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海洋三所攻克蝦苗“玻璃苗”病害難題

2022-09-18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農業

什麼是玻璃蝦苗

3月1日,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楊豐科研團隊與亞太海洋生物科技(廈門)有限公司,聯合釋出了抗“玻璃苗”疫病對蝦種苗選育新成果——經過近一年選育的對蝦親本正式亮相。這個新品系具備優良的抗“玻璃苗”病害效能,在感染“玻璃苗”病害後存活率超過90%。

苗種是水產養殖成功的關鍵,能夠選到好的苗種,可以縮短養殖週期,有效降低風險,為養殖戶帶來更多的利潤。2019年10月~2020年6月,全國蝦苗產業暴發“玻璃苗”病害。蝦苗染上“玻璃苗”後,最快十幾個小時就會出現病症。患病蝦苗活動遲緩,不進食,空腸空胃,肝胰腺逐漸失去色素,苗體呈透明狀,被俗稱為“玻璃苗”病。在1~3天內,患病蝦苗會出現大範圍死亡,即便採取調水、消毒、用藥等措施,也難以見效,讓不少養殖戶損失慘重,“玻璃苗”的病原成為一個待解之謎。

2019年10月,楊豐科研團隊開始收集“玻璃苗”樣本,對其進行全面系統研究。研究發現,該疫病由細菌性病原導致,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此後,科研團隊開展了毒株分離、純化和鑑定工作,最終篩選出引起蝦苗急性死亡的菌株,認為“玻璃苗”病的病原是含毒性質粒並攜帶毒力基因的高致死性弧菌,其對蝦苗的致死性要比普通弧菌高出數萬倍。

確定病原只是第一步,只有選育出抗“玻璃苗”病害的親本,才可有效防止疫病事件再次發生。為此,楊豐科研團隊聯合亞太海洋生物科技(廈門)有限公司,開展了抗“玻璃苗”疫病對蝦種苗選育,最終獲得了大量選育親本。人工攻毒試驗表明,科研團隊選育的蝦苗存活率達90%以上,未選育的蝦苗成活率低於1%。試驗證明,科研團隊選育的新品系具備優良的抗“玻璃苗”疫病效能,在對蝦育種科研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抗“玻璃苗”疫病對蝦種苗選育成果,是海洋三所推動產、學、研合作的一個成功案例。

作為本項研究成果的支援單位,廈門市海洋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種業是農業的“晶片”,此次抗“玻璃苗”病害對蝦親本選育的新成果釋出,是廈門企業依靠技術創新取得的重要成果,不僅可以幫助對蝦養殖企業擺脫“玻璃苗”病害的困擾,為業界注入一劑強心針,也將大大提升廈門蝦苗在全國市場的競爭力和佔有率,壯大廈門品牌苗種業。

據悉,截至目前,廈門擁有近70家蝦苗育苗場。2020年,廈門蝦苗產量4200多億尾,產值5。1億元。雖然面對海域退養的限制,廈門蝦苗企業有所減少,但廈門市蝦苗龍頭企業透過與在廈涉海院所聯合攻關,提升強化蝦苗種質,走“兩頭在內(產品開發、市場營銷在公司總部)、中間在外(生產製造在周邊鄉鎮)”的發展路線,讓廈門蝦苗的含金量越來越高。

2020年新修訂的《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提出,牽頭獲得農業農村部組織認定的海水養殖新品種,可獲得一次性補助50萬元。此舉旨在進一步鼓勵涉海科研院所、企業加大水產新品種研發力度。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