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在希望的田野上 | 吃得好變吃得健康 適度加工提高出糧率

2022-09-22由 北青網 發表于 農業

糧點怎麼出糧

央視網訊息:從帶著外殼的稻穀和麥穗到加工後的大米和小麥,當中需要經過許多環節,層層的加工導致糧食損失浪費嚴重。據估算,往年,我國糧食加工環節的損失每年達150億斤左右。而近年來,人們的消費觀念從“吃得好”向“吃得健康”轉變,糧食加工也依靠科技創新、技術升級實現節糧減損。

稻穀顆粒歸倉後要經歷篩選、脫殼、打糠、多次拋光等多道環節,最終才能變成色澤晶亮的精米,加工精度越高,大米就越白、越亮,但是,其中的損耗也隨之越來越大。如何在保證大米香味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拋光次數,在北京的這家實驗室,工作人員進行了多次的試驗。

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穀物研發中心主任助理 亓盛敏:隨著大米加工的進行,首先黑色這個曲線,我們會發現評分值是先增高,但是在某一個點的時候它達到一個峰值,繼續加工的話它會有一個略微下降的趨勢,同樣香氣在加工的過程中也是呈現了先逐漸增加再逐漸降低的一個過程。

在希望的田野上 | 吃得好變吃得健康 適度加工提高出糧率

2019年,新的《大米》國家標準實施,“新國標”中對大米“加工精度”指標設定了上限,對一級大米的加工精度由90%以上調整為80%—90%,突出了適度加工,更多地保留了大米原有的營養價值,使大米國家標準更能適應綠色發展理念。

在希望的田野上 | 吃得好變吃得健康 適度加工提高出糧率

新修訂的小麥粉國家標準以加工精度和灰分含量作為分類指標,將小麥粉分為“精製粉”“標準粉”“普通粉”三個類別,從而引導適度加工,提高出粉率。

在希望的田野上 | 吃得好變吃得健康 適度加工提高出糧率

近年來,我國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制定了“中國好糧油”系列行業標準,突出綠色優質、營養健康、節糧減損。積極引導糧食加工企業從追求加工精度導致的過度加工向生產優質糧油產品的適度加工轉變,大大提高了出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