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2022-10-05由 每日養生談 發表于 農業

10月30日屬於什麼季節

說起重陽節的來歷,主要是因為重陽當天為農曆九月九日,那麼九這個數字又有什麼含義呢?

其中《易經》就曾記載道:“陽爻為九”,即古人認為九為陽數,所以我們不難看出,在農曆九月九日中,正包含重疊了兩個九字,也既因此九月九日即被古人命名為重陽節。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且在古代,古人以為數字中的九為眾數之“最”,且同時也代表了人中之“極”,所謂“九五之尊、三六九等”皆由此而來;我們要知道古代的權力之極為皇帝,而人壽之極則被稱為“期頤”。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所以每逢重陽節歷代帝王都會在當天舉辦家宴、祭祖、祈福等重大活動,同樣在民間,大江南北的百姓們也會聚集在一起為老人慶賀長生,並祝福他們能長壽圓滿,且一旦時間臨近重陽佳節,古時親友也會爭相從外地返鄉來踏青飲宴,而趕不上與家人團圓的人群中,正有那位寫下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王維。

說起“茱萸”,可謂大受我們中國老百姓的歡迎,每逢重陽,便能看到家家戶戶爭相插起茱萸,而說起重陽為什麼也要插茱萸。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這是因為重陽節已為寒露之後,彼時中國的大部分割槽域已感受到了晚秋初冬的寒意,因此為了禦寒驅邪,百姓們便會在屋外房門掛上茱萸,同時在明代以前,當辣椒尚未傳入中國時,重陽節百姓們還會用茱萸入菜,以取其辛辣來驅散寒意,溫暖身心。

重陽之時:吃喝起居要講究

說起重陽節的吃喝起居講究那可多了去了,首先第一個著名習俗便是戴插茱萸,如《風土記》所記載:“是月(農曆九月)九日,採茱萸插頭鬢,避惡氣而預初寒。”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因為古時辣味來源不足,古人能在自然界獲得的辣味基本只限於:蔥薑蒜韭,而茱萸算是其中辣味較足者,所以古人認為佩戴帶有辣味的茱萸能起禦寒的作用。

其次《西京記》曰:“九日配茱萸,餌糕,飲菊花酒,令人壽長。”除了戴茱萸出門的老傳統,古人還會在重陽節吃“餌糕”飲菊花酒,這裡的“餌糕”其實就是重陽糕,它又名桂花糕。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以前常見於江浙滬地區,但如今已經不怎麼流行了,相傳在上古重陽糕本是一種祭祖用的糕點,因此在重陽節當天吃重陽糕,一是應了重陽祭祖之俗;二是還能感懷逝去的親朋以體會現在的美好。

再者說起這個菊花酒,菊花酒在古時也被稱為“長壽酒”,因其味清涼甜美,且多產於重陽佳節前後,故自古便是重陽節必飲的佳品,且菊花酒也很早被古人認定為是可以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著名如陶淵明這樣的大詩人亦對菊花酒留有:“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頹齡”的讚美。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而關於菊花《食療本草》曾記載重陽節古人會:“(九月九)採甘菊與茯苓,食之令人不老”,所以往往在重陽節,古人除了賞菊慶壽外,還會在宴後吃一碗金菊茯苓粥,中醫認為茯苓味甘、淡、性平,而食甘正也應了《孫真人》中:“(農曆九月)宜堅苦增甘,補肝益腎,助脾滋胃,養元氣”的說法。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因此重陽節我們得注意要記得脾胃的調理,少吃酸苦之物,古人認為脾主運化,脾健則胃強,胃強則元氣旺。

最後“秋風起,鴨子肥。”重陽節之後正也是肥鴨上市的大好時節,中醫認為:“(鴨肉)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解水,養胃生津。”所以不妨在重陽家宴時上一道滋補鴨湯,鴨肉既能對抗秋燥,同時也是一道極好的秋膘上品。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重陽以後:記得“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九月九日,彼時春夏旺盛的陽氣已徹底地出現了衰退之象,說白了就是要徹底轉涼了,此時不僅南方多地會感受到明顯的溫度下降,同期的北方早已是陰氣大盛,寒風多發了,為此重陽節大家踏青飲宴之時,請務必要注意身體的保暖情況。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如《孫真人》一書中所說:“九月陽氣已衰,陰氣大盛,暴風數起,切忌賊邪之風,勿冒風霜,無恣醉飽。”所以重陽之後最好的狀態就是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頭要涼

首先頭要涼,即在重陽之後,我們得讓頭部去適應和感知外部溫度的變化,所謂:“頭為諸陽之會”,即身中陽氣集中之處,為此這個陽氣旺不旺取決於你是否能適時敲打它,有時候敲打的好,這個陽氣受到了“鍛鍊”就會溫暖你一個冬天,而敲打不好就會反而使得陽氣衰弱。

這套頭部按摩操,可以幫助我們激發陽氣,使頭部的氣血流通更暢。

1。 從額頭的髮際線處向頭頂按摩,手指可以稍稍用力,讓頭皮有輕微的壓力感。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2。 五指併攏,放在頭部兩側,手指一邊畫圈,一邊從額前的髮際線處按壓到耳際處。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3。 手腕按壓兩側額,從內向外,1次按壓堅持10秒左右,重複按壓6~8次。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4。 從內向外,從下向上做頭頂按摩。將五指張開,用手指抱住頭部,用指腹按照從內向外的畫圈手勢按摩頭皮。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5。 按摩頸部後方。雙手交叉放置在腦後,然後用大拇指的指腹從頸肩處向上按壓至髮際線處。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所以在重陽後,溫度恰好適合我們露頭受涼以鍛鍊陽氣,但是如果當天有大風或者雨雪天氣,又或者所在地區過於寒冷的話,還是建議及時戴上暖帽以禦寒防冷。每天做一做頭部的舒緩按摩,放鬆又昇陽。

腳要暖

其次腳要暖:中醫認為腳為經絡之交,且又因為腳離心臟最遠,往往會出現供血不足而寒冷,所以如果寒氣入侵嚴重,那麼就會讓身體的各處經絡出現不通暢的情況。

因此記得在重陽節或是重陽節以後都要儘量增厚鞋跟和鞋底,以隔絕地面陰寒之氣,同時也要記得去穿高襪以保護腳踝,如果睡覺時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那麼則最好在睡眠的時候多泡泡腳。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我國泡腳的歷史已有數千年,最早記於《肘後備急方》,從漢朝開始,把草本植物加入到水中泡腳,也是作為一種新興的養生方法在民間盛行。

正所謂“富人吃補藥,窮人泡泡腳。”泡腳是養生的關鍵,不僅能夠驅寒暖足,還能清一清體內沉積的毒素垃圾。

尤其是最近秋雨頻繁,一不小心就受了寒,這時候回到家,打上一桶熱水,將雙腳放入,一股暖流順著我們的腳底,漫延到全身,感覺體內的寒氣呼呼往外冒。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秋冬燥氣重,除了身體受寒,我們的情緒卻容易暴躁,很多煩心事在此時也會被放大,讓人坐臥不安,我們在泡腳時,不妨在水中加入一味草本,最能安撫情緒,舒達肝氣,同時還有加強驅寒理氣的效果。

這味草本便是柴胡,像咱們平時脾氣大的,壓力大的,總是睡不安穩,以及女性的更年期坐立不安,總是想得太多,想出來鬱結和氣結的,都適合用它來泡泡腳。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柴胡疏肝散中,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性微寒,歸肝膽經,疏肝解鬱,升舉陽氣。我們的肝是調節全身氣機的,輸布精氣和津液,還能調節脾胃之氣的升降以及人的情志,故而想要肝脾安,情志舒暢,那麼疏肝在秋冬時節一定要做。

可以把柴胡剪碎後,煮一煮,將水連同柴胡倒入泡腳桶中,若是想泡腳解鬱行氣養陰的效果更好,那邊要將柴胡和別的草本搭配著使用,其中千古經典名方柴胡舒甘散,最為出名。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這個方子中配以柴胡、芍藥、陳皮、川穹、香附、枳殼、灸甘草這幾味草本,柴胡舒肝理氣及解鬱自不必說,還有陳皮幫助我們行氣,去除體內的脹滿不適,總是感覺胸部悶悶的,腹中有股氣流竄在胸腹之前,那麼加入陳皮準沒錯,幫助身體把膩滯之氣給化解掉。

川穹行氣開鬱;香附辛行苦洩,同時又有寧心安神之用;枳殼可以幫助疏通我們體內的濁氣;芍藥則是實脾御肝;灸甘草這味“和事老”,可中和其他幾味草本的性味,使之相互搭配協作

更好。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若是覺得自己搭配劑量麻煩,可以試試這款搭配好的柴胡舒甘散泡腳包,裡面將這一種草本研磨後封入無紡布包內,使用起來更加方便,研磨碎更利於草本發揮出其本身的效力。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泡腳時,記得提前將這個泡腳包放入鍋中加水煮上十幾分鍾,待裡面的草本精華大部分都融入到水中後,就可以一起倒入泡腳桶中進行泡腳了,水位最好高過腳踝,溫度控制在45度以下即可,不可太涼也不可太燙。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煮後濃郁的草本味道,讓人安心、靜心,泡著泡著,腳暖暖的,感覺這股熱流流淌全身,特別舒服,堅持一個月,會發現我們的情緒變得和緩,沒有那麼焦躁、不安,既能解鬱理氣,又能溫暖全身,每晚睡前,堅持泡一泡。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自營】美豐道柴胡舒甘散 泡腳包

¥

49

精選

購買

肚子不要滿

最後肚子要不滿:因為秋風已至,所以人們的胃口開始漸漸旺盛並開始去“貼秋膘”,但有時候這個“膘”往往還沒貼成身體就已經受了了。這可能是因為吃的太撐的緣故,如果我們在秋天吃的太撐,大量的氣血便會集中於胃,這樣一來身體抵禦寒冷的血氣就會減少,因此便會大大增加受涼感冒的機率。

所以每餐之後不妨多做做運動,如《靈劍子》中就有一個消食健脾的方法:“九月十二日後用,補脾。以兩手相叉於頭上,與手爭力,左右同法行之。

療脾臟四肢,去脅下積滯氣,使人能食。”這個動作的要點即是讓雙手手指交叉在一起,然後舉過頭,向左右用力伸展,古時道家認為這個動作有助於脾臟和四肢的恢復,並促進積食消化和增加胃口。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倘若真的吃多吃撐,或是秋膘貼

太過導致腹滿撐脹,則也可以食化之,《神農本草經》中就記載這麼一種能吃的東西,“主洩利”,《滇南本草》中也稱讚其“寬中健脾。”特別適合肚子滿滿,又撐又脹者食用。

這味好物便是雞內金,雞內金是雞胃中一層黃色的角質壁,多為不規則長橢圓形的片狀物,有明顯的波浪皺紋,表面金黃或是黃褐色,老雞的內金則微微發黑。味道微腥,嚐起來略苦。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提到它肯定有很多朋友不陌生,而且偶爾會新增在飲食中,不光咱們老一輩的朋友們喜歡用它,我們的近代國醫泰斗張錫純,也非常擅用雞內金幫助人調養脾胃,雞內金能洩能補,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健脾養胃之食。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張錫純曾對它大有讚賞,並在《《醫學衷中參西錄》裡說,“雞內金,雞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銅鐵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積可知……用雞內金不但能消脾胃之積,無論臟腑何處有積,雞內金皆能消之。”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很多人都喜歡把雞內金新增在湯中或粥中食用,但味道上卻蓋不住雞內金的腥苦味兒,小朋友們則不喜食,今天便分享一種雞內金焦饃的做法,酥脆飄香,老人孩子吃了都停不下來,越吃這脾胃越舒服。

做法:

準備小麥粉、炒熟的雞內金、炒熟的黑芝麻白芝麻和山藥粉、鹽若干。就和平時和麵做餅一樣,把小麥粉與雞內金、山藥粉和成麵糰(喜歡略帶點鹹口就加點鹽),揪成一個個小劑子,擀成麵餅,沾上芝麻,放入鍋中烙熟即可。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餅越薄越酥脆,剛出鍋時最好吃,帶著濃濃的麥香和芝麻的焦香,吃著就食慾大開。倘若平時太忙無暇顧及,可以試試這款現成的雞內金山藥餅,開袋即食,吃撐了吃多了,或是孩子挑食沒胃口,都可以隨時來上這麼一兩片。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這款雞內金餅中,除了雞內金、山藥粉、黑白芝麻、小麥粉、鹽外,還添加了祛溼濁的茯苓粉,對於去除脾胃厭惡的水溼也有幫助,溼氣困脾,讓脾氣無法正常運化。除此之外,再無別的新增,特別天然健康,小孩子老人都能安心食用,沒有爛七八糟的新增劑,防腐劑。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雞內金清瘀,茯苓祛溼,山藥健脾,芝麻又養陰養腎氣,這麼一來,這些食材相互搭配,讓脾胃運化能力逐漸加強,而且有了芝麻醇香的滋味,可以很好掩蓋住雞內金的苦澀味和腥味。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雞內金山藥餅12g*10片每天2片薄酥香脆胃口棒 吃飯香

¥

59

精選

購買

吃著就是芝麻香和麥香,酥酥脆脆的,一掰即碎,老人孩子都特別喜歡。每片都是獨立小包裝,乾淨衛生,也不必擔心吃不完造成浪費。

今日重陽,記得要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

重陽之後,切記做好飲食起居的調整,秉承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的養生原則,養好身體,健健康康與家人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