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中秋節:民間傳說與人文情感的融合

2022-09-15由 光明網 發表于 農業

綴點的意思是什麼意思

中秋節是我國傳承已久的歲時節日,也是飽含人文情感的民俗節日,在我國傳統節日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除春節外,中秋節是最具“團圓”意蘊的傳統節日,在我國中秋節有賞月、賞桂、吃月餅、觀潮、玩花燈等習俗。中秋節起源於自古以來人們“月祭”的思想,是原始思維的產物,自我國周朝起逐漸向對自然的尊重轉變,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除官方儀式以外,民間的中秋活動多與民間信仰和神話傳說相關,尤其在現代,中秋節作為團圓佳節與“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已經不可分割。但中秋節在出現之初並未具有“團圓”色彩,而是經過政治經濟的發展和人文思想的轉變才有瞭如今的人文意義。經過唐宋詩人的筆墨潤色,“嫦娥”的形象從一個偷藥的負面角色轉變為被迫與丈夫分離的妻子,這種改變也極大程度增加了中秋的“團圓”情懷,使得中秋節成為海內外華人“天涯共此時”的團圓佳節。

中秋節的起源——從自然崇拜到獨立節日

對於“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記載“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而對於中秋節的形成,基本可以追溯至先秦時期古人對月亮的崇拜與“月祭”儀式,周朝“月祭於坎”,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月神又被稱為“西王母”。秦漢時期這種儀式仍是皇家重要制度之一,隨後北魏、隋唐以至明清都有在秋分祭月的儀式。同樣,祭月活動不只是對自然的崇拜,也與農耕社會下豐收的節氣息息相關。

自漢朝開始,除官方以外也出現對“月”的關注,西漢劉安在《淮南子》中就有了對“嫦娥奔月”“吳剛伐桂”這兩個在後世與中秋節緊密相連的民間傳說。魏晉時期,受到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文人雅士賞月飲酒、對月吟詩的記載也逐漸增多,但此時賞月的時間並沒有“八月十五”這一具體節點,“中秋”也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節日,而是代表秋季的第二個月份,即“仲秋”,在詩中也多用來表示“秋天過半”的意思。

魏晉賞月的風俗到了唐代愈發興盛,唐代的文人階級對於“月亮”的崇拜和欣賞更是體現在諸多詩詞之中。而對於中秋節具體的起源,基本上也是從唐代開始,主要是認為唐代中秋玩月詩眾多,因此唐代文人已把八月十五看做一個有一定意義的獨立日期。

而中秋節真正作為一個節日被大眾百姓所重視是在宋代的時候,隨著宋代商品經濟的發展,“賞月”這一風俗增添了許多娛樂活動,中秋時節的娛樂習俗自上而下建立起來。至南宋時期,宋寧宗趙擴頒佈假寧令,文武百官休假一天,至此,“中秋節”才作為一個獨立的節日,並在時代的更替中一直延續至今。

嫦娥的“改變”——文人墨客的再創造

關於“嫦娥奔月”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出現在西漢劉安編著的《淮南子》中,“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羿妻嫦娥竊之奔月,託身於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由此可見,“嫦娥”作為一個角色,一開始出現在文學著作中的身份其實不算光彩,在這個神話傳說中,嫦娥的丈夫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了一顆不死靈藥,但卻被他的妻子嫦娥偷走了,嫦娥吃了靈藥後,飛去了月宮變成了一隻蟾蜍。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出,在秦漢時期,人們已經開始追求對“永生”的渴望,所以才會有嫦娥此類寧願偷取仙丹違背天意拋棄丈夫也要成仙飛昇以追求永生的角色。除此之外,“月”在人們心中也不全是先秦時期那樣威嚴了,凡人透過神仙和靈藥的幫助也可以登上月亮;“月”也不再是神秘的面孔,人甚至可以在月亮上像在陸地上一樣的生活。

自漢代以後,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不斷被人們增添自己的理解,但是對於傳說最根本的改編是來自唐宋文人群體的。對嫦娥形象的改寫起源自唐朝文人階層,而其中最廣為人知的當數李商隱的《嫦娥》,一句“嫦娥應悔偷靈藥”將嫦娥從“偷藥”的負面形象轉化成如今人們所熟知的與丈夫分離的可憐妻子。這種對嫦娥形象的二次改變同樣也出現在白居易的詩中,白居易在《東城桂三首》中寫道“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借天宮上種的桂樹表達嫦娥在天宮的孤獨。唐代詩人常用嫦娥來借代自身的境遇,宋代的文人階層也跟隨此基調,如蘇軾著名的《水調歌頭》就是借用嫦娥的分離之苦來表達對人們的祝福。而辛棄疾的《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更是將嫦娥、玉兔、蟾蜍、廣寒宮等巧妙地編織進詩裡,以反問的形式訴說著嫦娥對家鄉的思念,也烘托自己對國家命運的憂思。

透過唐宋詩人的筆墨點綴,嫦娥的人文形象發生了改變,影響深遠。

花好月圓人長久——中秋節的人文情懷

嫦娥形象的改變,同樣也影響了中秋節的人文情懷。正是後續詩人們對嫦娥形象的改寫,使得原本“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變得悲涼,與中秋節“團圓”的情懷恰恰相反,和中秋節緊密相關的傳說“嫦娥奔月”則是代表著分離與孤獨。嫦娥從“偷藥賊”變成遠在月宮孤獨的妻子,這實際上是一種情感的轉變,而嫦娥也因此能被世人諒解以及憐憫。在這個過程中,中秋節關於宗教祭祀的神秘基調被逐漸淡化,隨之取代的則是世人普遍憐憫的神話故事。事實來講,分離和孤獨是人們生活的主要狀態,也因此,團圓對人們來說更加珍貴;所以“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才能廣為傳頌,也因此,中秋節“團圓”的人文意義逐漸成為其最重要的意義。

唐朝時期,中秋多是文人階層的娛樂,在這種情況下的中秋是高雅的,是清冷的。而中秋從宋朝起則變成了有假期的節日,北宋時期的中秋多為輕鬆娛樂,到南宋時期才逐漸有了思念家人期盼團圓的氛圍,特別是在靖康之戰和南宋滅亡後,“團圓”的思想在中秋節中更加凸顯,並延續至明清成為中秋節的核心情懷。時至今日,現代經濟取代了小農經濟,農耕文明已再不是社會的主基調,中秋在農耕方面的作用已經逐漸減小,同樣,隨著科技的普及和發展,人們也不再需要古老的祭祀儀式,中秋節其他方面的意義逐漸被人文意義所取代。現如今,中秋節的核心思想依舊是“團圓”,但因為國家的發展和富強,中華兒女逐漸走出中國,前往海內外各個地方,所以中秋節也是身在海外的遊子們表達思念的時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也因“團圓”的人文情懷,中秋節也成為全球華人心中重要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