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別讓“甜蜜”成為負擔 科學防治糖尿病

2022-10-02由 張正平醫生 發表于 農業

打胰素體重指素打多少

糖尿病是一組因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和(或)胰島素利用障礙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性疾病,以高血糖為主要標誌。近年來,發病率逐年升高。《2021IDF全球糖尿病地圖(第10版)》資料顯示,全球有5。37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我國糖尿病患病人數不斷攀升,由2011年的9000萬人,增加到2021年的1。4億人,給社會和患者家庭帶來了巨大的負擔,防治糖尿病刻不容緩。

5月4日,河北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何學峰教授做客長城新媒體直播間,就糖尿病的控糖調脂、日常綜合管理及防治新策略等向廣大網友進行了科普,幫助大家做好自我健康管理,遠離疾病困擾,享受健康生活。

別讓“甜蜜”成為負擔 科學防治糖尿病

哪些人群容易患上糖尿病?

40-65歲的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發人群。隨著年齡的增長,胰島功能日漸衰退,影響機體血糖水平,便容易患上糖尿病。糖尿病患病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家族糖尿病病史、遺傳基因,不健康生活方式如大量抽菸、飲酒、久坐不動、熬夜、暴飲暴食、高糖飲食等都可能導致糖尿病。近兩年糖尿病年輕患者人數持續增加,其中體力活動較少、久坐辦公室、肥胖的人群和孕期婦女的患病風險較高。

那麼,該如何辨別自己是否患上糖尿病了呢?通常症狀看“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體重下降,如近期覺得食慾增加,口乾口渴、總想喝水,排尿較頻、較多,體重還有下降,就要引起注意了。何學峰教授介紹,目前,臨床上根據血糖指標進行診斷,空腹血糖大於等於7。0mmol/L,或者是餐後的血糖大於11。1mmol/L,基本上就可以確定患上了糖尿病。

不過,何學峰教授強調,需要注意的是,相較於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慢性疾病,很多糖尿病患者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覺得自己很健康,但很可能已經患上糖尿病,容易出現誤診或耽誤診斷情況。因此,按時監測血糖及時診斷治療十分重要。

警惕併發症風險

除了典型症狀,糖尿病引發的全身器官組織的急慢性併發症也困擾著眾多患者。一旦發病,與全身的健康都息息相關,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就會損害身體的各個臟器。因此,糖尿病又被稱作“寂靜殺手”。

長期血糖升高會損傷血管,當分佈在全身各部位的血管受到影響時,就可能危及心、腦、腎、神經、眼底等,引發冠心病、心衰、神經病變、腦梗死、腦出血、老年性智力下降、痴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併發症,甚至出現胃腸道病變以及泌尿系統問題,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併發症。資料顯示,糖尿病患者腦卒中(中風)發病率為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整體血糖控制不良,包括血糖波動大以及餐後血糖異常升高,肥胖、高血壓、血脂代謝異常和胰島素抵抗等,都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從而導致心血管併發症出現。因此,提前進行降糖、降壓、降脂干預,可能會降低患者的死亡風險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調糖調脂 綜合管理

對於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預防和治療,更多地採用“五駕馬車”綜合防治策略,包括藥物治療、嚴格監測、飲食控制、適當運動、患者教育。

在藥物治療方面,何學峰教授指出,目前我國糖尿病治療方案均需要根據指南進行制定,聯合治療是臨床降糖治療中普遍採用的方案。臨床上除了使用“老三樣”口服降糖藥、胰島素、腸促胰素等,還推薦使用中藥聯合治療。尤其是“在服用西藥後,血糖仍未到達正常值,或者糖化血紅蛋白還未達標,可以選擇一些中藥製劑或者其他一些不同降糖機制的藥物聯合使用。”在基礎用藥上聯合中藥,如2020年釋出的《中國2型糖尿病的防治指南》推薦的津力達顆粒,在應用二甲雙胍等降糖藥物的基礎上,可加服津力達顆粒,不僅能幫助降糖,還可以有效改善病人口渴、便秘等臨床症狀,預防併發症的發生,對於輕症糖尿病患者也更友好。

隨機、雙盲、安慰劑平行對照研究實驗表明:津力達顆粒可以保護胰島組織,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同時還能調節脂代謝紊亂、增加棕色脂肪、降低BMI(體重指數);改善口乾、口渴、便秘、乏力等症狀;還能防治併發症的發生。

此外,還應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專家建議正確認識和對待糖尿病的防治,不要過於恐慌,也不要忽視對糖尿病的防治。積極地控制血糖,綜合調糖調脂,規律飲食,適當運動,控制血壓、體重等,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併發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