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成語典故“濫竽充數”被忽視的歷史另一面

2022-09-19由 凌傑人文 發表于 農業

濱州又稱什麼

“濫竽充數”是婦孺皆知的成語典故,一直被賦予了兩個寓意:一是

諷刺沒有真才實學

矇混過關的人

;二是諷刺

不辨賢庸

卻愛慕

虛榮

掌權者。

然而,我們只看到歷史的一面,卻沒有看到它的另一面。

“濫竽充數”出自

《韓非子

·

內儲說上》

,原文:

齊宣王使人吹竽

,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一曰:韓昭侯曰:

吹竽者眾,無以知其善者。

田嚴對曰:

一一而聽之。

’”

成語典故“濫竽充數”被忽視的歷史另一面

翻譯成現代白話文,是這樣的:

齊宣王讓人吹竽,一定要有三百個人來同時演奏。南郭處士請求

為宣王

吹竽,宣王很高興,伙食待遇

那幾百號吃官糧的同等標準。宣王死

,湣王

繼位,

喜歡一個一個地聽他們吹竽,南郭處士便逃跑了。另一種說法

韓昭侯說:

吹竽的人多,我無法知道其中吹得好的人。

田嚴回答說:

不妨逐個聽他們演奏。

這個故事有兩個地方讓人不可思議。南郭先生明明知道自己不善吹竽,竟然報名參加齊宣王的樂隊,一旦被發現,是要殺頭的,難道吃了豹子膽?齊宣王既然為吹竽者提供了豐厚的伙食待遇,為什麼又不對他們進行能力測試呢?

成語典故“濫竽充數”被忽視的歷史另一面

我們只要弄清了歷史原委,就會豁然開朗。

齊國的地理條件是得天獨厚的。東為半島,環之以渤海、黃海,西有黃河天然屏障,南有泰沂山脈依託,北臨黃河、渤海,一方面,四周天然的屏障造成了地理位置的相對獨立,使得齊國具有形成獨立性文化的條件;另一方面,三面環海,使得齊國具有多數內陸國家所沒有的海洋文化特點。山海相間、河流眾多、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有利於發展農牧業;物產豐富、資源肥厚、兼具山海河流之利,有利於發展商賈外貿。而齊國作為四塞之國,軍事上易守難攻,列國紛爭、戰爭頻仍對其影響不大,內外政治環境相對穩定。

成語典故“濫竽充數”被忽視的歷史另一面

齊國的開明治理使得地理優勢得以充分發揮。

以臨淄為中心,是周成王給國師姜子牙的封地

當時的山東半島地區多是東夷人,

他們

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尊賢尚攻

齊國自姜太公開始就因勢利導,在文化上

因其俗,簡其禮

”、政治上

舉賢而上功

”、

經濟上

“農工商皆重”、思想上“自由開放”、學術上“百花齊放”。在實際治理中,

尊重

土著東

夷人的風俗習慣,拋棄

文化

的繁文縟節,

簡化禮儀;

尊重有能力的人,選擇有本事的人做官

吸收大批東夷土著到統治階層,

並且根據地方情況,

採用五都制,就是國家分為五個區,每區設一大夫治理,

軍權、行政權

每年正月到國都述職

摒棄其他諸侯國重農抑商的做法,重視農工商的協調發展,獎勵農牧、發展手工副業、扶持商貿;管子提出

“以人為本”,晏子提出“以民為本”,齊國成為周朝思想最自由開放的方國;

稷下學宮

的設立使得

各地學

紛紛湧入臨淄

兵家、墨家、道家等學派都可以表達自己的學術觀點,開創出

“諸子百家爭鳴”的戰國奇觀

成語典故“濫竽充數”被忽視的歷史另一面

姜太公

齊國一直堅持這些開明的國策,促進了社會的穩定,極大地調動了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農牧業、工商業很快發展起來,成為

先秦最富裕

的諸侯

。它在農時學、地宜學、生產工具、耕作技術、農田水利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糧食不僅自給自足,還能出口;

的冶煉業、絲麻紡織業、漁鹽業等都是核心產業,特別是改進了

鹽工藝,掌握了

這一重要資源,使

富甲一方,兵甲數萬

到了齊桓公時期,管仲更是提出了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的思想。

司馬遷在《

史記

》中

,但凡有評價齊國的描寫,通常提到的就是

的經濟發展以及富饒狀態。

桓公既得管仲

……

設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齊人皆悅。

(《史記

·

齊太公世家》)

夫齊,東有琅琊、即墨之饒。

(《史記

·

高祖本紀》)

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繦至而輻湊。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閒斂袂而往朝焉

……

而管氏亦有三歸,位在陪臣,富於列國之君。是以齊富強至於威宣也。

(史記

·

貨殖列傳)

……

根據

司馬遷

描述,從姜太公開始,天下的財富就向齊國聚集,管仲相齊,儘管只是個陪臣,卻比別國的國君還富裕,呂姜齊國的富裕狀態一直延續到田氏代齊。

經濟的發達、思想的開放、學術的自由,必然造就文化的繁榮。

《戰國策

·

齊策》中有一段描寫

臨淄之中七萬戶

……

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鞠者。

古代通常是大家庭單位,七萬戶

也是大

幾十萬人口,竟然人人都能夠去發展自己

廣泛

的業餘愛好,

對比當今世界,也沒幾個國家能做到。

成語典故“濫竽充數”被忽視的歷史另一面

齊國都城臨淄

於是,

“濫竽充數”這樣的故事發生在齊國也就不足為奇了。在物質和精神文明發達的齊國,吹竽已是相當普及,可謂人才濟濟,齊宣王喜歡聽合奏,需要

300

人的龐大樂隊,認為沒有必要對報名者進行能力測試,再者,南郭先生雖然不是吹竽的高手,但在耳濡目染之中,或多或少會一點,在樂隊裡裝模作樣的混點還是可以的,不然,就算待遇再好,吃了豹子膽,也不會傻到鋌而走險,這可是殺頭之罪。

“濫竽充數”的歷史背景就是齊國開明政治下經濟的發達、思想的開放、學術的自由、文化的繁榮,在長達

2000

多年的歲月裡,只不過被選擇性忽視,才導致我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誠如史學家

顧頡剛

先生所言

漢代統一了魯國的禮教和秦國的法律

在極其遼闊的黃河、長江流域,在生產力不發達的農耕時代,中國的確需要大一統的專制政權來應對自然災害和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

魯國的禮教和秦國的法律

就成為了統治者的必然選擇,

“濫竽充數”的那兩層寓意由是威名遠播,而齊國開明的民本政治當然被雪藏。不過,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人民大眾思想文化素質的提高,落在歷史真相上的厚重的塵埃終將一點一點地被拭去。秦漢以降的

2000

多年的專制,在中國的歷史長河裡,又算得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