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小小花卉十年鋪就興村路

2022-09-29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農業

各種花卉種苗哪裡有賣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

“一畝菜十畝地,一畝花十畝菜”。在山東省青州市,流傳著這樣一句民間諺語,說的是花卉產業的金貴。從上世紀90年代起,花卉產業在這裡紮根並日益蓬勃發展,然而仍有不少農戶受困於資金和技術匱乏,錯過了致富班車。

2013年,張繼濤和年邁的父母也是觀望的農戶之一。全家兩畝地常年種玉米,辛苦一年僅有3000元收入,不甘心的張繼濤一直琢磨著“換個活法”。

這一年,28歲的張繼濤已在青州市亞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泰農科”)工作一年,積攢了不少花卉種植技術,他將兩畝田裡的玉米全部剷掉,改種公司培育的大萱草花種苗,到年底一算,他著實嚇了一跳:兩畝地足足賺了6萬元。

在亞泰農科服務鄉村振興的版圖上,張繼濤的經歷並非個案。成立十年來,這家企業創新包種苗、包培訓、包銷售的“產業三包”模式,已服務周邊14個村莊,為三千農戶鋪就了致富路。

小小花卉十年鋪就興村路

12月1日,山東青州,亞泰農科的工作人員正在智慧溫室裡給鳳梨種苗澆水。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邢婷 攝

十年興村路並非一蹴而就,歷經了種種探索方能達成。

2012年,亞泰農科初創時僅是一家傳統的生產型企業。“當時企業人手不足,吸納了一批周邊的農民。”亞泰農科董事長董春燕回憶,一段時間後,這些掌握了一定技術的農戶便成為亞泰農科第一批提供種苗服務的物件。

除了為農戶提供常規花卉種苗,亞泰農科還主動擔起了“彎腰成橋”的責任。當時,荷蘭等歐洲國家的高檔花卉種苗在青州當地生產需要一段較長時間的馴化(將野生的動物和植物的自然繁殖過程變為人工控制下的過程),儘管市場前景可觀,但資金投入大,回報期長,遠非單個農戶所能承受。

購買國外公司高質量種子,同時在公司標準化煉苗棚進行馴化。馴化成熟後,再推廣給附近的專業村和種植戶——這種“包種苗”的模式大大降低了花農的生產風險。

不僅僅是種苗的迭代,在這家企業的帶動下,智慧溫室開始走近更多農戶。

小小花卉十年鋪就興村路

亞泰農科舉辦的“鄉村振興大講堂”教學現場。(圖片由亞泰農科提供)

之前周邊村莊的花農普遍採用的是人工操控的“日光棚”,土地利用率低,產品產量也較少。隨著技術推廣,花農們逐漸接納智慧溫室。這種全自動化溫室採用溫度感測、土壤感測系統,提高花卉品質、實現標準化繁育的同時,極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加了花農收益。如今,周邊14個村莊已建成近50萬平方米的智慧溫室。

小小花卉的生產技術、產品種類、經營理念等更新換代速度之快令人出乎意料。相比之下,花農們接受的各種資訊明顯滯後。如何讓花農們追得上時代的步伐?

從2013年開始,亞泰農科聯合青州花卉學院、濰坊農民職業學院花卉分院在內的10家花卉研發機構共同成立“鄉村振興大講堂”,免費為花卉企業、花卉經銷商、花農“充電”,提供講座、培訓,十年間累計培訓學員3萬餘人次。

隨著越來越多花農從中受益,一個現象卻日益嚴重:周邊14個村莊種植的花卉品種開始出現同質化。對此,亞泰農科藉助自身資源優勢,幫助各村打造“一村一品”品種試種區,中華木繡球、鳳梨……百花齊放的熱鬧局面在鄉野間漸次形成。

“針對各村不同的種植習慣和優勢品種,透過組織亞泰農科與周邊村莊‘聯姻’發展,引導村莊錯位種植,現已形成黃泥、趙家等草花專業村、綠化苗木專業村、麗格海棠專業村,‘一村一品’的格局極大帶動了花卉生產規模和花卉品質的不斷提高,進一步實現了興村富民。”青州市彌河鎮黨委書記陳偉說。

對普通花農而言,只有產品賣出去,才算真正鬆了口氣。針對困擾農戶的銷售渠道難題,亞泰農科不斷探索訂單生產模式——企業包技術、包種苗,農戶種植完成後,企業按市場價格回收,由此徹底解決了農戶的後顧之憂。

不僅如此,伴隨電商經濟的興起,這家企業開始培育自己的電商平臺和直播團隊幫助花農銷售。以95後居多的“花二代”們將直播間設在智慧溫室裡,向螢幕外的網民們展示原生態的花卉種植現場,最多一晚上能賣出幾千盆花卉,銷售額高達幾十萬元。如此新穎的銷售方式遠非他們父輩所能想到。

據統計,如今,走上致富路的三千農戶平均年收入20萬元,這個數字在十年前僅為3萬元。

小小花卉十年鋪就興村路

12月1日,山東青州,亞泰農科智慧溫室裡的鳳梨正處在花期,整個園區共有150萬棵鳳梨種苗。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邢婷 攝

在董春燕看來,“十年興村路其實同樣記錄了企業和農戶的共同成長”。如今的亞泰農科已經從傳統的生產型企業華麗變身為服務型企業,推行“產業三包”模式的同時,實現了村、合作社、農戶之間的利益共結機制。

張繼濤如今已成長為亞泰農科的技術總監。十年間,他見證了許多靠花卉成功創業的故事,也見證了身邊打牌的村民越來越少,浸潤於花藝、茶藝的村民越來越多,“這個產業正讓我們的村莊變得更加美好”。

花卉產業同樣讓青州市變得更美好,併成為這座城市發展的新引擎。作為全國最大的盆花生產中心、盆栽集散中心和花卉物流中心,這裡的花卉生產專業村已有136個,從業人員15萬人,花卉生產品種3000多個,遠銷全國28個省市區,年花卉交易額達110億元。

張繼濤和他的同事們仍奮鬥在助力鄉村振興的路上,他們期待著更多農戶參與,共同把“青州花卉”的品牌擦得更亮。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