成本,相對於使用該平臺的這些企業,亞馬遜更有權力。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突飛猛進,網路效應通常會擴大規模經濟和先發優勢,這樣的網路效應甚至導致少數幾個在位者“贏者通吃”。撬掉一個在位者的高難度也會導致新平臺更高的套牢風險。

交易成本的理論,應用於社會各種領域的分析

(二)技術進步: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交易成本。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大資料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這些發展會影響企業所面臨的行為不確定性,會影響不同治理機制的相對成本。比如說,那些關注簽約問題的法律學者、法律實踐者和管理學者們,開始使用上述技術來草擬合同、評價和分析合同,這將使簽約執行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降低基於市場的交易成本。這些技術導致在企業內任務和決策自動化的極大提升和擴張。人力資源學者和實踐者也發現了這些技術對於監督和評價員工的好處。因而,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的進展可能減少員工偷懶行為,也會降低監督員工的成本和需要,或者說更為一般性的機會主義行為。這些技術不僅會讓交易更有效率,同樣也會提高科層制的效率。當然,這些技術對各種治理機制的成本都會有影響,這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結語

很多學者不僅努力將交易成本理論應用到各個領域,如經濟領域、政治領域、社會領域等,同時學者們也努力從社會學和心理學兩個學科視角完善理論的框架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