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勞動時評」深入實際解決問題應該成為工會機關工作常態

2022-10-13由 勞動午報 發表于 農業

報載的載怎麼讀

「勞動時評」深入實際解決問題應該成為工會機關工作常態

“各級工會幹部要撲下身子、沉到一線,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企業的‘急難愁盼’。”這話說得很好,但不能只是在“搞活動”時才作為要求提出,而是應該要求工會幹部時時刻刻這樣做。

報載,某地工會今年以來組織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著力為企業和職工辦實事、解難題,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和職工創新創造活力,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收集企業反映問題××條,已辦結××條,辦結率××,其他需協調相關部門研究解決的問題正在加速推進中,所有事項均跟蹤到底、銷號清零。

或許是由於類似報道很多,算不得新聞,感覺也未免平淡了,更沒覺得需要誇讚。讀多了,反而引發一點相關的思考。

“萬人助萬企”顯然是上級工會派員到企業幫助工作,而不是企業工會幹部自發行為。說起來,這項活動發現了不少問題,也解決了其中的大多數,稱得上成績了。但是,如果嚴格要求,依理評說,這些工作是不是本就應該做,而且應該做好的呢?答案是肯定的。否則,企業工會幹部整天與職工群眾摸爬滾打在一起,時刻面對各種問題,做了那麼多工作,如果都一一報道表揚,豈不報不勝報?

工會是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是做群眾工作的。職工群眾在哪裡,工會工作就應該做到哪裡。工會機關雖然負有領導責任,以指導下級工作為主,但密切聯絡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卻是義不容辭的職責所在。機關裡沒有一線職工,實際問題也大多發生在基層,即使指導工作也不能靠坐在辦公室“拍腦門”。

現在大家都在學黨史。回顧建黨之初,那麼多黨的領導幹部、工運領袖,無不親身到工人群眾中去,宣傳、發動、組織工人運動,紮紮實實做群眾工作,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才有了工人運動的發展、壯大,才有了革命的成功。何以在今天,工會機關幹部搞個下基層活動就需要當作新聞呢?

毋庸諱言,現在工會機關的多數幹部都沒有基層工作經歷,對基層情況體驗甚少,對一線工人缺乏認知和感情,這是當前做工會工作亟待改進的方面。在這樣的背景下,工會機關幹部經常下基層是不可或缺的“必修課”“基本功”,沒有基層經歷,很難做好工會工作、群眾工作。

新的歷史條件下,工會工作有許多新問題、新做法、新經驗,這些都發生、產生在基層。工會機關幹部坐在辦公室,靠聽彙報、看材料,很難發現或及早發現問題,發現新鮮經驗,又怎麼能夠給下級工會工作以切實的指導呢?

“各級工會幹部要撲下身子、沉到一線,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企業的‘急難愁盼’。”這話說得很好,但不能只是在“搞活動”時才作為要求提出,而是應該要求工會幹部時時刻刻這樣做。既然工會是職工群眾的“孃家人”,就不應該有什麼“活動”時才如何如何。深入實際,解決問題是工會機關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

工會自身建設改革,有“強三性、去四化”的要求,其中,機關化、行政化是必須改革的兩大弊端,工會最大的危險就是脫離職工群眾,對於工會機關而言,尤其是這樣。因此,工會機關幹部下基層、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解決問題應該成為工作常態,那時,我們才能說,工會組織徹底革除了機關化、行政化。

□張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