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晉江經驗20年:共富路上好光景 閩南僑村換新顏

2022-09-20由 中國新聞網 發表于 農業

晉江開新文的立意怎麼填

晉江經驗20年:共富路上好光景 閩南僑村換新顏

航拍福建晉江溪邊自然村,昔日的“石頭厝”變身小別墅。晉江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福建晉江8月16日電 (孫虹 吳冠標)今年是“晉江經驗”提出20週年。連日來,福建省“傳承弘揚‘晉江經驗’,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集中採訪活動走進晉江,感受20年來僑鄉鉅變,解碼縣域經濟發展。

晉江經驗20年:共富路上好光景 閩南僑村換新顏

一方水塘碧波盪漾,溪邊村新建成的能琴公園綠意盎然。孫虹 攝

“若非親眼見證,很難想象溪邊村這些年發生的鉅變。”看著即將裝修好的自家紅磚小樓,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溪邊自然村村民許友達臉上滿是笑意,“經過鄉村改造,許多村民從破舊的石頭厝住進了這樣的幸福新居所,村莊環境也有了極大改善。”

晉江經驗20年:共富路上好光景 閩南僑村換新顏

晉江市新塘街道梧林古村落被譽為“華僑建築博物館”。王東明 攝

如今,許友達以雨傘作為主營業務,在村裡經營著一家電商企業。“2016年返鄉創業,不僅生意有起色,還能照顧到家裡的孩子。安居樂業,不外如是。”

溪邊村是安海鎮壩頭村所轄自然村,也是遠近聞名的僑村。曾經的溪邊村缺乏支柱產業、村中基建落後,村民們飽受房屋破舊、道路不通、垃圾遍地等問題困擾,村裡的青壯年大多選擇外出打工。

晉江經驗20年:共富路上好光景 閩南僑村換新顏

遊客在梧林參觀修建於1934年的碉樓——“槍樓”。王東明 攝

20年來,晉江新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近年更是持續推動美麗鄉村連點成片、形成展示面。2021年底,晉江提出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縣域範例。

在此過程中,晉江注重把基礎設施、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探索出鄉賢反哺、村企合作等多元改革發展模式,培育了72個鄉村振興試點示範村,鄉村和城市雖生活體驗不同,但有著一樣的生活品質。

以溪邊為例,2016年以來,澳門福建同鄉總會會長許健康先後捐款1。25億元人民幣支援家鄉的新農村建設,建成村民獨棟住宅、書藏樓美術館、能琴公園、溪邊公園等一批“惠民工程”。

如今,溪邊村煥然一新,村民安居樂業,老有所依、幼有所教,鄉村建設、產業發展、文化教育並行發展,在生態宜居的基礎上,實現了自我造血和可持續發展。

“透過農耕休閒旅遊、寶旺金屬、鄉村聯盟驛站一系列等‘造血’專案,我們能夠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安海鎮溪邊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長許自興告訴中新社記者,村企合作專案盈利所得資金會用於鄉村的建設與公共設施維護,剩餘的資金則以分紅的方式發放給社員。

作為鄉村振興的先行示範,溪邊村在晉江並非個例。兩年前的春節,當外出打拼多年的“80後”蔡燦藝回到家鄉,他“有些震驚”。“即便我從小在這裡長大,當時還是有些恍惚,現在想來更多的是驕傲。”

蔡燦藝的家鄉是被譽為“華僑建築博物館”的梧林村。這個坐落在晉江市新塘街道的古村落,有著600多年的歷史,戶籍人口只有1800多,在海外卻有著15000多名鄉親。

晉江經驗20年:共富路上好光景 閩南僑村換新顏

在修繕一新的梧林僑批館,遊客觀看掌中木偶戲。王東明 攝

梧林現存的古厝洋樓大多是以前在外僑民返鄉修建的。時間的指標回撥到6年前,因年代久遠、無人居住而破敗甚至倒塌的古厝洋樓不在少數。

傳承弘揚“晉江經驗”,歸根結底是為了民眾的幸福。2016年,晉江本著“固態保護、活化傳承、業態引入”的理念,對梧林進行活化保護。

隨著環境整治和歷史建築修繕的推進,文創、咖啡館、民宿等新型業態迅速在梧林生根發芽。蔡燦藝也回村裡開了一家“南洋咖啡”鋪,契合著家鄉濃厚的南洋風情與華僑文化。

“村子變得越來越好,和我一樣返鄉創業的青年也多了起來,形成了富有梧林特色的集市。”蔡燦藝說,不僅如此,村裡引進專業的旅遊公司,村集體在其中佔有股份,村子不僅“活”起來了,村民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