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襄陽:多渠道引水為旱田“解渴”

2022-08-18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農業

有機農家肥多少錢一噸

今年7月以來,襄陽市持續高溫少雨,高溫日數14—24天,居歷史前三,氣溫較住年偏高2℃,降雨較常年偏少5成,而此時正是玉米、水稻等大秋作物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面對嚴峻旱情,襄陽市農業、水利、氣象、應急等各個部門積極配合,多渠道引水補水,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襄陽:多渠道引水為旱田“解渴”

襄陽市老河口竹林橋鎮進行水稻噴灌

在襄陽市老河口張集鎮武崗村,拖拉機抽水泵正24小時不停的從溝渠抽水,因連續高溫天氣,村民羅化田種植的100畝玉米和100畝水稻正面臨著減產的危險。

“今年抗旱抗了兩次,乾旱時間久了植株就會倒在地裡了,導致玉米的籽粒不夠飽滿,現在是玉米生長的主要時期。”從7月份開始,熱浪席捲而來,羅化田每天都要在田間抽水灌溉,8月初,因旱情嚴重,溝渠的水越來越少,讓他急在心裡。“溝渠裡都沒有水了,差不多停了一個星期。”

襄陽:多渠道引水為旱田“解渴”

湖北之聲記者採訪老河口市張集鎮武崗村村民羅化田

羅化田所說的溝渠屬於襄陽市引丹渠三乾渠的若干分渠之一,丹江口水源能直接灌溉老河口竹林橋、李樓、張集、仙人渡四個鄉鎮16。63萬畝農田。

此時夏玉米正處於抽穗期,離收穫僅差1個多月,雖然玉米屬於旱田作物,但面臨持續高溫天氣,也會讓玉米“吃不消”,溝渠中有充足的水源是保障糧食產量的關鍵。8月10日,羅化田驚喜的發現溝渠通了。

“確保糧食作物應抗盡抗,應收盡收。”老河口市竹林橋鎮黨委副書記熊禹介紹,“今年以來,我們對渠道組織清淤20餘公里,全鎮近60座小型泵站都開閘放水,架設小型的抽水機近600臺,確保全鎮8萬畝農田的灌溉用水,如果離水源較遠,抗旱出現問題,我們就透過修渠道、架抽水機,把水朝農戶那邊引。”

襄陽:多渠道引水為旱田“解渴”

襄陽市引丹渠三同碑乾渠在進行抽水灌溉

旱情連著民情,直接關係到農民收成和糧食安全。老河口市充分發揮水利工程抗旱救災減災主力軍作用,利用現在的水源,有針對性地採取水庫放水、涵閘引水、泵站抽水、疏渠暢水等綜合性的排程措施,能抽則抽,能引則引,能挑則挑,確保灌溉用水。截至目前,共放水1。3272億立方米,抗旱面積34。4081萬畝。

老河口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王洪斌向記者介紹,“在沿線組織了若干個巡查專班對水庫和渠道進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如果渠道出現滲漏,巡查專班發現以後及時處置,把水的損耗降到最低,保證把有限的水資源發揮到最大的作用。”

抗旱情、保灌溉。在棗陽市七方鎮張樓村,高壓水泵讓當地玉米、花生、芝麻等農作物“喝”上了涼滋滋的井水,55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已經完成,灌溉溝渠和17口堰塘水量充足並已提前使用。

為全力打好抗旱減災硬仗,棗陽市從6月7日以來已累計提水4200多萬方,透過水庫開閘放水、檢修泵站、疏挖渠道,做到了井、泵、機一齊上,溝、渠、涵全疏通,並將原定於今年11月驗收的高標準農田設施提前使用,做到遇旱供水、遇澇排水,能灌能排、排灌結合,全力保證農業抗旱用水。

棗陽市七方鎮2021年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負責人易發軍說,“水源、堰塘護砌等設施都全部做完了,堰塘都已經提前做好了,裡面的水都蓄滿了,現在已經投入使用了,就是用來抗旱的。”

襄陽:多渠道引水為旱田“解渴”

棗陽市七方鎮張樓村水稻長勢良好

據8月15日的資料統計,襄陽市農作物累計因旱受災面積63萬餘畝,7月下旬以來組織抗旱工作組354個、技術人員1165人次指導抗旱,共投入資金1。34億元,出動抗旱裝置3。2萬臺套,灌溉698。42萬畝次,防治病蟲害467萬畝次,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旱情發生後,我們採取多種方式,”襄陽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科科長薛明俊介紹,“第一時間瞭解災情資訊,隨時關注農情動態,並制定了完善的應急預案,出臺抗災生產指導意見,組建督導組和科技服務組分赴各地指導抗旱,加大人力物力機械投入,把抗旱田管作為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組織大秋作物抗旱生產,同時做好防止旱澇急轉的兩手準備,確保秋糧及全年農業生產目標完成。”

(湖北之聲記者劉飛 通訊員張建設 李雯豔 胡曼)

【來源:湖北之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