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放棄大城市生活回村當“新農人”他在稻下播種“興農夢”

2022-10-01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農業

水稻紋枯病傳染嗎

“這麼好的大米,咋就不好賣?咱能不能把這好東西讓大家都嚐到?”跟著父親穿梭在金黃色的稻田間,聽見父親捧著顆粒飽滿的稻穗喃喃自語,在外闖蕩多年的陳剛心裡一酸,“我要回家種地,讓村裡的好大米賣上好價錢。”而立之年,大學畢業後在城市裡已小有成就的陳剛回到家鄉——哈爾濱市雙城區單城鎮政久村,成為一名“新農人”。

放棄大城市生活回村當“新農人”他在稻下播種“興農夢”

陳剛在稻田裡檢視水稻今年長勢。劉釋誠 攝

迴歸初心地,“鄉村比城市更需要我”

“如果再讓我做一次選擇,我還是會回來,因為家鄉更需要我。”1985年出生的陳剛,從小就與黑土地打交道,跟著父親在稻田裡春種秋收,直到19歲,他考上了西安的大學。

同許多留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一樣,陳剛畢業後選擇留在西安,開起房屋中介連鎖店,還開了一家家政公司,就在他事業小有成就時,父親的一句話觸動了他。

每年國慶節前後,是水稻收割的季節,陳剛會回到政久村看望父母,他陪著父親到稻田裡看水稻的長勢,感受豐收的喜悅。“咱們家這麼好的大米,就是賣不上價錢,太可惜了。”每次看到年邁的父親望著家裡金黃色稻田感慨,陳剛心裡都不是滋味。2016年,他下定決心:回家種地,解開父親的心結。

陳剛父親是村裡的種稻能手,加上與五常大米同緯度、同一水源地的優勢,政久村種出的大米品質很高,可是銷售一直不太理想。“我在城裡打拼多年,有銷售經驗,為啥就不能用在建設家鄉上呢?”於是,陳剛踏上返鄉路。

他知道,家鄉更需要他這樣的有文化、有見識、有闖勁的年輕人。

放棄大城市生活回村當“新農人”他在稻下播種“興農夢”

陳剛介紹合作社水稻種植情況。劉釋誠 攝

搭建致富橋,“合作社+電商”讓政久大米“走出去”

回到村裡,陳剛立即“招人”,他給中學同學打電話:“我回家創業了,你能不能幫我一把?”同樣大學畢業,在城裡有工作的同學在他的勸說下,辭掉工作來到政久村,跟他一起種水稻、賣大米,成為他創業路上的好幫手。

接手父親創辦的政久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後,陳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工水稻。“直接賣水稻利潤太低,我把水稻加工成大米,做包裝、做品牌、做有機認證。”陳剛說。

他先後註冊“淼谷”、“老趙廣”、“陳季馬車”等商標品牌,同時與哈爾濱市農業科學院合作,一方面選擇優良的稻種,一方面科學種植增加產量。在合作社鼎盛時期,種植水稻3800餘畝,其中有機水稻1000畝,年產2300噸。

放棄大城市生活回村當“新農人”他在稻下播種“興農夢”

陳剛開拓線上銷售平臺。受訪者供圖

為做好大米銷售,陳剛響應“網際網路+”戰略,參與到縣域電商經濟發展中,入駐雙城區電商產業園,經過“孵化”和學習,開闢多個線上銷售平臺,打造“網際網路+電商”的產業運營模式,藉助“網際網路+”,實施“產品溯源”,提升品牌價值,解決大米“從田間到餐桌”全程質量監控問題。

同時,陳剛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幫助下,參加各大展會,推介家鄉大米,與客戶簽約,穩定線下銷售渠道,為合作社開啟更廣闊的銷路。

在不到六年的時間裡,政久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從過去的300平方米簡易廠房發展為集辦公區、展示區、加工區、化驗室和倉儲庫房為一體的佔7000餘平方米的規模化基地,政久村的大米也成為當地知名的優質農業品牌。

終於,陳剛讓政久村的大米賣上好價錢。

放棄大城市生活回村當“新農人”他在稻下播種“興農夢”

陳剛在稻田裡檢視水稻情況。劉釋誠 攝

耕種“智慧田”,讓更多的鄉親種好地賣好糧

這幾年,在借力合作社和電商渠道的探索中,陳剛意識到,發展鄉村經濟不能光有一腔熱誠,還需要不斷為鄉親種好地賣好糧探出更多的“智慧路”,耕種“智慧田”。

有了這樣的想法,陳剛開始付諸實踐。去年夏天,天氣持續高溫,為做好水稻瘟病防控工作,陳剛與當地農技中心溝通,為政久村的14000畝水田提供免費無人機作業,排除稻瘟病的風險,直接為村民直接節省資金40餘萬元。

同樣是在去年,政久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同哈爾濱市農業科學院合作成立了“實訓基地”,免費為村民提供各種農作物從種植到網路銷售的全方位的培訓。“去年我們培訓了300多人,效果不錯,今年我們計劃培訓500人,讓更多的村民種好地賣好糧。”陳剛說。

“下一步,我準備對玉米、大米等農作物進行深加工,建立食品廠,打造屬於政久村的食品品牌,這樣能增加糧食的附加值,也能讓更多的村民留下來,大家一起掙錢,把政久村建設得越來越好。”陳剛說。

“努力將自己的所學、所見、所聞反哺養育自己的黑土地。”陳剛同樣收穫了黑土地的“回報”,他先後被授予全國“百優保供先鋒”“哈爾濱市新一代創業人”“新型職業農民”“勞動致富帶頭人”等稱號。

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越來越多像陳剛一樣的年輕人,帶著知識、技術、資源和視野回到鄉村,成為鄉村建設的“頂樑柱”和新時代鄉村發展的“新農人”。“新時代的青年,要有紮根家鄉、建設家鄉的決心與勇氣,在鄉村振興的舞臺上同樣可以大展拳腳,貢獻青春力量。”陳剛說。(記者 張心覺)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