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希望工程|彭雙喜:“希望工程”改變了我的一生

2022-10-01由 中華兒女 發表于 農業

隨時請教的拼音

彭雙喜現任四川省宣漢縣胡家鎮花池初級中學副校長。成為一名教育者,源於他和希望工程的緣分。小時候,因為家境貧困,他一度面臨失學的困境,是希望工程為他的人生點亮一盞燈。師範畢業後,他選擇回到母校教書,將這盞希望的燈火延續下去。

見證四川省第一所希望小學的誕生

1977年,彭雙喜出生在四川省宣漢縣花池鄉(現隸屬於胡家鎮)的一個小山村。這裡地處川東北大巴山深處的偏遠山區,曾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長期以來,因為交通不便,缺少資源,貧困一直困擾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希望工程|彭雙喜:“希望工程”改變了我的一生

彭雙喜在課堂上

彭雙喜記得,小時候,家裡只有一畝多地,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父母務農,賣出少量的農產品換取微薄的收入。家裡兄妹三人要上學,還有爺爺奶奶要照顧,日子過得緊緊巴巴。每當新學期開學,都是彭雙喜最難的時候。家裡交不齊學費,他只能先交一點,跟老師申請剩下的緩一段時間,但往往直到年底才能陸陸續續地把學費補齊。

彭雙喜熱愛讀書,成績也很好,但是“輟學”兩個字就像是懸在頭上的一把劍,他一直擔憂,不知哪天自己就要告別學校,告別老師和同學們。

就這樣,家裡勉強供他讀到小學六年級,彭雙喜第一次聽說“希望工程”。1990年6月,團四川省委、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青基會”)的支援下,在彭雙喜的家鄉宣漢縣修建了四川省第一所希望小學——宣漢縣希望小學。

彭雙喜至今記得,學校掛牌儀式舉行那天,“在我們鄉里都是非常轟動的一件事情”。那時,彭雙喜作為學校舞蹈隊的一員,還在慶祝儀式上表演了舞蹈節目,“當時心裡很歡喜,很激動”。

“白阿姨不僅給我物質上的資助,還有精神的鼓勵”

從那以後,憑藉希望工程的影響力,宣漢縣很多家庭困難的孩子得到了來自社會愛心人士的資助。彭雙喜也成為四川省實施希望工程以後受助的最早一批學生。

“當時,學校收集統計家裡比較困難的學生情況,和社會上的愛心人士進行對接。資助我的是在成都熱電廠工作的白培英阿姨。”彭雙喜回憶,“她每一年都給我物質上的幫助,一直到我畢業後參加工作”。

受到白阿姨一家經濟上的資助,彭雙喜讀書更加刻苦,以加倍努力回饋來自社會的關愛。讀初中時,他每次考試成績都在班裡排前三名。平時住校,週末才能回家。記得有一次,週末回到家裡,彭雙喜直奔房間,寫作業、複習,完全忘記了時間,作業寫完後,走出房間,才發現天都黑了,父母不知道他已經回來了,還在等他吃晚飯。

“對我們大山裡的孩子來說,學習是唯一的出路。”抱著這樣的信念,彭雙喜心裡始終憋著一股勁兒。每天中午午休時間,其他同學都在休息、玩耍,彭雙喜還到附近的山上去看書。

在繁忙的學習之餘,白阿姨的來信成為彭雙喜精神上的寄託和慰藉。“白阿姨每個學期都要給我寫兩三封信,鼓勵我要好好學習。她的兒子和我年齡相仿,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我們經常通訊,成了無話不談的筆友。”直到現在,彭雙喜仍然非常懷念那一段書信往來的日子。

由於當時交通、通訊不便,彭雙喜和白阿姨一家一直是書信往來,沒有見過面。直到2007年,已經在學校教書的彭雙喜到成都出差,才有機會見到了白阿姨。“我專門到她的家裡去拜訪,受到了她們一家人的熱情款待。知道我當了老師,白阿姨非常高興。當時還見到了她的兒子,也已經成家立業,我們聊得很開心。”對於這親情一般的緣分,彭雙喜感恩至今。他說,白阿姨一家的想法非常單純,就是想要伸出援手,幫助一下困難的孩子,而這樣的善舉,卻改變了他的人生。

讓更多家鄉的孩子走出大山

小時候,彭雙喜心裡一直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好好讀書,將來走出大山。但是從宣漢師範學校畢業後,他卻選擇回到家鄉,成為希望小學的一名教師。當時,他教書的地點並不是宣漢希望小學的中心校區,而是位於梨樹坪的村級小學。

所謂的小學校舍,就是村裡以前地主家的木板房。在泥土地上擺幾張長條桌椅就是教室了,大風一起,屋裡塵土飛揚。操場是一塊農田平整成的空地,廁所是豬圈改造的旱廁。在教室後面,用竹簾簡單地隔一下,就是他的宿舍。

學校當時一共只有三位老師,其中兩位家在村裡。每當夜深人靜時,四面透風、老鼠亂竄的教室裡,就只有他一個人。“說一點不害怕是假的。”彭雙喜回憶,但是這樣艱苦的環境也沒有磨滅他心裡的熱情。

彭雙喜回憶,當時,學校一到五年級,一共有80多個學生。由於教育資源有限,只能讓不同年級的孩子在一個教室上課,老師們也都是身兼數科,數學、語文、體育、美術都要教。

因為吃住都在學校,所以彭雙喜有大量時間給學生輔導功課。“當時年輕,精力也比較好,心裡想的就是讓家鄉的孩子多學點知識,以後能走出大山。”

彭雙喜一有時間就和孩子一起運動,做遊戲,談心。“和學生在一起相處得融洽,他們會更愛學習。”有時遇到學生因為家裡困難面臨輟學,彭雙喜就一次次到學生家裡去家訪,做學生父母的工作。

彭雙喜為孩子們忘我地付出。他來到學校後一年時間,在期末考試中,四門學科裡有三科取得了全鄉前三名的好成績。

彭雙喜記得,一天中午他正趴在桌子上休息,一個學生跑過來,遞給他兩塊糖。“老師,我跟我爸去參加宴席,桌子上發的,我給你拿回來了。”回憶起這個小細節,彭雙喜還記得當初的感動。“如果你給孩子多付出一點愛,他們就喜歡、願意和你交心。”彭雙喜一直悉心地呵護著一顆顆幼小的心靈,給他們講什麼是希望工程,讓他們懂得感恩,將來走出去,學本領,再把愛心傳遞下去。“希望有更多像我一樣貧困家庭的學生受到教育,能夠得到幫助、關懷,能夠走出來,再回報家鄉。”

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彭雙喜現在工作的花池初級中學,之前和宣漢希望小學是同一所學校。1993年,希望工程捐建的宣漢希望小學建成後,宣漢縣花池初級中學與宣漢希望小學分別設立。2004年2月,彭雙喜調任花池初級中學工作。在教學工作之外,先後擔任團支部書記、教務主任,今年5月開始擔任副校長。

每年早上6:30,彭雙喜就來到學校,開始一天的工作。行政工作之外,他還擔任畢業班的語文教學工作,每週要上12節課。因為學生住校,晚上設有晚自習,他還要給畢業班的學生補習功課,每天回到家的時間都在晚上10點以後。

彭雙喜說,並不只有自己這樣,大部分老師都是如此。“我們很多老師都是本地人,想要讓家鄉的孩子學有所成,有出息,對於每一個學生,我們儘量做到不能把孩子耽擱在我們這個教學點上。或許大家沒有多麼高大的理想或者情操,但至少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這是我們學校老師共同的想法。”

彭雙喜介紹,由於當地不富裕,很多學生父母外出打工,學生中留守兒童比例較高。比起一般的學校,老師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情感融入投入得更多。“現在國家政策很好,經濟條件比以前好得多,絕大部分學生讀書是沒有後顧之憂的。但也有個別的學生,由於家裡的變故等原因,上學有困難,我們都會採取一些救助措施。比如減免生活費,或者我們自己給他們一些資助,讓學生能夠度過難關。”

花池初級中學曾經有一個學生,考上專科學校,但是學費對家裡來說是“老大難”,在教育部門的幫助下,大家共同出力資助了這個學生,現在他已經大學畢業了。還有一個女生,在讀初中的時候家裡比較困難,彭雙喜安排她和自己的女兒住在一個寢室,在生活中給她很多關照。現在,她已經在四川農業大學讀研究生了。

彭雙喜說,這樣的例子在學校還有很多。“我們一旦瞭解到這樣的情況,都會盡可能地想辦法幫助他們,不讓因貧失學的現象發生。”這些年,學校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學生,走出了大山,很多孩子考上了重點高中、名牌大學。

讓學生在成長中學會感恩

擔任教務主任、副校長以來,彭雙喜努力推動教學改革工作,使學校教學工作不斷呈現新發展和新作為。

彭雙喜向記者介紹,學校十分注重思政教育的設計和創新,每星期一的升旗儀式上,對全體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比如之前的脫貧攻堅取得了全面勝利,家鄉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要讓學生們瞭解這些成就,感恩黨和國家,感恩社會,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恩學校、老師,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生活。”

在班隊課活動中,學校也設計了很多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愛護家鄉教育,組織學生走入社會進行志願服務,清潔公共環境或者關愛孤寡老人等,還開展春遊踏春活動、黨史知識競賽……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讓彭雙喜欣慰的是,學校的孩子們非常團結,互助友愛,每當有同學遇到困難,大家都會伸出援手,獻出愛心。

2009年,學校一個叫小彭(化名)的學生得了白血病。因家庭經濟困難,正當一家人面對高昂的治療費用一籌莫展之際,在學校組織下,小彭的同學們積極行動起來,為他籌集治療費。最終,在學校師生、愛心人士、愛心企業的努力下,為小彭籌集到20萬元治療費,小彭的白血病經過治療已經痊癒,現在他已成家立業。

“不讓任何一個孩子因為貧困失去機會”

如今,彭雙喜已經在教育崗位辛勤耕耘20多年了。他的愛人是宣漢師範學校讀書時的同學,現在也是宣漢希望小學的一名教師。他的妹妹、妹夫都是教師。受他潛移默化的影響,侄女也成為一位幼兒園教師。

“老師這個職業比較辛苦,尤其是我們山區學校。但又是很有意義的,是不可替代的。”雖然辛苦,但彭雙喜熱愛這份事業,他說,每天置身孩子們中間,看到一張張青春的臉,感到自己的心裡也充滿陽光,充滿希望。

由於夫妻倆工作都很忙,無暇照顧女兒。女兒三歲多的時候,常常跟著爸爸媽媽到學校去。“有時候我在輔導學生的時候她還會跟著跑進教室裡面去,乖乖坐在座位上。”或許是受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女兒從小到大學習成績優異,如今已經在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不久前,中國青基會聯合全國33家省級青基會共同開展“尋找優秀典型”活動,彭雙喜獲“優秀希望學子”稱號。他說,希望工程在一個孩子關鍵的時候給予他幫助,為他開啟一扇門,他以後的人生之路才會越走越寬。正是因為有這樣切身的體會,如今他在工作中一直關注那些身處困境、需要幫助的孩子,盡己所能幫助他們走出困境。“不讓任何一個有能力、有意願讀書的孩子因為貧困而失去機會,這是我在教育工作中始終貫穿的信念。”

作者:《中華兒女》記者 陳晰

編輯:張惠清

[ 本文刊於《中華兒女》雜誌2022年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