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千年種子竟然還能發芽,揭開“天下第一糧倉”的秘密

2022-10-02由 史海任我行 發表于 農業

泥土種子爛什麼原因

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在古代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20世紀60年代末,焦枝鐵路在動工興建機修車間時,有了驚人的發現!十幾個六邊形大坑呈現眼前。

“起初,我們還以為發現的是八角形墓葬。”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史家珍說到。

然而隨著現場清理工作的進行,他們發現這並不是一座墓地,更像是一座糧倉。

千年種子竟然還能發芽,揭開“天下第一糧倉”的秘密

編輯

當考古專家順利開啟埋藏了上千年的“古墓”時,果不其然,這是一座規模宏大的糧倉。

更令人震撼的是,一般穀物存放3-5年就成了不宜食用的“成化糧”,而這些糧食竟然沒有腐壞,其中多數雖已經因為歲月而結成了硬塊,但仍顆粒分明,還有著糧食原本的顏色。

當考古人員在清理19號倉窖底的時候,發現了一塊長32。5釐米、厚6。5釐米的銘磚。

當銘磚中“含嘉倉”三個字映入眼前時,考古專家為此興奮不已。因為史書中記載的含嘉倉,可是“天下第一倉”。

於是專家從中挑選了一些穀粒帶回去嘗試種植觀察,不想千年種子竟然在適宜的條件下吐出了芽。

千年種子竟然還能發芽,揭開“天下第一糧倉”的秘密

編輯

為何古人能夠在沒有先進科技的情況下,讓糧食接近完好地儲存一千多年?

“民以食為天 ”,尤其是在古代社會,糧食安全是維護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所以在糧食豐收時朝廷便興建糧倉儲存糧食,以便災年應急。

隋煬帝楊廣在位時,便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開挖了京椋大運河南糧北運,並興建洛口倉、常平倉、含嘉倉等糧倉。

其中含嘉倉更是被稱為中國古代最大的糧倉,據考證,唐朝天寶年間,全國大約為 1200萬石的儲糧量,其中含嘉倉就達到了580萬石,佔比為46%。

千年種子竟然還能發芽,揭開“天下第一糧倉”的秘密

編輯

含嘉倉始建於605年(隋大業元年),由於種種原因,含嘉倉正式作為大型糧倉始於唐初。

含嘉倉佔地面積大約為43萬平方米,400多座大大小小的糧窖,每座糧窖可儲存50萬斤糧食。

內設有管理機構,並有專門的部隊駐守,陣容龐大,被稱為含嘉倉城。

而現今考古人員從含嘉倉城遺址中發掘出了19座糧窖,其中附有銘磚的糧窖有9座。

上面記載有非常珍貴的歷史資訊,包括儲糧的品種及數量 、入窖的年月、糧食來源、運輸及管理人員的姓名和官職。

而含嘉倉不止是規模驚人,儲糧技術也是一流,當這座古糧倉重見天日時,據科考專家估算,穀倉中仍有52%的粟米是完好的有機物。

為此,專家挑選了一些未被碳化的種子進行培育研究,結果三天後沉睡了上千年的種子發芽 。接著,專家把這些嫰苗移植泥土中,那些嫩芽也能正常地生長抽穗。

千年種子竟然還能發芽,揭開“天下第一糧倉”的秘密

編輯

據專家分析研究,唐朝之所以能夠讓種子千年不腐爛,在選址、建造 、儲存方法都極有考究。

第一步是選址。要靠近運河便於運輸,又將倉窖挖在了地下水位的上方,然後用排水溝將地表的降水排出去。

第二步是挖倉窖。他們也抓住了洛陽黃土廣泛分佈的特點,將倉窖挖成“口大底小”的圓缸形狀,再打實倉窖的底部和四周。

千年種子竟然還能發芽,揭開“天下第一糧倉”的秘密

編輯

第三步,用火烘乾倉窖。烘掉倉窖內部的水分,直到把黃土燒硬,然後用草灰、碎炭渣、燒土塊和桐油調製成粘合劑,均勻塗抹於窖底和窖璧,加以固定。

第四步,防潮。首先在倉窖底部鋪上草木灰,用於吸收可能存在的其他水分;再鋪上一層木作為隔層;上面再鋪一張草蓆子,並撒上一層穀糠;然後再鋪一張草蓆子。

第五步,分層放糧食。沒放一層糧食,就用草蓆隔開,可保障某一些變質的糧食影響全倉。

第六步,倉窖頂部密封。在離地面半米高時鋪席子作為封口的第一層,然後再撒上一層糠,再放一層席子,最後用泥土密封。

千年種子竟然還能發芽,揭開“天下第一糧倉”的秘密

編輯

經過這六個步驟進行儲糧,窖內就能夠保持乾燥和保持適宜的溫度,並能起到很好的防蟲效果。

生命的代代延續,離不開五穀雜糧的滋養,糧食對於人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正常情況下,糧食不可能存放千年不朽並且還能發芽,古人的智慧令人嘖嘖稱奇,而這離不開他們精益求精的做事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