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抓好晚稻種子消毒及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控工作

2021-08-06由 九派健康 發表于 農業

南方水稻一年幾集

我市早稻已進入蠟熟期,當前正值晚稻秧田整地、浸(播)種準備階段,廣大農民朋友在做好早稻後期病蟲害防治的同時,要切實抓好晚稻種子消毒及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控工作。

一、抓好晚稻種子消毒工作

種子消毒可殺滅附著在稻種上的稻瘟病、稻曲病、細條病、白葉枯病、胡麻葉斑病等病原菌,減輕水稻病害的發生。方法:

1、咪鮮胺消毒法:

將谷種浸泡於25%咪鮮胺(使百克)藥液12-24小時,浸後撈起即可進行催芽播種;

2、強氯精消毒法:

或用清水預浸種子12小時,撈起滴乾水後放入500倍強氯精藥液浸種12小時,每隔3-4小時翻動一次,浸後撈起用清水沖洗乾淨後進行催芽播種。

二、抓好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控工作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和水稻橙葉病分別由白背飛蝨和葉蟬傳播,重點抓好晚稻秧田期和本田前期這兩個關鍵時期的安全保護,採取“殺滅傳毒害蟲、切斷毒源,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後期和治蟲防病”的防治策略,壓低傳毒蟲源基數,降低傳毒風險,各地要注意做好防控工作,抓好幾點關鍵防治技術措施:

1、做好拌種。

種子催芽露白後,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5-20克或高滲吡蟲啉有效成分1克或噻嗪酮有效成分3克,先與少量細土或穀糠拌勻,再均勻拌1公斤種子(以幹種子計重),即可播種。

2、選好秧田,減少病毒病病蟲源。

秧田應選擇遠離感染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早稻田,避免二次感染,同時可避免早稻收穫後帶毒白背飛蝨傳毒為害。

3、推行防蟲網育秧技術。

水稻播種後用 20目以上防蟲網全程覆蓋育秧,可有效地阻截帶毒白背飛蝨和葉蟬傳播病害,可預防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等主要病蟲為害,還可以避免三化螟等害蟲為害,既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亦可有效保護田園的環境。

4、治蟲防病。

秧田期採用防蟲網育秧或經拌種處理的,移栽前施“送嫁藥”一次;沒有藥劑拌種處理的在一葉一心期和移栽前3—5天各噴藥一次,藥劑採用吡蟲啉或噻蟲嗪+毒氟磷或病毒A。移栽後約7天即分櫱期施一次藥,推薦選用吡蚜酮、烯啶蟲胺、醚菊酯、噻蟲嗪、呋蟲胺、噻嗪酮等。

5、及時拔除病株。

秧苗期和本田前期,發現感染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病株要及時拔除,埋入泥中。發病特別嚴重的田塊,應及時翻耕改種。

注:請按操作說明使用農藥,謹防農藥中毒;勿亂丟棄農藥瓶子(袋子),美麗鄉村,清潔田園,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