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2022-09-30由 藍山觀察 發表于 農業

洪水災害和洪澇災害一樣嗎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大家好!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我是河南人防小衛士小盾,最近南方連日暴雨,汛情嚴峻,今天就由我帶領大家瞭解關於洪水內澇的相關知識!

第12期

新聞連結

人民網:

中新網7月10日電

據應急管理部官方微博訊息,截至7月10日14時,今年以來洪澇災害造成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27省(區、市)3385萬人次受災,141人死亡失蹤。

應急管理部指出,截至7月10日14時,今年以來洪澇災害造成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等27省(區、市)3385萬人次受災,141人死亡失蹤,195。8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81。5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2。3萬間房屋倒塌,26。9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983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695。9億元。與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洪澇災害受災人次、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下降17%、50%、75%和23%。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什麼是內澇洪水?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內澇是指由於強降水或連續性降水超過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內產生積水災害的現象。

洪水是由暴雨、急驟融冰化雪、風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漲的水流現象。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我們知道了內澇和洪水的形成原因後,但是洪水內澇的應對措施我們心裡是不是還是模模糊糊?是不是心裡還有些疑問?下面跟著小盾繼續學習吧!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1

內澇易在城區哪些地方發生?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用地日益緊張,以前城市總是選擇地勢較高的地區建設,現在地勢比較低的地區也進行了規劃和建設,同時,城市朝立體方向不斷髮展,因此易發生城市內澇的區域也不斷增加。城市的易澇點通常位於城市低窪地區,也有一些地勢較高區域由於排水不暢導致積水形成易澇點。一般,城市內澇易發區域有:城區低窪地區、下凹式立交橋、地下軌道交通、地下商場與車庫等地下空間、危舊房與地下室以及在建工地等。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2

當內澇發生時,市民應注意哪些問題?

地勢低窪的居民住宅區,可因地制宜採取“小包圍”措施,如砌圍牆,大門放置擋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底樓層居民家中的電器插座、開關等應移裝在離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積水漫進屋內,應及時切斷電源,防止積水觸電傷人。暴雨期間儘量不要外出,儘可能繞過積水嚴重地段,在積水中行走要注意觀察,防止跌入陰井及坑(洞)。家住平房內的居民應在雨季來臨之前檢查房屋,維修房頂。在山區旅遊時,注意防範山洪。上游來水突然混濁、水位上漲較快時,須特別注意。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3

暴雨天駕車遭遇內澇怎麼辦?

暴雨天駕車出行應避開以往容易積水的地區和路段,市民因對容易積水的地方提前瞭解,繞行為好,以免碰到積水造成的交通擁堵或車輛死火。駕車市民應避開傍晚下班交通高峰時段,並慎重考慮晚上的出行計劃。連續暴雨天氣,地下停車場可能淹水,請特別注意。汽車沉沒水中,要搖起車窗,並開啟所有的車燈,作為求救訊號。如果車門打不開,一定要保證車內的人在水面以上。水漫到下巴的位置時,車外面的水壓會低一些,這時開啟車門,深吸一氣游到水面上。如果還是打不開車門,就設法砸碎玻璃往外爬。逃生時,乘客可以互相牽扯,這樣既不會關上門,又可以避免把人沖走。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學習完內澇的預防措施,洪水的預防措施是什麼呢?

從洪澇災害的發生機制來看,洪水災害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區域性和可重複性。世界上多數國家的洪水災害易發生在下半年,我國的洪水災害主要發生在4―9月。洪水災害與降水時空分佈及地形有關,世界上洪水災害較重的地區多在大河兩岸及沿海地區。對於我國來說,洪澇一般是東部多、西部少;沿海地區多,內陸地區少;平原地區多,高原和山地少。洪水災害同氣候變化一樣,有其自身的變化規律,這種變化由各種長短週期組成,使洪水災害迴圈往復發生。另外,洪水的形成也受人類活動因素的影響。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02:37

一、洪水來臨前的準備措施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嚴重的水災通常發生在河谷、沿海地區及低窪地帶,暴雨時節,這些地方的人們就必須格外小心,以防洪水氾濫。

1.在雨季要多收聽洪水警報,多瞭解水面可能上漲到的高度和可能影響的區域。

2.發生洪水時,通常有充分的警戒時間,與暴雨之後的激流相比,洪水流動是比較緩慢的。面對可能的汛情,首先應在門檻外(如預料洪水會漲得很高,還應在底層窗檻外)壘起一道防水牆,最好的材料是沙袋,也就是用麻袋、塑膠編織袋或米袋、面袋裝入沙石、碎石、泥土、煤渣等,然後再用舊地毯、舊毛毯、舊棉絮等塞堵門窗的縫隙。

3.洪水即將來臨時,要作必要的物資準備,這樣可以大大提高避險的成功率。準備可以用作通訊聯絡的物品,如手電筒、蠟燭、打火機等,準備顏色鮮豔的衣物及旗幟、哨子等,以防不測時當做訊號;準備一臺無線電收音機,隨時收聽、瞭解各種相關資訊;洪水高發期,要儲備好飲用水、保暖衣物和燒火用具等,多備罐裝果汁和保質期長的食品,並捆紮密封,以防發黴變質;準備保暖的衣物及治療感冒、痢疾、面板感染的藥品;汽車加滿油,保證隨時可以開動。偏僻山區一定要做好自力自救的準備,收集繩子或床單等東西,以備不時之用。

4.平時要學會自制簡易木筏的技能,用身邊任何入水可浮的東西,如床、木樑、箱子、圓木、衣櫃等綁紮而成。挑選體積大的容器,如油桶、儲水桶等。迅速倒出原有液體後,重新將蓋蓋緊、密封;空的飲料瓶、木酒桶或塑膠桶都具有一定的漂浮力,可以捆紮在一起應急;足球、籃球、排球的浮力都很好;樹木、桌椅板凳、箱櫃等木質傢俱都有漂浮力。如果出現持續不斷的大雨和大風暴,應提高警惕,遠離水道和低窪地區,在高地駐紮會更加安全。如果水位上升,就轉移到更高的地域,因為動物也會躲向高處,無論是食肉動物還是弱小的動物都會集中到安全地帶,所以洪水來臨時,最初的食物來源不會成問題。小心水中受驚的動物,避免受到傷害。水可能已經受汙染,所以飲用水會比較緊張,可以接聚雨水,在飲用前最好煮一煮。

二、洪水來臨時的注意事項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1.遭遇洪水時首先要往地勢高的地方跑,並避免接觸洪水,即使只有15釐米深的洪水,它的流動也是非常快的,並且很容易就把你衝倒。同時,避難者還要認清路標,在洪水多發地區,政府修築有避難道路(一般來說,這種道路應是單行線,以減少交通混亂和阻塞)。在避難道路上,設有指示前進方向的路標,避難人群應很好地識別路標,避免盲目地走錯路,再往回折返,與其他人群產生碰撞、擁擠等不必要的混亂。

3.避災專家認為,避難場所的選擇不容忽視。避難所一般應選擇在距家最近、地勢較高、交通較為方便的地方,應有上、下水設施,衛生條件較好,與外界可保持良好的通訊、交通聯絡。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層建築的平坦樓頂,地勢較高或有牢固樓房的學校、醫院,以及地勢高、條件較好的公園等。

4.另外,如果在山區旅遊時遇到暴雨,少則十幾分鍾、多則半小時,就有山洪暴發的可能。缺少經驗的城裡人往往在大雨來臨後,還在山溝裡遊玩、在河水中游泳,旅遊車仍在危險地段行進,以致遭遇危險。近年,在張家界、黃山、嶂石巖、嶗山等著名景點,都發生過此類傷亡事故。

5.在下雨時或雨後,突發的暴雨水流將衝向山谷和河床。洪水常常攜帶著泥沙和能置人於死地的樹木及岩石的殘渣碎塊,所以不要待在山腳下,否則會被衝下來的洪水淹沒。

三、被洪水困在建築物上怎麼辦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1.如果水面上漲的時候你在一座堅固的建築物裡,待在裡面別跑,即使水位迅速漲高,危險也比你赤腳逃出要小些。關閉煤氣和電路,準備應急的食物、保暖衣服和飲用水。飲用水要儲存在可擰緊瓶蓋的塑膠瓶和其他密閉性好的容器中。所有的盛水容器都要密封,避免漏水或被汙染。如果可能的話,收集手電、口哨、鏡子、色彩豔麗的衣服或旗子,它們可以作訊號之用,將其放進工具箱。一個野營爐很有價值,可以用來加熱食物、飲水和取暖。蠟燭也有用,但也不要忘記火柴。

2.在建築物尚未淹沒時可先轉移到上層房間,如是平房就上屋頂,如果屋頂是倒斜的,則可將自己系在煙囪或別的堅固的物體上。如水位看起來持續上升,應就地取材準備小木筏,如果沒有繩子捆紮物體,就用床單。但是,除非大水可能沖垮建築物,或水面沒過屋頂迫使你撤離,否則待著別動,等水停止上漲。

四、落水者如何自救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1.大聲高呼救命,引起別人注意。

2.儘可能抓住固定的東西,避免被流水捲走或被雜物撞傷。

3.仰體臥位又稱“浮泳”,全身放鬆,肺部吸滿空氣;頭向後仰,讓鼻子和嘴巴儘量露出水面;兩手貼身,用掌心向下壓水,雙腿反覆伸蹬;保持用嘴換氣,避免嗆水;儘可能儲存體力,爭取更多的獲救時間。

03:00

今天的保命技能,

你記住了麼?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小盾說人防」小夥伴們,你瞭解洪水和內澇麼?

下期再見,敬請期待!

統籌製作 | 豫人防融媒體中心 張慄烽

校 對 | 豫人防融媒體中心 高溪 徐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